孕婦不能用半夏根,配上生姜就沒有害處了。
【釋名】
又名守田、水玉、地文、和姑。
五月半夏生,夏天過半時生長,故名。守田是會意,水玉是因形狀而名。
【集解】
半夏長在小山丘或原野。五、八月采根,曬干。二月開始長葉,葉片三三相對,頂端開圓形白花?,F(xiàn)在最好的出產(chǎn)于青州,吳中也有,以肉白陳久的好。
【修治】
炮制半夏。只洗去皮垢,用湯泡浸七日,每天換湯,晾干切片,用姜汁拌焙入藥?;蜓谐赡?,用姜汁入水浸澄三日,瀝去涎水,曬干用,稱半夏粉?;蜓心┯媒妥黠炞訒窀捎茫Q半夏餅。或研末用姜汁、白礬湯和作餅,楮葉包置籃中,待長出黃衣,即霉變后曬干用,稱為半夏曲。
半夏根
【氣味】
辛,平;有毒。
柴胡為使藥,忌羊血、海藻、飴糖。熱痰佐以黃芩,風痰佐以南星,寒痰佐以干姜,痰積佐以陳皮、白術(shù),多用就瀉脾胃。各種血證及口渴者禁用,因為半夏燥津液。孕婦不能用,配生姜就無害。
【主治】
主治傷寒寒熱、心下堅硬、胸脹、頭眩暈、咽喉腫痛、腸鳴。消除心腹胸膈痰熱結(jié)滿、咳嗽氣逆、胃脘急痛、消癰腫,療痿黃,美容,墮胎。消痰下肺氣,開胃健脾,止嘔吐,祛胸中痰滿。
【發(fā)明】
脾是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半夏能主治痰飲及腹脹,是由于體滑而性味辛溫,涎滑能潤,辛溫能散也能潤,因此行濕而通大便,利竅而泄小便。二陳湯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用半硫丸治老人虛秘,皆取其滑潤。
【附方】
消痰開胃,去胸膈痰壅滯——用半夏洗凈,焙干研末,姜汁和作餅,用濕紙裹煨香,以熟水二盞,同餅二錢,入鹽五分,煎一盞,服。此方去痰毒,及治酒食傷,非常有效。或用半夏、天南星各二兩,研末,水五升,入壇內(nèi)浸一夜,去清水,焙干重研。每次服二錢,水二盞,姜三片,煎服。
老人風痰,熱不識人,以及肺熱痰實,咽喉不利——半夏泡七次焙干、消石各半兩,研末,加入白面一兩,搗勻,水和丸如綠豆大,每次用姜湯送服五十丸。
風痰頭昏,嘔逆,目眩,面色青黃,脈弦——用水煮金花丸:生半夏、生南星,煅寒水石各一兩,天麻半兩,雄黃二錢,小麥面三兩,研末,水和成餅,水煮浮起,濾出,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五十丸,姜湯送服,極效。
治風痰咳嗽——二便不通,風痰頭痛,濕痰咳嗽,面黃體重,嗜睡驚悸,飲食不消,脈緩。用白術(shù)丸:半夏、南星各一兩,白術(shù)一兩半,研末,薄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湯送服。
肺熱痰嗽——制半夏、栝樓仁各一兩,研末,姜汁打糊做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二三十丸,溫開水送服,或者用栝樓瓤煮熟為丸。
小兒痰熱咳嗽,驚悸——半夏、南星等份,研末,牛膽汁和,放入膽內(nèi),懸掛通風處待干,蒸餅丸如綠豆大,每次用姜湯送服三至五丸。
小結(jié)胸痛,正在上脘,按則痛,脈浮滑——用小陷胸湯:半夏半升,黃連一兩,大栝樓一個,水六升,先煮栝樓取三升,去渣,納另二味煮取二升,分三次服。
少陰咽痛,生瘡——不能說話,聲音發(fā)不出。用苦酒湯:半夏七枚打碎,雞蛋一個,在頂端開一小孔,去蛋黃,加苦酒(醋)入內(nèi),用小鐵子放在炭火上,煎開三次,去渣,放杯中,時時食咽,效果好,不愈再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