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診斷水平的不斷提高,被確診為橋本氏病合并甲亢的病例明顯增多,自2002年至今作者共診治橋本氏病合并甲亢患者25例,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25例,均為女性,年齡:35~53歲,平均43歲,漢族21例,占84%,哈族4例,占16%。25例患者于外院行穿刺活檢及T3、T4、TSH檢查確診為橋本氏病合并甲亢,基礎代謝率輕度增高3例,中度增高18例,重度增高4例。
1.2治療方法及結果 21例行藥物保守治療,3例行雙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1例于外院行放射性核素治療。藥物保守治療者均于3~6月甲亢癥狀減輕,T3、T4檢查恢復或接近正常,停藥后隨訪1年,無復發(fā)。其中2例于服藥后8個月及1年后出現甲減癥狀。3例行手術治療者及1例行放射性核素治療者均于術后1~2月出現甲減癥狀而長期服用甲狀腺素片治療。
2討論
2.1橋本氏病各年齡均可發(fā)病,但以30~50歲多見,90%以上發(fā)生于女性,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橋本氏病合并甲亢并發(fā)率約20%~25%,可有兩種表現,一是橋本氏病伴有一過性甲亢表現,較多見,其甲亢癥狀是由于甲狀腺濾泡上皮受損后釋放甲狀腺素所致,表現為心悸、怕熱多汗、神經過敏等癥狀;可采用β-阻滯劑及鎮(zhèn)靜對癥治療,一般3~6個月內甲亢癥狀可恢復。另一種為同時并存,病程較長,較少見,此類治療應慎重,要嚴格掌握其手術適應癥。橋本氏病合并甲亢的手術指征:①甲狀腺Ⅲ度腫大,經6個月以上服用抗甲狀腺藥物而甲亢癥狀反復發(fā)作者,②甲狀腺Ⅱ度腫大,經1年以上服用抗甲狀腺藥物而甲亢癥狀反復發(fā)作者,③甲狀腺腫大,出現壓迫癥狀者。
2.2橋本氏病合并甲亢是橋本氏病病理變化中的最初階段,甲亢癥狀可持續(xù)數月至數年,但由于甲狀腺組織不斷被破壞,最終都將發(fā)展至甲狀腺功能低下,因此,當甲狀腺彌漫性腫大引起明顯氣管壓迫癥狀者,可考慮手術,應先行峽部切除,以解除對氣管的壓迫,同時應快速病檢,若有,可行甲狀腺部分切除術,但至少應保留30%~40%以上甲狀腺組織,以防止術后甲減。藥物治療也應注意從小劑量開始,根據甲亢癥狀、基礎代謝率、T3、T4檢測值酌情增減,以延長甲亢發(fā)展到甲減的時間周期。
2.3少數橋本氏病合并甲亢有典型的臨床表現,若不做甲狀腺抗體檢查,常常被誤診為原發(fā)性甲亢而做甲狀腺次全切除術,術后易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因此,術前明確診斷十分重要。
2.4對于中年女性甲狀腺彌漫性腫大及早期即出現甲亢癥狀者,應考慮此病的可能,要詳細了解病史,給予綜合性全面檢查,減少誤診誤治。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