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鵬飛
摘 要: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即如遇到較厚淤泥、流砂層很容易涌砂坍塌無法成孔的情況,如何進行實施人工挖孔樁;為今后實施類似的工程,在工程中解決施工難點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人工挖孔樁;復雜地質條件;施工技術;分析
1 工程概況
此項工程的總建筑面積達到75800平米,囊括著5棟14-24層以及4棟11層,總計有9棟塔樓,并建筑有1層的地下室。本工程的樁基使用的是人工的挖孔灌注樁,總計有428根,共分為工程樁以及抗拔樁兩類,樁徑分別有1.2,1.4,1.6,1.8以及2.0米幾種不等,對應的樁數(shù)也就是323,78,19,6以及2根。結合設計的要求,樁身深入中風化持力層的深度是0.5m以及1.0m,建筑樁長計3-22m。
2 施工方案
2.1 施工程序
基坑的設計土方工程平面一共是存在2段交出,有2個基礎的出土機車通道,就所遵從的劃分原則來說,主要就是盡量劃分上等樁數(shù),結合地下室底板后澆帶展開,由兩段施工平面的交叉所產(chǎn)生的對施工的影響應盡量壓縮。就程序而言,打降水管井到土方及時完成找平,施工100mm厚的C10墊層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對平面排水溝及時鋪平,由集水坑到測量放線到第一以及第二段人工挖孔樁的樁孔施工再到鋼筋籠的捆扎,以及混凝土的澆筑,最后程序也即是對混凝土的檢驗養(yǎng)護工作。
2.2 施工方法
首先,就平面降水井的施工環(huán)節(jié)?;拥淖o壁上使用的是水泥攪拌樁土釘,由于基坑下部的透水土層的厚度大約是10m,為此一般選擇30m為一段設降水井一個,總數(shù)控制15個。至于降水井。施工時應當首先裝配鉆孔機,而后泥漿護壁鉆f500井孔到不透水層,完成f400鋼筋籠捆扎,外部裝置雙層密目鋼網(wǎng)、安全網(wǎng),而后放置于泥漿,及時進行碎石填充,并注意換水,需要留心的是樁基施工前的降水。
其次,對于基坑的墊層、水溝、集水坑的施工。為能夠盡量減少對基礎底板土質狀態(tài)的破壞,至于挖土施工應當及時注意找平。
再次,測量放線。結合甲方的定位點完成平面中部位置的定位十字基線樁點的確定,而后輔助十字基線完成測量,借助經(jīng)緯儀對十字基線混凝土墊層平面到定位軸線完成測定,完成對樁位中點測定,接著是結合方向的不同完成檢測,此外還有基線的交叉檢測,最后樁中心控制線轉移至護壁頂位置。
第四,進行分樁孔的施工環(huán)節(jié)。結合既定的樁位的中心點位置,就圖紙要求的半徑開挖控制0.75m深樁孔,鋼筋捆扎護壁,裝置樁內(nèi)模,注意施工找平,借助250毫米鋼板模進行第一節(jié)護壁的澆筑混凝土工作,這一環(huán)節(jié)當中以既定半圓的范圍裝置完成防護鋼筋的安裝,此外還有人工軟梯鋼筋環(huán)安裝。樁孔壁的頂部位置在放線過程中,應裝置安全防護欄桿以及安全網(wǎng),及時移位電動機架,完成樁孔施工。
第五,鋼筋籠的制作以及安裝流程。參照樁徑以及預計的樁長制定出樁筋的內(nèi)箍,而后參照實際的樁孔深度以及相關的設計要求最終確定樁筋的長度,按照圓盤分段做出樁筋的外箍,參照樁孔深度完成安置,而后完成樁身主筋安置,內(nèi)箍并進行平面定位布置與固定,尤其是樁孔頂部的兩道,而后參照打設樁孔標高對樁身的主筋高度及時調整,并將其均勻的綁扎到內(nèi)箍,對于外箍的捆扎并加設墊塊。
最后,樁芯混凝土澆筑。工程的樁基部分使用商品混凝土進行澆筑,使用專業(yè)的輸送車及時運送到現(xiàn)場,而后再借助人力車的方式完成運輸并及時澆筑,坍落度控制在8-12cm?;炷凉嘧⑦^程對于串桶應當及時擺動,確保樁孔的平面能夠下料均勻,井孔內(nèi)的機械能夠振搗。當澆筑達到頂標高度,應參照樁芯混凝土水量、漿液狀況,展開樁芯混凝土超高澆筑。
