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芬
(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城東中學,廣東 珠海 519125)
論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葉 芬
(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城東中學,廣東 珠海 519125)
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是當今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問題是學生求知欲的表現(xiàn),是科學探索的根源,尤其是在物理這樣的學科領域,質疑是一種科學精神的體現(xiàn)。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生很難提出問題的原因,并且從營造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設置問題情境等幾個方面介紹了如何培養(yǎng)學生提出學生物理問題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學;提出問題能力;培養(yǎng)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做學問,光學不會問只能做到一半,光問不會學也只能做到一半”,很多物理學家都是在提問與質疑中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幾乎每一個家庭都要用熱水壺燒水,但是只有瓦特提出了“為什么水燒開時壺蓋會跳起來”,也正是他的疑問帶來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發(fā)明——蒸汽機。因此,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探究能力、進一步的學習能力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義務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質疑與探究正是重要途徑。
1.學生習慣了單一傳授的課堂,缺乏提問的意識。中國傳統(tǒng)教學都是灌輸式的課堂,學生習慣了被動地聽、被動地接授,壓根沒有質疑提問的意識,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了相信書本、相信老師的習慣,上課大多也是以做筆記為主,很少有同學對老師傳授的內容進行自我思考。延續(xù)這么多年的教學方式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我們能夠培養(yǎng)出成績很高的學生,卻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與發(fā)問能力。
2.學生的擔心與老師的敷衍讓課堂失去了提問的環(huán)境。一個良好的課堂提問環(huán)境需要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首先學生要敢于提問,其次老師要重視學生的提問,不能敷衍了事。很多初中生都不夠自信,這種不自信一方面來源于對知識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來源于年齡因素,他們在產生疑問時往往會想我提的問題會不會太簡單,只有我不懂這個問題,引起同學們的嘲笑?什么時候舉手才比較禮貌不會打斷老師的講課?我會不會表達不清,讓老師同學都聽不明白?思前想后,最終能夠舉手提問的同學寥寥無幾。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而所要教授的內容很多,老師的教學設計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很少有老師專門停下來讓學生提問,即使有學生提問了,老師也是敷衍了事,繼續(xù)講課,長此以往學生也就失去了提問的興趣與勇氣。
3.對知識的缺乏了解讓學生無法掌握提問的技巧。面對同一個事物,可以提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問題,很多學生缺乏對知識的了解與思維的深度,提出的問題都停留在表面,不具有進一步探究的意義。例如在研究水的相關知識時,很多同學的提問都與什么是冰,冰是如何形成的相關,很少有同學提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如水蒸發(fā)的速度與哪些因素相關,水形成冰后體積為什么會變化,冰長期放在冰箱里在如果不融化其質量會變化嗎,為什么,等等。
1.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他們大膽質疑。學起于思,思起于源。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要讓他們明白書本上的知識不一定是全面的,老師的觀點也不一定是正確的,鼓勵學生大膽發(fā)問。在每一節(jié)物理課上,老師都要盡量留給學生一點時間,讓他們提出問題,一些知識的傳授也可以用學生提問的形式進行,盡量減少直接灌輸,對同學們的提問要認真解答,有時可以輔助一些實踐解答。例如在做大氣壓強的相關實驗時,有的同學會質疑,當被子里的水少一些時,紙片會不會掉下來。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先不回答,而是帶領他們一起進行實驗,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即使被子里的水再少紙片也不會掉下來,然后老師再對實驗現(xiàn)象說明原理。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當學生置身于一定的教學情境中時就會主動思考,通過一些實驗、多媒體視覺的沖擊、生活現(xiàn)象的回顧等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有效地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例如在學習比熱容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夏天去海邊踩在沙子里和踩在水里的感覺一樣不,同學們自然而然會疑惑,為什么同樣在太陽的照射下,沙子和海水的溫度不一樣。在學習氣體壓強的實驗時,可以先做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將球內空氣抽掉,讓全班力氣最大的四個男生將球拉開,結果是徒勞無功,然后在球內注入空氣,連力氣比較小的女生也可以輕易拉開。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學生自然能提出“空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空氣壓強的大小怎么計算”等問題。
3.注重對問題的解決,讓提問更加有意義。如果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僅僅是敷衍了事或者一句話帶過那就失去提問的意義了,問題提出來了,只有得到了解決才能讓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學到更多。例如在學習物體的重力相關知識時,很多學生都搞不明白,重力與質量的區(qū)別,甚至有些學生將二者劃等號。很多同學問“重力與質量的區(qū)別到底在哪里?又什么聯(lián)系呢?”“物體有失重的現(xiàn)象也會有‘失質’的現(xiàn)象么?”學生提出這些問題老師要及時幫助他們解開疑惑,讓他們明白質量是物體固有的屬性,不隨環(huán)境變化而變化的,而重力是由地球引力引起的。這些問題能夠解決學生對于概念混淆的情況,也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養(yǎng)成提問的習慣。
4.鍛煉學生的提問技巧,提高學生提問的水平。缺少提問的技巧與思維方法讓學生在提問的時候難以抓住重點,因此,老師要對學生的提問進行一定的引導和指導評價,幫助學生提高提問的水平。例如在學習浮力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給同學們看一系列的照片,人浮在死海上、潛艇浮在海面上、熱氣球飄在空中、人沉入游泳池底下,然后讓學生提問,“人在不同密度的水中浮力不一樣嗎”,“浮力受哪些因素的影響”,“熱氣球是靠什么產生浮力的”,老師讓學生盡可能地提問,然后對每一個問題解答、評價,讓學生從不提問走向敢提問、會提問,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個人探究思維的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的鍛煉都有著重要作用。老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的課堂環(huán)境,鼓勵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認真解答、仔細點評,讓學生敢提問、會提問、勇于提問,讓學生在問題的發(fā)現(xiàn)與解決中成長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
[1]陳定光.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21).
[2]馬偉遠.初中物理教學中“提出問題”的問題[J].中學物理,2013,(31).
G632.0
A
1674-9324(2014)17-02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