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解決田徑課程即將被邊緣化的局面,探討適合高職田徑課程的教學模式,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且進一步向體育其它課程及學科推廣實施。在我院田徑選項班中隨機選取兩個班,且兩個班學生身體素質和學習態(tài)度及行為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實施教學。一個班為實驗班,另一個班為對照班,實驗班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對照班實施常規(guī)教學。通過為期12周教學后,對兩個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習態(tài)度及學習行為習慣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論: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終身體育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田徑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緩解田徑課程即將邊緣化的局面,提高學生職業(yè)生涯能力。
關鍵詞:運動處方 教學模式 高等職業(yè)教育 應用研究
運動處方就是根據每一個不同學生個體,制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目標,采取自主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形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目標,體驗成功的樂趣。能有效改善該課程“齊步走”“一刀切”“吃不飽”“消化不良”等不良的教學現象,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有效緩解田徑課程即將邊緣化的境地。但田徑是“運動之母”,它能培養(yǎng)當代高職生沒有的素質:強健的體魄和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這是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相契合的。因此,在高職田徑課程中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迫在眉睫。
1實施教學前兩個班學生的基本情況
在2012級田徑選項班中隨機抽出2個班,實驗班人數為29人,對照班人數為34人。開學第一次課測試兩個班學生的身體素質(100米,2000米〈女生〉、3000米〈男生〉、跳遠、投擲實心球)的原始成績,并針對兩個班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行為進行問卷調查,然后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論。
1.1實驗班與對照班男女生身體素質情況
男生身體素質平均成績比較,見表1。
據表1所示,實驗班與對照班男生身體素質測試成績比較,在100米短跑項目中實驗班學生平均成績比對照班學生平均成績差0.03秒;而3000米平均成績實驗班比對照班要少0.04秒;跳遠項目實驗班比對照班平均成績差0.02米;投擲實心球平均成績實驗班比對照班差0.1米。
女生身體素質平均成績比較,見表2。
據表2所示,實驗班女生身體素質平均成績與對照班身體素質平均成績比較,在100米短跑實驗班女生平均成績比對照班女生平均成績差0.03秒;而2000米平均成績實驗班比對照班要少0.05秒;跳遠項目實驗班比對照班平均成績差0.02米;投擲實心球平均成績實驗班比對照班差0.9米。
綜上所述,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身體素質平均成績在實施教學前的差異不明顯,無顯著性差異。
1.2實施教學前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學習態(tài)度
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學習田徑課程時的學習態(tài)度,見表3。
據表3顯示,在實施教學前,主動參與學習和勉強參與學習田徑課程的學生對照班都分別高出實驗班1.4、1.81;而被動學習或根本不愿學習田徑課程的學生比例實驗班分別要高出對照班2.61和0.1。從中可以看出,兩個班學生在實施教學前學習態(tài)度基本一致。
1.3實施教學前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學習行為統計分析
實驗班與對照班實施教學前學習行為,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兩個班學生在實施教學前學習行為習慣幾乎一致,僅有個別愛好田徑的學生,周練習次數在4次且持續(xù)時間在1小時以上。而大部分學生幾乎都僅有1~2次課堂上練習。因此,說明兩個班學生在學習田徑課程上的行為和習慣都很差。
綜上所述,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在實施教學前,在身體素質和學習態(tài)度及行為方面基本一致,無顯著性差異。
2實施一期(12周)教學后,兩個班學生在身體素質和學習態(tài)度及行為方面情況
在得出兩個班學生在身體素質、學習態(tài)度及行為方面基本一致的情況下,進行為期12周教學。實驗班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而對照班實施傳統教學。實驗班在授課時,教師首先講授運動處方的教學原則、方法和作用,然后針對每一位學生原始成績進行認真分析比較,讓學生在思想上真正意識到自己身體素質較差,行動上該采取哪些措施(方法和內容)達到增強體質、提高自己專業(yè)素質呢?教師鑒于此,指導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自己喜愛的練習內容和專業(yè)所需身體素質的要求,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教師對學生運動處方進行認真檢查和修改。每周一次課90分鐘,在前45分鐘教師教授技術,學生學習改進技術。后45分鐘學生根據自己制定運動處方進行練習。教師適時進行指導和督促。在教學進行到6周時,再一次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測試,對達到目標的學生,提高目標,重新制定運動處方。若沒有達到目標的學生,對運動處方進行檢查和修訂,對執(zhí)行不到位的學生進行幫扶。在期末結束時再次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測試和學習態(tài)度及行為的問卷調查,分別對每次身體素質測試和問卷調查進行統計分析。
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實驗班學生和對照班學生在實施教學后(橫向比較)身體素質平均成績增長幅度和學習態(tài)度及行為的進行統計分析;實驗班學生和對照班學生在實施教學前后(縱向比較)身體素質平均成績增長幅度和學習態(tài)度及行為的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論。
2.1兩個班學生身體素質平均成績情況
2.1.1實施教學后兩個班身體素質增長幅度
實驗班男生和對照班男生實施教學前后(橫向比較)身體素質平均成績增長幅度,見表5。
據表5顯示,男生100米平均成績增長幅度實驗班比對照班提高0.35秒,3000米平均成績增長幅度實驗班比對照班提高了0.24秒,跳遠平均成績增長幅度實驗班比對照班提高了0.30米,投擲實心球平均成績增長幅度實驗班比對照班提高成績了0.49米,呈顯著性差異。說明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非常有效的。
實驗班女生和對照班女生實施教學前后(縱向比較)身體素質平均成績增長幅度,見表6。
據表6所示,女生100米平均成績增長幅度實驗班比對照班提高了0.54秒,2000米平均成績增長幅度實驗班比對照班提高了0.24秒,跳遠平均成績增長幅度實驗班比對照班提高了0.30米,投擲實心球平均成績增長幅度實驗班比對照班提高了0.51米。
綜上所述,實驗班學生身體素質平均成績增長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班,且呈顯著性差異。說明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非常有效的。
2.2實施教學后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行為比較分析