3 質量控制措施
一般來說,人工挖孔樁的常見質量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定位偏差,容易引發(fā)后期變更;其次是持力層的巖性精確不夠,對于承載力無保障;再次就是樁芯混凝土的振搗問題,有竄水孔現(xiàn)象,常有離析問題,樁頭的質量不夠;第四樁孔底清渣問題;第五樁身縮頸問題,進而影響截面;最后是樁芯鋼筋偏位問題。就此,本文制定如下質量控制方式:(1)樁的定位偏差問題,主要借助測量復檢以及模板系統(tǒng)進行控制,同時兼顧考慮多個重復測量控制。(2)與地質勘探單位緊密合作,對于具體的巖土判斷土壤樣本的鑒定,項目部在應當具備完整的內(nèi)部地質報告,對于樁孔的底部及時測試巖石以及土壤的樣本,對于樁底膜進行詳細的登記工作。(3)在混凝土工作施工現(xiàn)場,附近應妥善放置建筑材料、人工裝備等,打樁孔的時候下滑8-12厘米,下料應確保充足,及時振搗樁孔,當?shù)箻俄斣O計超過標高,應結合具體的情況選擇適合的鑄件。(4)借助合同控制的方法,及時檢查模板,避免偏差太大,一旦出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處罰并責令返工加以調整。(5)在樁孔內(nèi)及時完成高度標記 ,鋼筋在綁扎前的臺階上建立擋土墻,每10米進行鋼筋捆綁以及固定,選擇吊線適當綁定在固定箍筋以及分區(qū)的位置,結合水平確定垂直的主筋高、捆綁和固定內(nèi)箍筋,視情況可適當增加5到10厘米左右,藉此來彌補后期施工過程可能出現(xiàn)的沉降現(xiàn)象。
4 安全管理措施
根據(jù)這個項目各類事故的可能性程度,適宜采取如下安全管理措施:(1)在整個半圈范圍內(nèi)圍以全鋼柵欄,高度適宜選擇1.2米高,標準200×200,覆蓋綠色安全網(wǎng),另外一半沒有半圓形蓋板孔樁施工區(qū)以鋼筋加以固定;樁孔周圍不許存在混亂的電纜,以避免走路絆倒,造成安全事故;井口操作應該系安全帶,尤其是大直徑樁應做好現(xiàn)場監(jiān)測;建立安全梯鋼環(huán)和繩纜。(2)仔細分析地質勘探數(shù)據(jù),預計對于淤泥土區(qū)進行提前的準備,視具體情況而定,及時增加壁厚,增加護墻鋼筋,并視情況及時縮短深度維度。(3)提前確定土壤和煤層狀況,提前做好充足防護措施,尤其是在面對10米深的土層以及煤堆洞的時候,培訓建筑工人掌握相關知識;及時關注孔洞狀況及時檢測氣體,尋找原因,并采取適當安全措施,而后才可以繼續(xù)挖進,在近10米深處的土壤亦或者深煤層的位置,必須事先進行瓦斯檢測,安置獨特的鼓風機,而后才能展開施工,對于氣體的檢測方法應當及時進行檢測,此處建議選擇專業(yè)測量儀器測試。(4)機械安裝到位后,必須檢測框架結構,以及鋼絲繩纜,鉤環(huán)、閘機等等諸多限制因素,唯有檢測合格之后才能動土施工,在施工的過程中應當定期的展開檢查和維護,至于裝置高度不宜過高,尤其是對樁土和基石的時候,尤其如此。
5 結語
無論從工程經(jīng)濟提高效益還是從保障施工安全來說,人工挖孔樁都是具有明顯的降本增效的優(yōu)勢的,在良好的地質狀況下是如此,但在一些復雜地質條件下,如流砂層和淤泥質土質環(huán)境下施工時,如果穿過軟弱土層時以及進行樁頭擴孔時極易發(fā)生樁孔坍塌,造成質量和安全事故,必須進行周密的考慮和采取有效的措施。為此,在工程中,使用這一技術要謹慎。
參考文獻
[1] 梁華廬.淺談人工挖孔樁施工技術[J].科技風,2010(14).
[2] 赫利勇,郭齊.人工挖孔樁施工的質量控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