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感受六淫外邪或時行病邪引起的一種外感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fā)病,而且它是\"萬病之源\",是誘發(fā)多種內(nèi)科疾病的始動因素,也是許多內(nèi)科疾病的加重因素,因此面對感冒決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盡快準確判斷感冒病邪由表入里入侵之層次位置,及早阻斷病邪之入侵路徑,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筆者從去年冬季到今年春季診治了大量感冒患者,深深體會到準確判斷感冒病邪入侵之位置,重視及從辨病位角度中醫(yī)辨證論治感冒是一種臨床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起效快、費用低?,F(xiàn)將筆者臨床常見感冒病邪病位診治敘述如下。
1 頭面肌表
六淫、時行病毒侵襲衛(wèi)表,頭面肌表首當(dāng)其沖,常常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無汗,或發(fā)熱惡風(fēng)、有汗,或頭痛身痛,肌肉關(guān)節(jié)疼,脈浮緊或浮數(shù)。 《素問·骨空論》\"風(fēng)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感邪初期,往往病邪在頭面肌表位置,應(yīng)及早\"解表達邪\",常用方劑,屬于風(fēng)寒襲表者,荊防敗毒散加減;屬于風(fēng)熱襲表者,銀翹散加減。對于病邪單純在衛(wèi)表者,效果非常好。
2 鼻竅
《素問·太陰陽明論》\"傷于風(fēng)者,上先受之\",而鼻竅是以風(fēng)邪為主導(dǎo)的六淫之邪或時行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門戶,如果患者就診時以\"鼻塞,流涕\"為主癥,余癥輕淺,則辨其病位在鼻竅,治療當(dāng)宣通鼻竅為主,兼以解表,方用蒼耳子散加減。若伴有清鼻涕者,尚加荊芥6g,炙麻黃6g;若伴有黃濁涕者,加黃芩15g,魚腥草15g;若兼有輕微頭痛、咽痛者,說明病位仍偏表,合銀翹散;若兼有輕微咳嗽者說明病位稍有入里,宜合桑菊飲。臨床上對于那些感冒癥狀以鼻炎為主的患者,均可考慮蒼耳子散加減治療,療效顯著。
3 咽喉
咽喉部是呼吸道的第二個重要防線,是時行病毒侵犯的常見部位,咽癢、咽痛、咽源性刺激性咳嗽癥狀是該部位病變的突出表現(xiàn)。如果患者以此癥狀為主就診,則辨其感冒的病位重點在咽喉,治療當(dāng)利咽喉為主,兼以解表,方用《金匱要略》桔梗湯合銀翹散加減。桔梗湯原治療肺癰成膿,但筆者體會單用桔梗湯治療肺癰成膿效差,臨床必合千金葦莖湯效佳;桔梗湯偏于走咽喉,陰虛者,加入麥冬、元參;實火上攻咽喉者,加牛蒡子、板藍根。兼有咳嗽者,配杏仁,一升一降,宣肺止咳效佳;兼有黃膿痰者,合千金葦莖湯加魚腥草,化痰排膿。
4 氣道
六淫之邪或時行病毒入侵人體,經(jīng)過鼻竅、咽喉兩道防線之后,直達氣道,肺氣不利,肺失宣發(fā),必然以咳嗽為主癥。如果患者咳嗽為主訴就診,必須定位到氣道,當(dāng)然兼有表證,只是表證輕微,治療當(dāng)宣肺止咳,兼以解表,方用桑菊飲加減。臨床上對于那些僅有咳嗽癥狀,而微有惡寒、頭痛等表證的患者,特別是一些有慢性氣管炎病史患者感受觸冒風(fēng)寒之后往往易出現(xiàn)咳嗽為主癥而感冒癥狀輕微的情況,均可考慮桑菊飲加減治療。
5 肺臟
六淫之邪或時行病毒入侵人體引起感冒之后,患者失治或誤治,毒邪太甚,正氣虧虛情況下,往往表里俱重,患者外感衛(wèi)表癥狀和在里肺系癥狀均較重,可見發(fā)熱,甚至高熱,惡寒或寒戰(zhàn),頭痛,鼻塞,咽痛,咳嗽,咳黃痰,喘息等,多為表證未解,而里熱熾盛之候,治療當(dāng)解表清里,方用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筆者體會患者體溫超過38.5℃時,化驗血常規(guī),并拍攝胸片,若血象較高,合并肺炎者,加用口服抗菌素;若血象不高,肺部炎癥不著者,加大中藥湯劑清熱解毒藥的力度即可,不提倡輸液治療感冒,特別是輸注大量的抗菌素治療感冒。許多患者反饋回的信息提示感冒輸液效果不好,對于一些發(fā)熱為主的患者可能僅起到降溫作用,其輸液效果不好原因可能是:①感冒多為病毒引起,用抗菌素?zé)o效;②感冒輸液治療,可能干擾和影響人體自身正氣抗邪外出的生理反應(yīng)。
總之,感冒的治療并非那么簡單,也是大有學(xué)問的,重視感冒病邪入侵之位置層次,及早阻斷病邪入侵,是及時治愈感冒之關(guān)鍵。
6 典型案例
患者女性,28歲,主因:\"頭痛發(fā)熱,咽痛2d\"就診,自訴因妊娠3個月,未敢去看西醫(yī),就診時癥狀體征:患者發(fā)熱、頭痛、咽痛,伴有全身不適,大便稍干,小便微黃,口干,無明顯鼻塞流涕,舌紅苔薄黃少津,脈浮數(shù)。體溫37.8℃,咽部紅腫充血,咽后壁有淋巴濾泡,扁桃腺不大,雙肺聽診:呼吸音粗,心率98次/min。否認藥物和食物過敏史。本例患者為孕婦,中醫(yī)辯證屬于風(fēng)熱感冒,病位在頭面肌表(衛(wèi)表)為主,當(dāng)以銀翹散加減治療:銀花15g、連翹12g、薄荷6g、桔梗10g、射干10g、元參30g、蘆根30g、黃芩10g、杏仁10g、地骨皮10g、甘草6g。該患者感冒病邪在頭面肌表為主,中醫(yī)辨證屬于風(fēng)熱感冒,故以銀翹散加減治療,解表達邪,又因患者內(nèi)熱較大,津液不足,大便干燥,肺與大腸相表里,所以加用清熱生津之品。結(jié)果三副即愈,效驗如神。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