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文
李木匠早早起來,洗了把臉,挑起放著刨子、鑿子、斧頭等家什的擔子,正要往外走,李嫂拉住他,問,今天東家是誰?李木匠回答,三秋。哦,三秋……李嫂接過話,說到一半又止住了。
你有事嗎?李木匠見李嫂有話沒說出來,便放下?lián)印?/p>
我想讓你今天討點工錢回來,沒想到是三秋……
你要錢買什么?李木匠緊追著問。
買條魚……王奶奶病幾天了,什么都不想吃,就想吃點魚。
李木匠一聽是這事,也不知說什么好。王奶奶是村里的五保戶,因是鄰居,李嫂一有空便去照應她,日子一久,王奶奶也就把李嫂當做了依靠??舌l(xiāng)下木匠平時替人做活都是掛賬,不到年底是結不到工錢的,個別人家有時就是到了年底也結不到工錢。李木匠見李嫂還在等他回話,頭一低,挑起擔子,說,我試試吧!
說是試試,其實李木匠心里很清楚,今天做工的錢他根本不用開口,三秋是誰呀?三秋是村子里最窮的人家,年底能討到工錢就算運氣好了。
三秋這天讓李木匠做的活比較雜,加上材料又不成形,李木匠心下一合計,沒有一個半工是做不了的。三秋想占便宜的小九九李木匠看得出來,要放平日李木匠會毫不含糊地告訴他自己一天做不了這多活。手藝人不偷東家的懶就是憑良心了,但也不會跟自己過不去而為東家趕活,吃點虧不算什么,可一天半的活一天忙完了,明天半天找誰去要工錢。但今天李木匠含糊了,笑著對三秋說,好,今日個就是少吃一餐飯,我也要跟你把活趕出來。
李木匠一口氣忙到三秋嫂把飯菜端上桌子,才扔下手中的斧頭。三秋看得出李木匠真的是在幫他趕活,一邊熱情地拉著他在桌子的上方就坐,一邊不好意思地賠著小心說,幾碗家菜,得罪李師傅了。三秋說的確實是實話,除了放在桌子正中的一碗魚,其它的不是蘿卜就是白菜了。魚,是鄉(xiāng)村人家招待匠人的一碗必備的菜,也是主菜,再窮的人家也會想著法子準備一碗魚;但鄉(xiāng)村匠人有個私下的行規(guī),那就是午餐是不可動筷子吃魚的,你要是午餐把魚吃了,晚餐叫東家拿什么招待你。李木匠自然不會把筷子往魚碗里伸,盡管三秋幾次要他吃魚,吃百家飯的他知道這是東家講客氣。
吃完飯,三秋遞上一碗茶,讓李木匠慢慢喝,可李木匠頭一仰喝了下去,撿起地上的斧頭又忙乎開了。
碗柜做好了,雞籠也做成了,就是兩條板凳還只有個大致模樣。天色漸漸轉暗,該是吃晚飯的時間了。三秋真心讓李木匠收工吃飯,說明天還請半個工。李木匠頭也不抬,說,不成,明天輪不到跟你家做事了,你快去點盞燈來。
昏黃的油燈下,李木匠一刻不停地忙著,他精心做著手里的活,板凳凳面刨得光滑如鏡,榫頭鉚眼合得不見縫隙,令一旁站著的三秋除了滿意,只覺得愧疚?;罱K于忙完了,三秋吩咐三秋嫂趕緊上飯上菜,可不想李木匠一擺手,說,這晚了,還吃什么飯。三秋急了,連忙挽留李木匠,哪有做完活空著肚子回去的理,說什么您也得吃了飯再走!
你李嫂在家等呢,大不了讓她再做點飯。
李嫂就是做了飯,也沒有菜呀……三秋拉著李木匠的手不放,忽然沖著廚房里的三秋嫂喊道,婆娘,你把魚端來給李師傅帶回去──李師傅,這碗魚本來就是留給您晚上吃的!
在三秋的堅持下,李木匠端著一碗魚回到了家里。
李嫂見他手里端著一碗魚,不由得一愣。李木匠笑了,將手中的魚遞給她,說,還不快給王奶奶送去……
選自《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