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比較硝苯地平與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伴高血壓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門診收治的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86例,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患者給予硝苯地平緩釋片,對照組患者給予依那普利,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血壓控制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5.3%,兩組總有效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兩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硝苯地平與依那普利均是治療糖尿病伴高血壓的首選藥物,兩藥聯用可有效控制血壓,且不良反應少,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硝苯地平;依那普利;糖尿?。桓哐獕?/p>
糖尿病和高血壓均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慢性疾病,均具有發(fā)病率高、并發(fā)癥多、致殘率高等特點,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當這兩種疾病同時存在時常會導致患者的血脂紊亂,高血壓的存在又會進一步促進糖尿病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等[1]。因此有效控制血壓是防治和控制高血壓后并發(fā)癥的重要方法之一。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對收治的86例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與依那普利治療,比較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門診收治的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86例,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所有患者經檢查均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及2010版美國糖尿病協會制定的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51例,女性35例,年齡范圍為32~80歲,平均年齡(53.2±6.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糖尿病常規(guī)治療。
1.2.1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給予硝苯地平緩釋片:10mg/片,1片/次,3次/d,連續(xù)用藥3個月。
1.2.2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依那普利:10mg/片,初始劑量為5~10mg/d,分1~2次口服,根據血壓水平,可逐漸增加劑量,一般有效劑量為10~30mg/d,連續(xù)用藥3個月。
1.3療效判定 顯效:舒張壓(SBP)下降≥10mmHg,血壓降至正常水平;有效:舒張壓(SBP)下降<10mmHg,且血壓降至正常水平;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兩樣本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來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應用藥物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5.3%,兩組總有效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 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 應用藥物治療后,兩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兩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 P<0.05
3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也是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不僅給患者的身心帶來巨大傷害和痛苦,同時也增加了患者家庭和國家的經濟負擔[2]。臨床研究證實,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合理選擇降壓藥物降低患者的血壓水平,可有效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質量[3]。雖然多種抗高血壓藥物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但多數藥物往往因療效欠佳或需較大劑量而引起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探尋一種有效、安全的降壓藥物成為當前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
藥物治療是高血壓治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依那普利是一種長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Ⅰ)類抗高血壓藥,特異性阻斷血管緊張素Ⅰ向血管緊張素Ⅱ的轉變,從而降低血管張力而降低血壓,其降壓療效雖然較好,但長期應用對高血壓患者的靶器官保護作用有限[4]。硝苯地平緩釋片為二氫吡啶類鈣離子通道拮抗劑,可特異性作用于細胞跨膜電位依賴性鈣離子通道,抑制鈣離子內流,使神經肌肉興奮收縮偶聯減弱,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外周阻力下降,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同時還可以降低心肌收縮力,抑制心肌興奮性傳導,起到降低心排出量及減慢心率的作用[5]。本研究結果發(fā)現,兩種藥物作用后,患者臨床療效及血壓控制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硝苯地平與依那普利均是治療糖尿病伴高血壓的首選藥物,兩藥聯用可有效控制血壓,且不良反應少,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宏偉.硝苯地平緩釋片聯合依那普利治療老年高血壓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4):149-150.
[2]趙振文,吳志剛.硝苯地平緩釋片與依那普利片在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比較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1,19(3):49-51.
[3]陳玉梅.依那普利與硝苯地平對高血壓微循環(huán)及血管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4):580-581.
[4]周淑琴,李紅專,趙欣.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聯合降壓方案的臨床研究[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2,39(18):4896-4897,4899.
[5]張會霞.聯合用藥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14):399-400.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