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應重點關注“兩抓”:一抓關鍵詞句,理解它們在語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其感情色彩,體會表達效果,學會遣詞造句;二抓篇章結構,揣摩表達順序,體會作者思想感情,領悟作者表達方法。綜觀現(xiàn)今高年段語文教學,對文章表達方法的指導探究,大多處于“句”“段”仿說、仿寫淺表層。課標年段要求沒有貫徹落實,學生習作能力阻滯低下。這是目前高年段語文教學應著力突破的瓶頸。本文就此述管見。
關鍵詞:閱讀教學 習作指導 互融并舉 彰顯語用
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強調指出: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應重點關注“兩抓”:一抓關鍵詞句,理解它們在語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其感情色彩,體會表達效果,學會遣詞造句;二抓篇章結構,揣摩表達順序,體會作者思想感情,領悟作者表達方法。藉此“兩抓”,實現(xiàn)“意文兼得”,鋪平習作之路。而綜觀現(xiàn)今高年段語文教學,對文章表達法的指導探究,大多處于“句”“段”仿說、仿寫淺表層。課標年段要求沒有貫徹落實,學生習作能力阻滯低下。這是目前高年段語文教學應著力突破的瓶頸。本人就此述管見。
一、學習奠基——摸底激趣,昭示方向
接手新學生,當探其“表達”功底,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然后激趣強化,使揣摩表達、優(yōu)化習作成為學生心理需求??蓮奈宸矫嬷郑?/p>
1.講述名家悟寫法、學表達的故事。強調每部巨著、每篇佳作,都是作者致力表達、精妙表達的結晶。
2.推介歌德名言——“內容人人看得見,涵義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對于大多數(shù)人是一個秘密?!碧栒倨谱g表達密碼,探究表達形式。
3.指導運用“閱讀金鑰匙”——“閱讀睜大兩只眼,一只眼睛看內容,一只眼睛看表達。內容表達齊關注,語文學習上高速”,懂得把握內容是感悟表達的基礎,潛心讀內容,揣摩其中表達方法。
4.揭示學習表達的年段要求。針對學生已有一定閱讀能力的實際,出示課標中關于“表達”的論述,闡釋明方向。
5.聚焦單元導讀,凸顯之中“表達”部分。如S版第11冊第2單元的“注意作者是怎樣觀察大自然的,并想想文章采用了哪些表達方法”,第三單元的“抓住課文令人感動的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認真領悟課文基本的表達方法”。借此強調語文學習離不開悟內容、學表達。關注表達,是語文學習的推動器、高境界。
二、設置坡度——由淺入深,梳理脈絡
學生對“篇”的學習要有一個過程。在S版第11冊第1單元教學中,先進行中年段“表達法”的銜接鞏固:引領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該單元訓練重點)。在學生探究得到肯定,興致高漲時,引入更高層次的“篇”的感悟:
1.設疑啟思引探究。課文如何緊扣課題,一步步展開故事情節(jié)?當中有什么值得你借鑒的表達方法?
2.通盤把握鎖重點:關注課文三大部分(開頭、中間、結尾),探究作者開篇引入、中間鋪陳、結尾收束的方法。重點鎖定“中間鋪陳”,看作者如何有序敘述,進行細節(jié)描寫。
3.回顧梳理明結構。以簡要圖示或板書呈現(xiàn)課文脈絡,讓作者“構篇”思路一目了然。如S版第11冊語文教材《大自然的語言》(以下課文皆出自本冊)一文的梳理小結: 4.反思盤點促深化。引領學生小結學到的表達方法,聯(lián)系自身習作,談不足和努力方向。
三、巧用例子——解讀教材,構“篇”演練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痹鯓佑煤谩袄印?,讓“例子”為“篇”服務?第一,針對教材特點,確定“篇”的達成目標;第二,解讀教材,結合課后思考題,確定悟“篇”突破口;第三,立足“突破口”,進行“篇”的探究與訓練。下面以《西風胡楊》一課的教學為例,闡述做法:
1.結合教材和課后思考題,確定第三課時“篇”的學習目標:學習作者從不同方面描寫事物的方法,嘗試運用。
2.確定悟“篇”突破口,有序探究訓練:
(1)引領要點回顧:
①第2、3、4自然段:寫胡楊堅韌、無私、悲壯的品格特點。
②第5、6自然段:寫胡楊過去的貢獻和如今更加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
③第7自然段:寫作者的希望和信心。
(2)呈現(xiàn)行文脈絡
(3)得出寫作啟示
按照“總起→分述→總結”的敘述順序,從不同方面描寫,能使文章條理更清晰,層次更分明。
(4)扶助嘗試運用
①精設題目,保證有話可寫
從下邊選擇一道作文題目,想想從哪些不同方面來寫,然后按照“總起→分述→總結”的敘述順序,擬列簡要的寫作提綱。
A、《我最敬佩的一個人》;B、《我最喜歡的一種植物》;
C、《我最喜歡的一種動物》;D、《我最喜歡的一處景物》。
②優(yōu)化過程,組織小組評議。
A、是否按照“總起→分述→總結”的敘述順序。
B、是否從不同方面描寫。
C、意思是否清楚,句子是否通順。
③即時練筆,給予提示。
A、試寫“總分”結構片段。(提示:從剛才所列提綱的“分述”部分,選擇其中一項,嘗試寫一個“總分”結構片段。)
B、出示評議要求,優(yōu)化練筆。
要求一:有總述句。
要求二:能圍繞總述句具體描述,句子通順,表達意思完整。
要求三:能嘗試運用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
要求四:標點正確。
(5)用法仿寫成文
布置家庭作業(yè),鞏固運用寫法:根據(jù)自己擬列的寫作提綱,寫一篇350字左右的作文。
四、方法指引——承前啟后,遷移拓展
教材各組課文大多寫法相近。利用這點,引領學生由此及彼,感悟篇章結構,學習篇章表達。比如第五單元第22課(《“心正筆正”的柳公權》)和第24課(《梅蘭芳》)的教學,可采取如下操作:
1.圍繞單元訓練重點,確定兩課共性目標:(1)讀懂課文內容,把握課文大意,學習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2)感受人物品質,體會作者情感,受到情感熏陶。(3)感悟語言精妙,學習表達方法,嘗試練筆運用。
2.以《“心正筆正”的柳公權》一課教學為突破口,為《梅蘭芳》的學習遷移奠定基礎。著重從三方面進行:
(1)指導讀通、讀順課文,扣住柳公權的事例概括、提煉課文主要內容?!柟谈爬ㄖ饕獌热莸姆椒ǎ瑸椤睹诽m芳》的大意把握做好方法儲備。
(2)指導扣緊柳公權的幾件事例,抓重點詞句及相關資料,感悟柳公權品質,點撥表達方法(突出“謀篇”)?!獮樘骄俊睹诽m芳》重點句段及表達方法,指明方向。
(3)回顧全文,盤點得失。引導從“內容”(突出人文性)、“表達”(彰顯工具性)、“學法”(落實主體性)三個方面進行?!獮椤睹诽m芳》的結課反思及單元其它課文教學,特別是日后學習同類課文,打下學法基礎。
3.教學《梅蘭芳》,引導回顧上文學法,板書要點,指導遷移運用。
4.綜合兩課,抓表達精華與學法要點,彰同凸異。如都以幾件典型事例寫人,采用過渡、夾敘夾議。但前文開門見山,首段即介紹柳公權身份和書法界地位,后文先引入故事背景,由淺入深鋪陳故事情節(jié)。結尾方面,前文對全篇進行綜合提要,凸顯柳公權書法成就和精神影響,《梅蘭芳》則是“自然總結”,敘述故事結局。學法上,都強調設身處地去讀去想,查找資料,貫通課內外。
5.綜合整個單元,進行寫法專題研究——怎樣寫人?怎樣以幾件事例寫人?怎樣做好事例詳略安排、銜接過渡?
6.引領學生運用表達法,寫一篇寫人作文。評議時注意凸顯“篇”的優(yōu)缺點,提出改進意見。
以上四方面互為補充,層級推進,顯閱讀教學之要旨,夯作文提升之根基,釀語文學習之碩果。
參考文獻:
[1]黃厚江.語文的原點:本色語文的主張與實踐.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2]余文森,林高明,鄭華楓.可以這樣教作文——24位名師的小學作文教學經(jīng)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楊再隋.是非有公論 得失寸心知 .語文教學通訊,2014.
[4]吳勇.習作教學的十大“原罪”——影響習作教學實效性的基本癥結.語文教學通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