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輔導員隊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當前,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存在人員素質差、結構不合理、隊伍不穩(wěn)定、人才大量流失等情況,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機構應該加強重視、逐步完善選聘機制,著眼未來、逐步建立長效機制,進而建設一支“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輔導員隊伍。
關鍵詞:高職 輔導員隊伍 建設
一、引言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施,眾多中專、技校、成人高校合并、升格,進而形成高職院校。近年來,高職院校迅速發(fā)展,生源人數(shù)日益增加,規(guī)??氨缺究圃盒!5促|量卻無法與本科院校相提并論,導致學生日常管理工作難度大。而輔導員是學生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線,對大學生的成長起著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設一支“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輔導員隊伍至關重要。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現(xiàn)狀
1.人員素質參差,結構不盡合理
選拔思想政治素質高,熱愛思想政治教育事業(yè),德才兼?zhèn)?,樂于奉獻,潛心教書育人,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人員擔任高職院校輔導員,是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各高職院校往往重教學、重科研,忽視輔導員選拔制度。目前輔導員隊伍普遍存在學歷職稱、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及性別結構不盡合理等現(xiàn)象。
(1)學歷職稱、知識結構不盡合理
高職院校選拔輔導員一般要求具備本科以上學歷,而所學專業(yè)并未做明確限制。因此,選聘的輔導員學歷低,學科背景五花八門。部分輔導員沒有系統(tǒng)地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缺乏相關理論基礎,不具備完成其工作職責所必需的知識、能力和經驗。
(2)年齡結構、性別結構不盡合理
由于輔導員隊伍缺乏穩(wěn)定、流動性大,導致部分高職院校“青黃不接”后繼乏人,老輔導員與擁有新潮觀念的學生產生“代溝”,無法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部分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人員年輕,缺乏人生經歷和工作經驗,無法形成“傳、幫、帶”的隊伍建設體系。性別比例嚴重失調,女性多于男性,呈現(xiàn)“陰盛陽衰”現(xiàn)象。女性心思細膩,但是缺少抗壓能力,在面對學生不斷增多的心理問題時,女性時常會感覺焦慮,缺乏很強的自信心,處理起來底氣不足。
2.隊伍缺乏穩(wěn)定,人才流失嚴重
由于高職院校忽視對輔導員隊伍的建設,輔導員隊伍缺乏穩(wěn)定性,人才流失現(xiàn)象嚴重。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職業(yè)聲望低,缺乏職業(yè)發(fā)展前景;工作壓力大,績效難以得到認可;工資待遇低,缺少政策保障;科研成果少,職稱評定困難;行政級別低,職級晉升困難。因此,輔導員工作沒有吸引力,多數(shù)人“潛伏”在輔導員崗位,把輔導員崗位當作“跳板”,從而轉入行政管理部門或專業(yè)教師行列。這一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輔導員的積極性,不利于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穩(wěn)定,不利于輔導員工作經驗的積累和推廣。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思考
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發(fā)揮輔導員隊伍作用的內在要求,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是推進高職院校改革和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是造就高素質人才的現(xiàn)實呼喚。結合各高職院校的現(xiàn)狀,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點應為:入口及出路。入口:即對輔導員的選拔要堅持德才兼?zhèn)?、敬業(yè)愛崗和雙向選擇的原則,嚴格按照“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進行選拔。出路:即從根本上解決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后顧之憂,全面調動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yè)做出更大貢獻。
1.領導重視,逐步完善選聘機制
領導重視是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前提,高職院校應把輔導員隊伍的建設與專業(yè)教師隊伍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逐步完善選聘機制。
目前,高職院校人事管理制度多元化,輔導員的來源渠道、形式繁多,導致許多輔導員沒有專業(yè)知識背景,未經過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學習。而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多而雜,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就業(yè)指導與服務、心理健康教育與疏導、班級建設、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扶貧幫困和日常思想教育與管理等,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時,仍需維護校園的和諧穩(wěn)定。因此,選拔“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輔導員是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明確了輔導員的選聘標準和程序,從輔導員的入口環(huán)節(jié)把關,在“高進”的目標要求建立一套不斷提高輔導員隊伍整體素質的工作機制。各高職院校應在黨委的統(tǒng)一領導下,采取組織推薦和公開招聘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筆試、面試、考察、公示等相關程序開展選聘工作。以確保按照“三高、三公、一化”的要求進行,做到“高標準、高素質、高要求”和“公開、公平、公正”,并且充分考慮學歷、職稱、專業(yè)、年齡、性別等因素,不斷優(yōu)化輔導員結構。
對新聘輔導員需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規(guī)、學生黨團建設、學生事務管理、學生就業(yè)指導、學生社團管理以及學生工作規(guī)程等方面的系統(tǒng)培訓,提高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對于工作業(yè)績不佳、經實踐檢驗不適合的輔導員能夠及時調整,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良性入口機制。
2.著眼未來,逐步建立長效機制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但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隊伍既不屬于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又不屬于管理隊伍,繁雜的工作占據(jù)了輔導員有限的時間、精力,這既耽誤輔導員個人的發(fā)展,又造成輔導員待遇低、任務重、壓力大、工作效率低。為改善這一狀況,各高職院校應著眼未來,逐步建立長效機制。
(1)切實提高認識,配齊人員編制
高職院校需統(tǒng)一思想認識,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首先,引導專業(yè)教師認識和了解輔導員崗位、理解和支持輔導員工作,為輔導員提供專業(yè)知識上的幫助。其次,各部門管理人員要積極轉變觀念,支持和配合輔導員的工作。再次,整合輔導員隊伍與思想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專業(yè)教師隊伍。最后,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社政[200512]號)要求專職輔導員總體上按l︰200的比例配備。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并未達到這一要求。這主要是由以下兩個方面因素造成:一是輔導員編制短缺;二是輔導員流動性大。為建立穩(wěn)固的輔導員隊伍、高職院校需按要求配齊輔導員編制,以便為輔導員隊伍建設夯實基礎。
(2)增加進修機會,提升學術地位
目前,高職院校迅速發(fā)展,生源人數(shù)日益增加,輔導員的工作越加繁雜,但是各高職院校對輔導員普遍存在重使用、輕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高職院校應建立一套完善的培養(yǎng)機制,如同培養(yǎng)學術骨干教師一樣,花費一定的資源培養(yǎng)高水平、高素質的輔導員骨干,不斷的提高輔導員的學歷、工作能力、思想政治素養(yǎng)。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運用知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在科研中沉淀知識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但是目前的情況下,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均與輔導員無關。相關部門需要多安排一些科研項目和基金,搭建教學科研平臺,出臺合理的激勵機制,鼓勵輔導員走上講臺、走進科研,爭取讓輔導員享受專任教師的教學科研條件,使輔導員工作有條件、待遇有保障、發(fā)展有空間,真正做到感情留人、事業(yè)留人、政策留人。
四、結束語
只有政策傾斜、措施得當、經費支持,政治上愛護、業(yè)務上幫扶、生活上關心,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進而建成一支“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輔導員隊伍。
參考文獻:
[1]陶愛榮.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8.
[2]鄒婷.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建設探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0.
[3]李叔龍.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實現(xiàn)路徑[J].成人教育,2012,(4).
[4]羅笑.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思考[J].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0).
[5]亓正坤.淺談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5).
[6]吳國建.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思考[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29).
[7]嚴國華.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2).
[8]陳慧,黃平.高校女性輔導員的角色沖突表現(xiàn)[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5).
[9]楊曉馨.論高校輔導員的出路問題[N].山西經濟日報,20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