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要:羞怯是人與生俱來的特質(zhì)。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學生由于羞怯而不敢開口說英語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采用Cheek和Buss編制的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從男女生羞怯程度的差異性和羞怯程度與口語成績的差異性兩方面,對羞怯感與英語口語水平的關系進行驗證,進而探討大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時羞怯的原因,有助于教師在幫助學生克服羞怯心理時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羞怯感;英語口語;羞怯度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4-0105-03
研究問題的提出
羞怯是人類常見的現(xiàn)象,每個人都有羞怯的經(jīng)歷,只是羞怯的程度和時間的長短不一樣。Cheek和Buss在1981年將“羞怯”定義為在他人面前感到不自在及受到抑制。心理學家阿瑟·威斯姆說:“羞怯者總是不由自主地給人一種冷淡和回避的印象而自己察覺不出”。具有這種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際場所或大庭廣眾之下羞于啟齒或害怕見人。由于過分的焦慮和不必要的擔心,羞怯者往往在言語上支支吾吾,在行動上手足無措,長此以往,會不利于與別人進行正常交往及其性格的發(fā)展。在特定環(huán)境刺激下,羞怯有時會發(fā)展為社交恐怖癥等神經(jīng)癥狀,甚至會變得精神失常。
羞怯者害怕演講,用英語演講更是對羞怯者的一大挑戰(zhàn)。筆者在多年來的英語教學工作中發(fā)現(xiàn),大學生普遍怕開口講英語,害羞程度相當嚴重,其講英語的膽量還不如天真爛漫的幾歲孩童。在公眾場合敢于開口大聲說英語的學生更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則表現(xiàn)相當羞怯,效果很差。口語是英語學習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一部分,學生講英語的情況固然與教師的教學模式、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水平有很大的關系,但是不可忽略,學生的口語能力和口語水平的發(fā)揮與他們的個體羞怯程度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大學生講英語的羞怯障礙折射出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問題。
研究方法和過程
研究對象 筆者的研究選取了廣東農(nóng)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2010級廣告設計與制作、涉外文秘、財務管理三個專業(yè)的大學生為調(diào)查對象,男生29人,女生112人,共計141人,并讓其參加學期期末英語口語測試,其中男生29人、女生109人參加了測試。
研究工具 (1)羞怯測試采用Cheek和Buss編制的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該量表有13個條目,采用五級評分法(1=極不相符,5=極為相符),13個條目量表的總分范圍從13分(羞怯程度最低)到65分(羞怯程度最高)。對研究對象進行羞怯測試,收集被試的羞怯數(shù)據(jù)和被試的基本情況,如年齡、性別及專業(yè)等。(2)經(jīng)過若干天后,對被試進行期末英語口語能力測試,成績由英語任課教師進行評定,得出被試的口語分數(shù)。
數(shù)據(jù)處理 為了保證調(diào)查的信度,調(diào)查表由任課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完成并收取,共發(fā)放141份調(diào)查表,回收有效問卷139份,然后采用SPSS14.0對所有的被試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計算。
研究結果與分析
量表信度 信度是估計測量誤差有多少以實際反映真實量數(shù)程度的一種指針。筆者的研究中所采用的《羞怯量表》是前人修訂并經(jīng)廣泛應用的量表,其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90。本次測量為了保證測驗分數(shù)的可信程度,重新檢驗了其信度。經(jīng)檢驗,本次測驗分數(shù)的Cronbach α值為0.84,與前人的研究結果非常接近,說明本次測驗的分數(shù)是可信賴的。
性別的差異性檢驗 經(jīng)獨立樣本t檢驗,發(fā)現(xiàn)男女生在羞怯程度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如表1所示),這說明,在英語口語水平發(fā)揮方面,男女生的羞怯感程度對他們口語表達的干擾是差不多的,可以用同一次口語考試的成績檢驗每個學生的羞怯程度。
羞怯程度與英語口語成績差異性檢驗 將所有被試的羞怯分數(shù)從低到高進行順序排列,從最低分的被試起,選取排名在前30%(共43人)的人為羞怯低分組,從最高分的被試起,選取排名在前30%(共42人)的人為羞怯高分組。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高分組和低分組的英語口語成績(如表2所示),發(fā)現(xiàn)不同羞怯程度學生的英語口語成績有非常顯著的差異,低羞怯的學生成績比較好(76.12分>72.14分)。這說明羞怯感使學生對英語口語缺乏自信心,產(chǎn)生害怕、焦慮甚至恐懼的心理。學生為了保護自己,就會采取回避和退縮行為,從而影響口語水平發(fā)揮,成績也就不理想。
探討原因
