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波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學習組織形式,明確小組合作學習在自主探究教學模式中的具體操作,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有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教學組織形式。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開放、包容,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因此,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自主探究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實施新課標的需要。
一、以小組合作學習促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操作環(huán)節(jié)
(一)改變空間形態(tài)
教室內課桌椅的擺放應有利于師生、生生之間的討論與交流。講臺與課桌可以固定排列,也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采取多種擺法,如擺成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組團式”,或擺成有利于集體討論交流的“圓桌式”等??傊?,教師不要停留于自己的講臺空間,不要嚴格區(qū)分自己與學生的空間,而應融合于學生合作小組之間,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進行交流。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以美麗的童話故事或他們熟悉的生活事件來導入,實際上就是設置數(shù)學情境,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新教材編輯了大量的情境教學內容,圖畫精美,生動細膩,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如筆者在教學一冊的《比一比》時,創(chuàng)設了一個“小羊幫小豬搬磚”的童話故事情境;在教學《9加幾》時,創(chuàng)設了運動會上給運動員送飲料的生活情境;在教學《乘加、乘減》時,創(chuàng)設了“小猴掰玉米”的故事情境……總之,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將數(shù)學知識融入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樂于接受。
(三)明確學習任務
為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這些任務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價值外還可以分解,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共同參與,人人都有事可做。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就可以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在教學第二冊《統(tǒng)計》時,筆者向學生提出了學習任務:“明天下午第二節(jié)課是體育鍛煉課,老師想安排一些你們喜歡的運動項目,到底安排哪些運動項目呢?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調查與統(tǒng)計一下吧!”孩子們明確了學習任務,便在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并執(zhí)行自己的任務去了,并且在第二天的課堂上興趣盎然,積極舉手發(fā)表自己的感受。
(四)重視合作探究
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是小組合作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隨著所學知識的不斷深化,有些綜合性較強的題目,個別的合作學習小組可能感覺到有些困難。為了讓這一部分學生也參與到學習的具體過程中來,在教師允許的情況下,小組內的四名同學可分散到其他不同小組“參觀”學習,汲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是簡單地“模仿”,而是要把思路、方法、結果等信息全部帶回本組,并與其他同學再次進行互相交流,最終形成本組的意見。如在學習“量長度”時,筆者讓有困難的小組同學分散到其他小組學習測量,回到自己組后,他們有的指揮,有的手拿粉筆做記號,有的充當標桿,有的用尺子量……每個人都興致勃勃,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們不僅學會了測量,也鍛煉了動手能力,更嘗到了合作的樂趣!
(五)重視交流評價
交流、評價是學生總結學習成果、教師接受信息反饋并做出判斷的過程。在學生交流時,筆者要求學生盡量清楚地表達個人或小組的意見,同時還要求學生學會真誠地征求其他組的意見或評價其他組的見解,以博采眾長,積極總結。在傾聽了學生的交流、匯報后,筆者也要給各小組的合作過程及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并用一定的圖案以示獎勵。如筆者在教學第三冊《乘加、乘減》時,一個4人小組在組內討論結束的基礎上,4人一起大步走上講臺,按他們自己的分工,一個說題意,一個說確定算法的依據(jù),一個板書算式,最后一個向大家征求意見。這時,只見臺下舉起了一雙雙小手,這個問:“都學習乘法了,你們?yōu)槭裁催€要用加法算呢?”那個問:“你們能再解釋一下4×3=12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嗎?”面對這一個個的問題,臺上的小組均派出代表作了認真的回答和補充。筆者也緊抓時機,對這個小組的交流進行了簡短的評價,并在這個小組的組號后面貼上了一個紅五星,于是,在其他組的掌聲里,這個小組的成員高興地回到了座位。
(六)及時評價激勵
簡單地評價“對”或“錯”意義并不大,因而,教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充滿感情,而且是有所指。如“太好了!你的想法非常獨到?!薄拔覀?yōu)樗昝赖幕卮?,報以熱烈的掌聲!”“雖然還不是那么全面,但我相信這是你認真思考的結果?!奔钚缘恼Z言鼓舞著學生的斗志,形成一個“成功——有趣——再成功——再生趣”的良性循環(huán)過程,成為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這樣,能讓學生在興奮中體驗樂趣,在樂趣中體驗成功,在成功中熱愛上數(shù)學。
總之,強烈的學習興趣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作為指導者和組織者,教師就應該千方百計地去創(chuàng)設數(shù)學活動,激勵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以小組合作學習促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五大作用
(一)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由于小組合作學習重視學生自我意識培養(yǎng),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不再是機械被動地接受學習,而是充分展示獲取知識的全過程,展示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途徑,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
(三)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學生們參與意識很強,他們經(jīng)常在課堂上提出問題,進行辯論,各抒己見。學生不僅學懂,而且會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求異思維,開發(fā)了學生的智力,更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精神。
(四)有助于教師調整教學過程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人都有思考、發(fā)表意見的機會,這樣的環(huán)境有利于暴露他們的思維需求,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思維需求,順應學生的思路調整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加自然流暢。
(五)促使多元評價方式的形成
發(fā)展性評價注重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評價過程的動態(tài)化,評價主體的互動化。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評價不論是師評生,還是生評生,都側重于得出的結論,而忽視思維的過程。在小組學習時,學生間的評價就不只在結論上了,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他們之間的評價將隨時隨地發(fā)生,更有利于形成全面多元的評價方式。
明確小組合作學習促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操作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五大用處,并將其實踐于教學過程中,有助于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完善與發(fā)展,更有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殷廣芬.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J].小學數(shù)學教育,2001(01).
[2]王曉勇,何如棟.新課程視野下的課堂教學[M].濟南:黃河出版社,2003.
[3]黃玉燕.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引導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2004(04).
[4]吳乾斌.新課程理念下數(shù)學教學的“三個關注點”[J].鄞州師資培訓,2006(03).
[5]龔永斌.小學生自主學習數(shù)學的培養(yǎng)策略[J].鄞州教育科研,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