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我國職業(yè)教育的一部分,中專院校是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搖籃。每年都能夠為社會輸送一批急需的應用型人才。近些年,受社會改革和變遷及整體環(huán)境的影響,中專學生也開始表現(xiàn)出一些新特點,中專學生在成長中也開始暴露出一些新問題,其中尤以心理問題最為突出。利用體育教育這個平臺,可以對中專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能夠促進和保證他們的心理健康。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中專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xiàn),并提出了具體的干預措施。
關鍵詞:中專體育教育 心理健康 表現(xiàn) 干預措施
中專院校在級別上相當于普通高中,但與后者的培養(yǎng)目標不同,前者主要是以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為主,在中專院校接受學習的學生在畢業(yè)之后即可走上工作崗位。中專院校的生源多是初中畢業(yè)的學生,這一時期的學生處于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加強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專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普遍表現(xiàn)
中專生大多是15~17歲的青少年,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生理和心理都開始發(fā)育并成熟。這一時期的學生極為敏感,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偟膩碚f,中專生存在以下普遍心理問題:
(一)脾氣暴躁,易怒易發(fā)火
易怒易發(fā)火、脾氣暴躁是中專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這部分學生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與同學發(fā)生矛盾爭執(zhí),甚至演變?yōu)榇蚣芏窔?。出現(xiàn)這種問題,有可能是因為學生之間平時缺乏溝通,也有可能是部分學生心理失衡覺得打架能夠樹立自己的威信,有個人英雄主義思想。此類心理問題極有可能誘發(fā)中專生打架成癮,不但會惡化校園環(huán)境,還會埋下犯罪隱患。而此類問題的產生與學生不能夠調適自己的情緒,把控自己的情感宣泄途徑直接相關。
(二)心理孤僻,不愿與人交流
有部分中專生不論課上課下都不愛主動與同學交流,看似性格內向背后實則隱藏著一定的心理問題。一旦有同學觸碰他們的防線,這部分學生就會出現(xiàn)心理崩潰。輕者不愿意去學校,重者會出現(xiàn)抑郁癥狀,更嚴重者還會產生自殺傾向。同時,這類學生往往人際交往能力差,很難適應將來崗位復雜的人際關系。
(三)心理負擔重,精神萎靡不振
很多中專生都是由于中考失利無學可上才選擇到中專院校就讀,進入學校以后,由于受課業(yè)和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會覺得前途渺茫,部分學生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他們覺得就業(yè)前景不明朗,生活負擔大,這會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從而誘發(fā)各種精神疾病的發(fā)生,會導致精神萎靡。
(四)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中專生畢業(yè)之后就要進入復雜的社會,面臨激烈的競爭和強大的就業(yè)壓力,必須要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是部分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表現(xiàn)在容易被他人影響,受到不好的評價情緒會變得異常低落,考試失敗會痛哭流涕,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就表現(xiàn)得如世界末日般悲觀。這類學生抗挫折能力較差,很難適應社會。
二、利用體育教育對中專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一)利用體育理論課平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教育是由理論和實踐構成的。理論課多是在教室進行,中專體育教室可以利用體育理論課平臺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在當節(jié)體育理論課內容教學結束后,安排十分鐘左右的討論時間。讓學生討論平時學習和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處理的。體育教師可以加入到討論中,認真聽取學生反饋的問題,記錄普遍問題和特殊問題,然后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引導學生認識這些問題。并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知道當發(fā)生心理有不健康的征兆時如何處理應對。
(二)設計中低強度的慢跑運動,緩解學生心理障礙
中專生出現(xiàn)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等心理問題,并由此引發(fā)的抑郁和各種精神疾病和打架斗毆行為等,多是由于心理郁悶無法得到及時的疏解。體育教師要考慮到中專生這一心理問題,在體育課上可以設計一些諸如慢跑或者快走等強度不高的運動,讓學生原本激烈的情緒在體能消耗中得到釋放。并引導學生在慢跑的過程中將平時遇到的不順心的事、心理積累的不痛快通過呼吸釋放出去,讓學生學會分散自己的心理壓力,學會釋放壓力和不良情緒。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改善學生神經系統(tǒng)的工作能力,能夠緩解他們身體的緊張機制,從而讓他們心境趨于平靜。
(三)設計趣味游戲活動,讓愉悅沖淡學生的悲觀心理
中專生在面對生活、情感和工作等的不如意時,往往會產生諸如厭世、自卑等悲觀心理,這種悲觀心理會讓他們陷入焦慮之中,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失敗,從而加劇他們的悲觀態(tài)度。要消除這種悲觀心理,必須要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盡可能地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一面,用正能量克服悲觀心理。體育教師課可以在體育課上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游戲活動,要結合中專生的特點進行設計,游戲要適宜有趣。通過游戲活動,能夠吸引學生參與,能夠讓學生在盡情的嬉戲中得到壓力的釋放,他們的悲觀心理也會被愉悅的情緒沖淡,會漸漸對生活充滿信心。
(四)設計艱苦性運動項目,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沒有堅強的意志品質會導致學生心理的脆弱,會讓他們不堪一擊。因此,中專體育教師要善于通過一些艱苦性的運動項目,讓學生得到鍛煉,并在征服困難的過程中完成心理的蛻變。例如,設計長跑活動,讓學生在長跑活動中學會調節(jié)呼吸、學會忍耐,以此來磨練他們的意志。通過這些艱苦性的項目,可以讓他們更堅強,心理更強大。
(五)設計團體競賽活動,強化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現(xiàn)代社會的競爭是激烈的,中專生畢業(yè)之后就面臨就業(yè),不具備抗挫折能力,沒有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是不行的。而體育教師設計團體競賽活動,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競爭意識,能夠讓他們學會與團隊成員合作交流完成競賽,還能夠讓他們適應競爭氛圍。而競賽必然會有輸贏,通過輸贏來強化他們正視失敗、認識失敗的意識,可以讓他們更加從容的面對挫折和挑戰(zhàn)。因此,體育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等,讓學生進行比賽,鼓勵學生主動進行交流、積極尋求團隊合作,并一起面對成功和失敗。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三、結語
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本身作為一項集競技、娛樂和鍛煉為一體的活動,對學生有著極為重要的教育意義。通過體育鍛煉不但能夠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獨立能力,強化他們的心理素質,有助于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利用中專體育教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體育教師要注意設計一些能夠對他們進行積極干預的體育活動,達到強化他們心理素質的目的,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婷.某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干預措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鄒春輝,賈永杰.體育鍛煉對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10,(07).
[3]趙貴海.體育活動對大連市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研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