除了上述研究統(tǒng)計結果表明低羞怯的學生口語成績比較好之外,據(jù)被試的英語教師反映,在口語考試過程中,有些學生還出現(xiàn)了極度羞怯的現(xiàn)象。如少數(shù)學生面對教師竟然支吾得說不出一句簡單日??谡Z,有一位學生由于長期對講英語存在顧慮和恐懼心理,在教師給出的兩次口語考試機會面前都臨陣逃脫。前面提到過,學生講英語的情況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口語水平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但不可否認羞怯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巨大影響。羞怯是從兒童到成年人都具有的性格特質(zhì)或經(jīng)歷,過度的羞怯感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和人際交往。為什么大學生在講英語尤其是在公眾場合(如演講、面對班級發(fā)言、英語口語考試等)講英語表現(xiàn)得如此害羞和膽怯呢?筆者總結了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與英語口語的外在特點有關。也許一個學生用英語寫作可以發(fā)揮得很好,但是與他的口語呈現(xiàn)結果卻大相徑庭。這不足為奇,因為寫作是別人難以觀察的個體行為,寫作者可以全神貫注、絞盡腦汁地尋找詞語加以表達??谡Z則不然,說話者與聽話者同處于語言環(huán)境之中,說話者表現(xiàn)如何受到聽話者的監(jiān)視。因此,說話者的話語應意圖清楚,目的明確,用詞準確,傳遞的信息恰如其分,能為對方理解;應首尾連貫,不能前言不搭后語。對羞怯者而言,口語交際比寫作難,英語口語就更難。比如在課堂上,有些學生被教師叫到時緊張得發(fā)抖,以至說不出話來,上講臺用英語發(fā)言時滿臉通紅,眼睛不敢正視聽眾,說話聲音很小,這些都是羞怯特定的外部表現(xiàn)。像這樣羞怯的學生口語很難練好。
二是與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關。雖然21世紀的大學生接收社會信息量大,思維活躍,自我意識強,具有強烈的交往意識,但上網(wǎng)時間和網(wǎng)絡交往的增加削弱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在實際生活中的朋友減少了,大學生更容易感到孤獨和沮喪。同時,大學生處于青少年情緒高漲期,常以自我為中心,為自己的外表和行為所控制,往往會主觀預期他人的反映,這使他們經(jīng)常產(chǎn)生受他人監(jiān)視的感覺,從而不大愿意拋頭露面,易感到害臊和受攻擊。因此,對于講英語和用英語演講等這些受別人評價的行為活動,傾向于害羞和膽怯,尤其對一部分自身心理發(fā)展不成熟、認識問題和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不強的學生而言,他們在面臨環(huán)境變化和處理人際關系時會感到自卑、自我焦慮、不自信、缺乏勇氣,個別學生甚至連和教師說話的勇氣都沒有,更遑論和教師用英語交談了。endprint
研究結果與建議
如果羞怯程度適當并主要針對特定的情境,可視為一種正常的反應;但是如果羞怯的程度過高或泛化,就會嚴重影響個體的學習、行為、生活以至身心健康。毋庸置疑,過度的羞怯會使人消極保守、沉溺在自我的小圈子里,而不利于一個人的成功,過度羞怯的學生很難練好英語口語。所以,教師必須采取一些方法幫助學生克服羞怯感,增強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李陽推廣的“瘋狂英語”就是戰(zhàn)勝羞怯、取得口語訓練成功的典型例子。他訓練英語學習者的一大原則,就是倡導英語學習者在練口語時應“Dont be afraid of losing your face”。李陽鼓勵英語學習羞怯者的方式值得廣大英語教師效仿。這里,提出三點建議供英語教師參考:首先,要幫助學生了解產(chǎn)生羞怯的原因,引導學生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克服不必要的羞怯感。教師平時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感受,如快樂、奮斗、放松、無畏困難等精神的傳導。因為如果不注意情感策略的培養(yǎng),在心理和情感上就會出現(xiàn)各種障礙,就會抑制語言學習的動機和自信心。其次,教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應該是親切和藹、積極開導、支持鼓勵的。教師可以經(jīng)常對感到羞怯的學生微笑以示重視和理解,也可以開導怕出錯和丟臉的學生,允許他們講口語出錯,讓他們覺得出錯沒什么大不了的。在教學中,要平等對待所有學生,不偏愛優(yōu)等生,力求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和諧、生動、友好的課堂氛圍。再次,教師可以采取降低學生羞怯感的教學組織形式或活動方式。例如,準備些有爭議性的熱點話題,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簡化語言的復雜性,提供詞匯套句引導學生開口;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插入課堂游戲、獎勵措施,給羞怯的學生提供優(yōu)惠規(guī)則,增加他們獲得成功的機會,看到他們即使有微小的進步也應當給予肯定并及時表揚,等等。成功感和滿足感能夠逐漸培養(yǎng)起羞怯學生學習的興趣,建立他們口語表達的信心。心理學博士查克認為:“克服羞怯如同一場戰(zhàn)勝自我的戰(zhàn)斗,需要有頑強的決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笨朔咔痈校毦鸵豢诹骼挠⒄Z需要師生堅持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Cheek J M,Buss A H.Shyness and sociabil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1(41):330-339.
[2]王倩倩.大學生羞怯特點及其與自尊、孤獨、人際情境覺察能力的關系[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3]彭曉娥.英語口語習得者心理狀況與英語口語水平的關系研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責任編輯:王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