2.2.1實施教學后兩個班學生學習態(tài)度轉變情況
實驗班學生實施運動處方教學前后(縱向比較)學習態(tài)度轉變,見表7。
從表7可以看出,實驗班實施運動處方教學后,學生學習態(tài)度有很大轉變,主動參與學習比原來提高了51.7%,勉強參與學習提高3.4%,而被動參與學習僅有7%,而不愿參與學習的沒有了,說明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對照班學生實施傳統教學前后(縱向比較)學生學習態(tài)度轉變情況,見表8。
從表8可以看出,對照班實施傳統教學后,學生學習態(tài)度有所轉變,能主動積極參與練習人數比原來提高了12.24%;但仍然有18%的學生仍然不愿參與學習。這說明,傳統教學方式,不能完全轉變學生學習態(tài)度。
2.2.2實驗班學生與對照班學生在實施教學后學習態(tài)度轉變情況,見表9。
從表9可以看出,實驗班學生與對照班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上有很大變化。實驗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達到62%,而高出對照班學生38%的人數。而不愿意參加學習的學生實驗班沒有,而對照班還有6%,這足以說明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符合學生學習愿望的,能很好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2.2.3實驗班學生與對照班學生實施教學后的學習行為
實驗班學生與對照班學生在實施教學后學習行為,見表10。
從表10可以看出,實驗班學生每周參加4次學習的人數高出對照班27.18%,參加2次學習人數高出15.41%,而沒有參加學習的學生實驗班沒有了,而對照班還有5.88%,這充分說明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行為習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達到增強體質和終身體育能力的目的。
3結論
3.1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真正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學生根據自己身體素質情況,選擇自己喜愛的且和自己的專業(yè)所需的身體素質而設計練習內容,選擇練習時間和組數,達到的目標。因此,學生真正擺脫教師束縛,獲得了真正自由,自由設計與練習的內容、時間和達到的目標,這樣既滿足學生興趣愛好,又迎合學生職業(yè)所需,且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主人翁的態(tài)度、責任,從而轉變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體現因材施教原則,真正實現了學生主體地位,教師主導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改善了學生不愿意選學田徑課程的局面,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田徑課程的作用和帶來的樂趣。
3.2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使每一位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學生能自己選擇練習內容和目標,真正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改善田徑課程中“吃不飽、消化不良”的教學現象,特別是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平時練習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從而克服望而生畏(夠不著)的感受。同時也滿足了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完成更高的目標(而不是望而卻步)。因此,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能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進步,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3.3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終生體育能力和職業(yè)生涯能力
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學生自己對自身身體素質進行初步“診斷”,結合教師“診斷”,學生根據自己身體實際情況和職業(yè)需要,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并根據自己喜愛的方式實施運動處方,從而提高了學生動手規(guī)劃設計的能力和執(zhí)行計劃的能力。使學生懂得如何科學設計運動處方?懂得上下肢內容搭配,量和強度的關系。改變了學生學習10多年體育后,不知道自己為啥學習?學習后有何作用?想鍛煉身體不知怎樣練習?更不清楚如何科學設計練習內容、測試脈搏、運動量與強度的關系等。通過運動處方教學,學生能清楚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和職業(yè)所需身體素質關系,從而有意識的全面提高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終身體育能力和職業(yè)生涯能力。
3.4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能改變學生學習觀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學習的態(tài)度有很大轉變,學習積極性有很大提高,而不愿意參與學習的學生也沒有了,而對照班仍然有6%的學生不愿意參與學習。從學習行為上看,每周參加四次、三次鍛煉的人數實驗班分別高出對照班27.18%、15.41%,而對照班仍然有個別學生沒有參與練。因此,可以看出實施運動處方教學能很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3.5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體現“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實施程序是“人—運動—人”,考慮到人與人之間差異,不同的個體而他的目標不一樣,尊重個體差異,因個體不同實施不同教學,確定不同的目標,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尊重個體差異,達到不同目標,同時也體現了體育指導思想“健康第一”。
3.6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通過為期12周田徑教學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兩個班身體素質測試成績增長幅度進行分析比較,得出實驗班學生各項身體素質成績增長幅度明顯高出對照班0.24~0.71,這足以說明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4建議
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能使每一位學生得到進步和提高,它不僅可以在高職院校田徑課程中實施,亦可以在其他體育項目或其他學科(如英語、數學等)實施,它可以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慧.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在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3,14(03):66-67.
[2]馬良,武淑香,王巖磊.對女大學生實施健身運動處方教學的實驗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09):49-51.
[3]龐建明,侍勇,馬鳴,朱亮.高職院校構建健身運動處方體育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26):127-129.
[4]馬俊文.高校健身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淺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0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