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胃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患者的病情發(fā)生原因、診斷方法、治療情況進行研究。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胃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患者60例的臨床治療資料,對相關情況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結果 本組59例患者經治療后痊愈,1例由于治療較晚,發(fā)生感染而死亡。結論 胃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的發(fā)生原因主要為局部血運問題、局部感染問題、全身營養(yǎng)問題等,針對吻合口瘺給予早期引流、胃腸減壓、全身營養(yǎng)支持治療可以痊愈。
關鍵詞:胃癌切除術;吻合口瘺
吻合口瘺是胃癌切除術后最為嚴重的一種臨床并發(fā)癥,由于其病死率較高[1],所以臨床對該種情況的重視程度較高,一直是臨床熱點研究項目。為進一步降低胃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發(fā)生幾率,提高治療成功率,避免感染、死亡等惡性事件的發(fā)生,本文特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胃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患者60例的臨床治療資料,對相關情況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F(xiàn)將相關情況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胃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患者60例,其中男性40例(占66.67%),女性20例(33.33%);年齡32~62歲,平均年齡為(43.21±2.12)歲。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均經本院消化道鋇餐、纖維內鏡影像學觀察以及相關臨床實驗室檢查確診;經手術病理篩查[2],均確診胃癌病例,其中腺癌19例(占31.67%),鱗癌41例(占68.33%),排除不愿意配合此次調查研究的病例。
1.3方法 收集入組胃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患者60例的臨床治療資料,對相關情況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
1.3.1臨床表現(xiàn) 患者發(fā)生高熱35例(占58.33%),氣促25例(占41.67%),胸悶31例(占51.67%),背部疼痛15例(占25%),呼吸困難22例(占36.67%),心率增快5例(占8.33%);發(fā)生時間術后4~14 d,平均時間為(8.12±1.01)d。
1.3.2 臨床診斷 可進行胸部CT掃描、鋇餐、胃纖維內鏡檢查確診,可見患者術后吻合口附近存在囊性積液、氣胸情況[3]。進行實驗室檢查,部分患者可見白細胞水平異常。
1.3.3臨床治療 首先要進行充分的引流治療,術后患者應禁食,并給與胃腸減壓,收集分泌物進行藥敏試驗,給予有針對性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營養(yǎng)支持治療。
2結果
本組59例患者經治療后痊愈,1例由于治療較晚,發(fā)生感染而死亡。
3討論
吻合口瘺是胃癌切除術后最為嚴重的一種并發(fā)癥,一旦發(fā)生后處理不當,極容易造成功能衰竭、死亡的發(fā)生。為進一步降低胃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發(fā)生幾率,提高治療成功率,避免感染、死亡等惡性事件的發(fā)生[4],本文特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胃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患者60例的臨床治療資料,對相關情況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通過分析認為:胃癌切除術后發(fā)生吻合口瘺的原因主要是組織部位缺血導致,以及臨床醫(yī)生的手術操作不當造成的,所以作者認為:避免胃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的重中之重還是臨床醫(yī)生的手術操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技術操作的規(guī)范性,并且在手術前一定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手術吻合的方案,最大程度降低吻合口瘺的發(fā)生。
同時,要做好圍手術期患者的護理工作,通過加強營養(yǎng)供應,在手術前維持患者最好身體狀態(tài),提高其對手術的適應程度,做好術前相關臨床指標的檢查,例如:血糖、血壓等;在手術前全方位考核患者各項臨床體征,制定最為合理的手術治療方案,充分保證患者術后吻合口周圍的血液供應,進行吻合操作時要規(guī)范,避免一切人為原因導致的吻合口瘺發(fā)生。此外,一旦發(fā)生胃癌術后吻合口瘺,一定要及時處理,充分引流,并且每日對引流管進行沖洗;嚴格禁食,對于不理解的患者及家屬重點強調禁食的重要性,避免由于繼續(xù)進食導致的感染、刺激發(fā)生。同時,給予患者進行輸血等提高愈合能力的治療,在胃鏡輔助下使用OB膠對患者瘺口進行粘合[5],最大程度縮短患者的愈合時間。
經回顧性分析發(fā)現(xiàn):本組59例患者經治療后痊愈,1例由于治療較晚,發(fā)生感染而死亡。說明對胃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的患者進行早期的干預是可以痊愈的,分析該例患者的死亡原因認為:該例患者為其他單位轉院治療患者,由于前期治療引流不暢,出現(xiàn)感染,并且未及時進行細菌種類篩查給予有針對性抗生素治療,患者的死亡原因為全身電解質紊亂,主要器官功能衰竭??梢娢呛峡诏洶l(fā)生后,如果沒有及時的治療是極容易造成患者死亡的,所以除了保證手術過程手法輕柔,及時糾正患者不良血供的同時,在胃癌患者接受切除手術后,應密切關注患者各項臨床體征變化,關注患者是否出現(xiàn)疲乏、背痛、呼吸困難、高燒等異常情況,對于出現(xiàn)以上臨床體征的患者應及時進行可行影像學檢查確診是否存在吻合口瘺,在并發(fā)癥發(fā)生早期及時進行引流、抗感染、營養(yǎng)支持治療。
綜上,胃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的發(fā)生原因主要為局部血運問題、局部感染問題、全身營養(yǎng)問題等,針對吻合口瘺給予早期引流、胃腸減壓、全身營養(yǎng)支持治療可以痊愈。
參考文獻:
[1]林振海,李軍華,張志文,等.食道癌、賁門癌術后吻合瘺治療體會[J].海南醫(yī)學,2013,24(10):1511-1512.
[2]劉臘根,孟愛鳳,蔣立春,等.食管癌、賁門癌術后吻合口瘺患者呼吸訓練器的臨床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1):47-48.
[3]熊潔.食管癌術后并發(fā)頸部吻合口瘺的護理[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24):3834-3835.
[4]陳淑芹,馬丹.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的病情觀察與臨床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9):518-519.
[5]葉文彪,孫尚成,陳永安,等.食管癌與賁門癌術后并發(fā)吻合口瘺的臨床分析與治療[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32):68-69.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