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芳
摘 要:語言是幼兒學習的對象,又是幼兒進行各科學習的基礎(chǔ)和工具。而口語是幼兒口頭使用的語言,是幼兒認識周圍環(huán)境,表達自己的需要,與成人、同伴的交流都離不開的表達形式,因此,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影響著幼兒的生活和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幼兒;語言培養(yǎng);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140-01
幼兒期是人一生中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因此,語言培養(yǎng)必須從娃娃抓起,讓幼兒有學說完整話的興趣,能樂意地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語言表達的環(huán)境,積極參與交往活動,對發(fā)展幼兒良好的的個性顯得非常重要。那么幼兒教師應(yīng)怎樣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呢?圍繞著讓幼兒有話敢說,有話想說。有話會說,幾方面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情景教育促進步
幼兒園是孩子們生活的樂園,他們生活學習的環(huán)境,是孩子們語言表達的最好素材。如孩子們上課時進行的小互動,課間游戲的開展,都是發(fā)展語言訓練的"教本" 。如上課的時候,老師彈著鋼琴,小朋友們慢慢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和老師一唱一和的問答"1234567,坐好了嗎?坐好了。"這是師生互動的開始,老師結(jié)合課本與小朋友展開口語交際的學習,是利用課本教材語言表達能力的最好訓練。例如介紹我的爸爸媽媽時,需要孩子們表達口齒清楚,有條理的說出爸爸媽媽做什么工作,還要表達完整。而走出課堂,戶外更是幼兒們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良好機會。例如我?guī)Ш⒆佑斡[公園的時候,一邊走一邊引導孩子們觀察周圍事物,隨意問到"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這些話題貼近幼兒生活,讓他們更容易表達,更容易激發(fā)幼兒想說的欲望。久而久之,幼兒們就學會了怎么觀察身邊的事物,如何開口表達。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他們會想,敢說,喜歡說,形成了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大環(huán)境。
二、多表揚鼓勵,委婉地批評糾正
一個人怯場,說話的水平怎能發(fā)揮得好,所以和幼兒交談時我總是蹲下用信任的目光,并頻頻點頭,即使幼兒說錯了也不急于糾正,否定和打斷幼兒的講話,從不說傷幼兒自尊的話,比如“說的什么?聽不懂”?!皠e說了,讓別人說”。等話語。幼兒講完后,我適當?shù)淖鳇c評,先表揚說的好的地方,再委婉地指出錯誤,并希望下次說話時應(yīng)該怎樣說(教師示范),并讓孩子知道,誰都有說的不好的時候,錯了改正就行了,只有經(jīng)常大膽地說,才會越說越好。
三、善于捕捉教育契機,為幼兒提供語言表達環(huán)境
教育契機隨處可見,偶然忽得,抓住了不是教師費盡心機所能達到的教育效果。教育契機是每時每刻客觀存在的,只要我們肯利用再加上“靈犀一點”,苦干加巧干,大處著眼,小處著實,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我利用入園課前晨檢這段時間,引導幼兒上“閑話”,比如說一說昨晚你看了什么動畫片,你早晨吃的什么飯,誰送你來的幼兒園,怎么送來的等并每天更換新話題,日復一日增進幼兒與同伴的交流,同時讓幼兒體驗交流的樂趣。
其次,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組織游戲活動,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在“過家家”游戲中我扮演媽媽的角色對小朋友們說:“孩子們,今天是三八節(jié),媽媽帶你們?nèi)コ形繂柲睦锏陌⒁毯貌缓??”“好”來到“小小超市”活動角,幼兒有禮貌地向售貨員阿姨(幼兒扮演)問好,祝節(jié)日快樂等。小售貨員高興地表示感謝,并熱情的向小朋友們介紹自己的商品。
四、借助文學作品,引導幼兒把學到的知識用到自己的口語表達中
常說讀一本好作品,就是和一位偉人交談。因此我給孩子們講故事時,一是幫幼兒逐段的分析理解讓幼兒進入到故事情境中,然后進行角色換位思考討論,要是故事中是你,你會怎么辦?如在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前,問幼兒“小蝌蚪找不到媽媽了,怎么辦呢?”孩子們想了一會,有的說:“小蝌蚪多可憐呀”,有的說“小蝌蚪一定傷心的哭了”,有的說:“我們來當他媽媽”,還有的說:“我們大家?guī)退覌寢??!倍沁w移文學作品,豐富詞匯量,在理解作品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把文學作品中優(yōu)美詞語和句子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你的房子真好,紅的墻,綠的窗,金色的屋頂亮堂堂!”用這一個格式,引導每個幼兒說出自己家的房子是什么樣的。
五、贏得家長的積極配合
由于幼兒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渡過的,他的言語直接受家長的影響和暗示,因此家長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我不僅在幼兒園加強實施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在幼兒家長中廣泛進行宣傳,并爭取多種方法,引導家長注重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爭取家園共同配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幼兒天生好奇好問,家長切不可因厭煩讓其閉嘴,而應(yīng)就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引導他思考、探索。家長每天都要抽出時間與孩子一起游戲、玩耍,增加與孩子的交流。如孩子從幼兒園回家后,督促家長每天問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學了什么,做了什么等問題,有意地鼓勵孩子把在幼兒園里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以及爺爺奶奶聽;還可用鼓勵的眼神讓孩子說說一天中自己覺得最有趣的一件事,并幫助孩子作好筆錄,第二天反饋給老師。這樣既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又能促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增進與孩子的情感交流;;還可利用餐前飯后適時地與孩子進行家庭辯論賽,這既能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對事事順從和膽怯的孩子的逆向思維培養(yǎng)大有好處。晚上一起看電視時,家長可充分利用少兒節(jié)目,讓孩子模仿電視中主持人正確的語言,學習表情,體會語調(diào),增加詞匯量,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正是幼兒與他人交往和主動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讓幼兒成為語言的主動學習者、建構(gòu)者,父母和老師就應(yīng)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敢說、愿說、會說的語言環(huán)境和交流與表達的機會,讓幼兒在講座中學會傾聽與表達,在爭執(zhí)中學習圍繞話題進行辯論,在聊天中學會相互交流,在與同伴和父母的交流中感受說的樂趣,而這種快樂的情感體驗又會促使幼兒樂于交流與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