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比較兩種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對土源性線蟲干預效果的比較,為土源性線蟲病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對一個村居民分成兩組,分別采用發(fā)放宣傳單和知識講座兩種不同健康方式進行土源性線蟲病干預,在干預前后均采用問卷形式對防治知識和行為養(yǎng)成的進行抽樣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兩種干預方式活動覆蓋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傳單方式高于講座方式;兩種方式干預前后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種方式均有干預效果;兩種方式的干預效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健康講座方式的干預效果優(yōu)于傳單方式。結論 健康教育仍是今后土源性線蟲病防治工作重點,各地應根據當地條件選擇適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同時在干預活動中要注重宣傳普及沼氣的衛(wèi)生學意義。
關鍵詞:土源性線蟲?。唤】到逃绞?;效果評價
南江縣位于四川北緣,米倉山南麓,2013年調查發(fā)現,土源性總感染率為10.4%,感染蟲種為蛔蟲和鉤蟲兩種,為探索一種效果較好的健康教育方式,進一步做好我縣土源性線蟲病健康教育干預工作,筆者于2013年10月~2014年3月采取了兩種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對人群進行干預,并對結果進行比較,方法及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南江縣紅光鄉(xiāng)黑池村常住居民為干預對象,通過健康教育,提高群眾土源性線蟲病知曉率和自我防病意識,促進家庭文明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
1.2干預及材料 干預材料設計為印刷材料(宣傳單)和聲像材料(PPT)兩種,信息包括常見人體土源性線蟲及其危害、高發(fā)人群以及主要防治措施、正確生活行為方式等核心知識。
1.3方法 首先將該村6個社分成兩組,一組為傳單組,另一組為講座組。傳單組由培訓后的村醫(yī)入戶單純發(fā)放土源性線蟲病核心知識宣傳單(每人1份),講座組群眾由村社干部分批召集在村小學,由村醫(yī)主講土源性線蟲病核心知識PPT。
1.4調查方法 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實施前、后,均由經過統(tǒng)一培訓的調查人員,對傳單組、講座組按照單純隨機抽樣[1]原則分別隨機抽取60歲以下常住居民(農民)100人,的居民按照《四川省土源性線蟲病村民健康知識與行為問卷》以及統(tǒng)一的評判標準和要求進行問卷調查。
1.5問卷內容及評價標準 問卷由調查對象基本情況及問題兩部分組成,其中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問題共計12個題目,其中防治知識為單選題共7題、行為與態(tài)度為二項選擇式問題[2]共5題,每題正確得1分,錯誤不得分。評價指標有干預活動覆蓋率、知曉(正確)率、總知曉(正確)率[3]。
1.6統(tǒng)計學分析 用Excel 2003軟件建立數據庫,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
2.1基本情況 黑池村常住居民1203人,其中傳單組621人,講座組582人。干預活動中共發(fā)出傳單558張,干預覆蓋率為89.86%;舉辦健康講座6期,聽講人數417人,干預覆蓋率為71.65%。傳單組與講座組干預覆蓋率有顯著性差異(χ2=64.83,P<0.01)。
2.2抽樣情況 干預前后抽取的對象均為農民,年齡在<60歲,各組在年齡、性別以及文化程度構成情況無顯著性差異,見表1,符合調查和統(tǒng)計學要求。
2.3防治知識及行為與態(tài)度總體情況干預前后比較,見表2。兩組防治知識總知曉率及行為與態(tài)度總正確率在健康教育前、后比較經χ2檢驗均有顯著性差異。
2.4干預前后防治知識及行為與態(tài)度總體情況兩組之間比較,見表3。健康教育前防治知識及行為與態(tài)度總體情況兩組之間比較經χ2檢驗無顯著性差異,健康教育后防治知識及行為與態(tài)度總體情況兩組之間比較經χ2檢驗有顯著性差異。
2.5干預前后防治知識及行為與態(tài)度具體問題兩組之間比較,見表4。防治知識及行為與態(tài)度具體問題在健康教育前兩組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健康教育后除蟲對人體危害的認識、如何預防蟯蟲病兩組比較經χ2檢驗無顯著性差異外,其余問題兩組之間比均有顯著性差異。
3討論
3.1隨著寄生蟲病的防治從單純依靠生物學技術向社會學、行為學發(fā)展,健康教育巳被作為寄生蟲病防治工作的先導用于防治實踐,收到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4],結果顯示,兩種方式的健康教育在對調查對象實施健康教育干預后,人們的防治知識知曉率及行為與態(tài)度正確率均有提高,充分證明健康教育是病區(qū)居民獲得土源性線蟲病預防知識和健康行為與態(tài)度養(yǎng)成的重要途經。
3.2兩種方式健康教育干預后結果差異有顯著性,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干預效果明顯高于單純發(fā)放宣傳單的干預效果。分析認為是由于使用PPT形式則可使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加之村醫(yī)講解,具有課堂氣氛,利于受眾認真聆聽、理解和記憶。文化層次低的人群對單純的平面文字材料(宣傳單)閱讀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在今后發(fā)放宣傳單的同時對這部分人群輔以頭口講解將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3結果顯示,發(fā)放宣傳單的人群干預覆蓋率明顯高于健康知識講座人群覆蓋率,說明講座形式的健康教育的可及性不如單純發(fā)放宣傳單。同時發(fā)放宣傳單形式的干預活動只需要印制文字材料,實施過程比較簡單、條件要求不高,而講座形式則需要投影儀等電教化設備、實施場所,條件要求相對較高,因此在我縣農村地區(qū),應根據條件以及時機選擇合適的方式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3.4應用沼氣池實行糞便管理,可有效地沉淀并殺滅寄生蟲蟲卵,阻斷寄生蟲病傳播[5],結果顯示,我縣農民赤腳下地勞動、生糞施肥的習慣不易改變,因此我們在今后的干預活動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應進一步注重宣傳普及沼氣的各種衛(wèi)生學意義,使沼氣等無害化廁所的健康促進效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胡懷明,郝恩柱,王洪林. 預防醫(yī)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9:263.
[2]龔幼龍.社會醫(yī)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82.
[3]馬驍. 健康教育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2):120-191.
[4]崔宜慶.健康教育在腸道寄生蟲病防治中的作用[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1998,11(4):341-343.
[5]吳欽華,許洪波.我國沼氣池在防制疾病方面的作用[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2003,04,69-70.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