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升
(西南交通大學 電氣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610031)
隨著效率、功率密度逐漸成為開關電源領域的主要關注點,諧振變換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1]。LLC諧振變換器具有原邊開關管易實現(xiàn)全負載范圍內(nèi)的ZVS,次級二極管易實現(xiàn)ZCS,諧振電感和變壓器易實現(xiàn)磁性元件的集成,以及輸入電壓范圍寬等優(yōu)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
文獻[3]采用基波近似法對LLC變換器進行分析?;ń品ㄊ腔谝欢ǖ慕茥l件,通過頻域分析對LLC變換器進行化簡計算,從而獲得電壓增益等一系列結果。應用基波近似法對LLC變換器進行設計時,由于這種近似計算不可避免的會導致一些誤差,不僅給變換器的設計帶來一些麻煩,而且無法從理論上對進一步分析LLC諧振變換器的電流控制、前饋控制等控制方式給予準確地數(shù)學描述。文獻[4]采用時域分析法對LLC變換器進行分析,與基波近似法相比,時域分析法能夠準確描述LLC變換器各時刻的工作狀態(tài),但文獻[4]并未對LLC諧振變換器工作在ZVS區(qū)域2[5]的狀態(tài)進行分析。
本文采用時域分析法,通過求解非線性方程組,推導出LLC諧振變換器工作在ZVS區(qū)域2狀態(tài)下,每周期初始時刻諧振電感電流的表達式。結果表明諧振電感電流初始值與LLC諧振變換器的結構和輸出電壓有關。與基波近似法相比,所求表達式相對簡潔,這不僅為LLC諧振變換器的初期設計提供了幫助,而且對其電流控制、前饋控制提供了一些理論基礎。最后,通過搭建160 W的樣機驗證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
圖1所示為LLC諧振變換器拓撲,諧振電感L、諧振電容C以及勵磁電感Lm組成諧振網(wǎng)絡。Ug為輸入電壓,Uo為輸出電壓,n為變壓器的匝數(shù)比,R為負載電阻,fs為開關頻率,開關周期Ts=1/fs。
圖1 LLC諧振變換器
設LLC變換器的直流增益M為
諧振頻率fr為
諧振網(wǎng)絡等效阻抗Rac為
由基波近似分析法可以得到LLC諧振變換器的直流增益表達式
其中
圖2所示為L=110μH,Lm=440μH,C=33 nF的電路參數(shù)條件下,LLC諧振變換器直流增益M在不同的Q值下隨F變化的特性。圖2分為三個不同的工作區(qū)域,ZCS區(qū)域、ZVS區(qū)域1和ZVS區(qū)域2,分別對應LLC諧振變換器的開關管S1、S2工作在ZCS狀態(tài)和ZVS狀態(tài)[5],其中ZVS區(qū)域1和ZVS區(qū)域2為LLC變換器主要的工作區(qū)域。
圖2 LLC諧振變換器直流增益
圖3所示為LLC諧振變換器工作在ZVS區(qū)域1和ZVS區(qū)域2的波形,其中Us1為開關管S1兩端電壓,is1為流過開關管S1的電流,iL為流過諧振電感L的電流,im為流過勵磁電感的電流,UC為諧振電容C兩端的電壓,iL(0)為諧振電感電流初值,UC(0)為諧振電容電壓初值。文獻[4]采用時域分析法列寫LLC諧振變換器工作在ZVS區(qū)域1的線性方程組,并對電感電流初值iL(0)進行求解,但LLC變換器工作在ZVS區(qū)域2為一非線性方程組,文獻[4]并未對這一區(qū)域進行分析。
為了簡化分析過程和結果,需要對一些變量和等式進行歸一化。首先定義一些基本量:
圖3 LLC變換器工作波形
定義諧振電感與勵磁電感的比值l為
定義歸一化開關頻率F
定義歸一化時間變量θ
定義歸一化半周期時長γ
定義歸一化電壓mx(θ)
定義歸一化電流jx(θ)
如圖4所示為LLC諧振變換器工作在ZVS區(qū)域2的歸一化諧振電感電流jL(θ)、歸一化勵磁電感電流jm(θ)以及歸一化諧振電容電壓 mC(θ)的波形,jL(0)為歸一化電感電流初值,mC(0)為歸一化電容電壓初值,θ1為歸一化的時間變量,γ為歸一化的半周期時長。LLC諧振變換器工作在穩(wěn)態(tài)時每周期的波形都是對稱的[5],因此可僅對半個周期的諧振電感電流、諧振電容電壓以及勵磁電感電流進行分析。
圖4 歸一化LLC諧振變換器工作波形
由圖4分析可知,當LLC諧振變換器工作在0<θ<θ1階段僅L與C諧振,二極管D1導通、D2關斷,勵磁電感被輸出電壓鉗位,此時變換器的等效電路如圖5所示。
圖5 0<θ<θ1階段等效電路
當LLC諧振變換器工作在θ1<θ<γ階段,L、C與Lm三者共同諧振,二極管D1、D2均關斷,此時變換器的等效電路如圖6所示。
圖6 θ1<θ<γ階段的等效電路
由前述分析可知,θ1<θ<γ階段為L、C與Lm三者共同諧振,所以列寫電路方程會非常復雜,有必要對圖6所示的等效電路進行化簡。假設L、C與Lm三者的諧振頻率遠小于L與C的諧振頻率,且θ1<θ<γ階段相對于0<θ<θ1階段的時長較小,所以可以假設此階段電感電流值不變。即L與Lm等效為電流源,電流源的值為θ1時刻諧振電感電流值jL(θ1),與電流源串聯(lián)的電壓源Ug可以省略,于是可以得到θ1<θ<γ階段簡化的等效電路,如圖7所示。
根據(jù)圖5所示等效電路列寫出0<θ<θ1階段的時域方程組
圖7 工作在θ1<θ<γ階段簡化的等效電路
根據(jù)圖7所示化簡的等效電路列寫出θ1<θ<γ階段的時域方程組
方程組(15)和(16)中,jL(0)、mC(0)、θ1是未知量,M是已知量。
根據(jù)勵磁電感電流jm(θ)的性質(zhì)[5]以及前述θ1<θ<γ階段諧振電感電流不變的假定,可以推導出θ1時刻勵磁電感電流的值jm(θ1)
由諧振電感電流和諧振電容電壓對稱性條件,可以推導出
將等式(17)、(18)、(19)代入方程組(15)、(16)中,可以推導出關于未知量θ1的非線性方程
代入不同的已知量M、l、γ,應用迭代法求解非線性方程(20),可以推導出
(注:θ1解的范圍為0<θ1<γ,且將π代入非線性方程(20)的左邊亦為零)。
將等式(21)代入等式(17)、(18)可推導出歸一化的諧振電感電流初值近似表達式
將等式(8)、(14)代入等式(22)可推導出諧振電感電流的初值近似表達式
由等式(23)可知LLC諧振變換器工作在ZVS區(qū)域2的諧振電感電流初值只與變換器的結構和輸出電壓有關。
為驗證理論分析的正確性,本文設計了一個額定輸出功率160 W的LLC諧振變換器,其主要參數(shù):L=105μH,Lm=630μH,C=22 nF,n=9,R=3Ω。
假定輸出電壓Uo=22 V,LLC變換器工作在ZVS區(qū)域2狀態(tài),根據(jù)等式(23),可推導出諧振電感電流的初值iL(0)=-0.741 A。
圖8為LLC諧振變換器工作在輸入電壓為Ug=370 V,開關頻率fs=92 kHz,電路參數(shù)與前述相同的實驗波形。Us1為開關管S1兩端電壓波形,iL為流過諧振電感電流波形,Uo為輸出電壓波形。由圖可知LLC諧振變換器工作在ZVS區(qū)域2,輸出電壓Uo約為22 V時,諧振電感電流的初值iL(0)約為-0.75 A,與前述理論的計算結果基本相符。
圖8 實驗波形
本文分析了LLC諧振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并采用時域法,通過化簡等效電路、求解非線性方程組推導出LLC變換器工作于ZVS區(qū)域2的諧振電感電流初值,結果表明諧振電感電流初值大小只與變換器的結構和輸出電壓Uo有關,并在SABER軟件中對工作于ZVS區(qū)域2的LLC諧振變換器進行仿真驗證,最后實驗驗證了理論的正確性。
[1]Bo yang,Lee F C,Zhang A J,Guisong Huang.LLC resonant converter for front end DC/DC conversion[C].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on(APEC),2002:1108-1112.
[2]Jee-h(huán)oon Jun,Joong-gi Kwon.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Optimal Design of LLC Resonant Converter[C].In the Conference of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2007:1-10.
[3]Ivensky G,Kats A,Ben-Yaakov S.An RC Load Model of Parallel and Series-Parallel Resonant DC-DC Converters with Capacitive Output Filter[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2001,14(3):515-521.
[4]Lazar J F,Martinelli R.Steady-State analysis of the LLC Series Resonant Converter[C].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on(APEC),2001:728-735.
[5]Bo Yang.Topology Investigation for Front End DC/DC Power Conversion for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D].Virgina Blacksburg,VA,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