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本實驗驗證包衣粉中殘留溶媒-乙二醇檢測方法在試驗室的適用性,證實其可始終如一的獲得可靠的數(shù)據(jù)。
關(guān)鍵詞:包衣粉;殘留溶媒;乙二醇
1 測定方法描述
1.1色譜條件 色譜柱:Stationary:HP-INNOWAX, 30m*0.53mm*1.0μm;載氣:高純氮氣;分流比5:1;載氣流:10ml/min;檢測器:氫焰離子檢測器(FID);柱溫:120℃;進樣口溫度:250℃;檢測器溫度:300℃。
1.2溶液的配制 樣品溶液:精密稱取供試品0.2g,用5ml 95%乙醇溶解,搖勻。
對照品溶液:精密稱取乙二醇試劑,用95%的乙醇溶解并稀釋制成含有乙二醇的濃度為24.8μg/ml的溶液。
1.3操作程序 按照上述色譜條件建立色譜系統(tǒng),分別進樣相同體積(2μl)的空白溶劑,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記錄色譜圖。測量乙二醇峰的峰面積響應(yīng)值。
2 測定方法的實施
2.1儀器 見表1。
試藥 見表2。
2.2實驗內(nèi)容
2.2.1專屬性
2.2.1.1試驗過程:取空白溶劑和對照品溶液進樣,記錄色譜圖,考察空白溶劑對乙二醇的測定有無干擾峰。
2.2.1.2接受標準:空白溶劑在乙二醇峰位置無干擾峰。
2.2.1.3試驗數(shù)據(jù)及結(jié)論:乙二醇峰的保留時間為6.372min,空白溶劑在乙二醇峰位置無干擾峰??瞻兹軇悠分幸叶嫉臏y定不產(chǎn)生干擾。
2.2.2系統(tǒng)精密度
2.2.2.1試驗過程:取對照品溶液,連續(xù)6次進樣,記錄乙二醇峰面積并計算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
2.2.2.2試驗要求:乙二醇峰面積RSD≤10%。
2.2.2.3 試驗數(shù)據(jù):見表3。
2.2.2.4試驗結(jié)論:乙二醇峰面積相對標準偏差為8%,小于既定標準(標準為≤10%),系統(tǒng)精密度良好。
2.2.3方法精密度
2.2.3.1試驗過程:用一批包衣粉,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依法測定,計算6份樣品中乙二醇含量,并考察含量的相對標準偏差。
2.2.3.2試驗要求:RSD≤20%(n=6)
2.2.3.3試驗結(jié)果:見表4。
2.2.3.4試驗結(jié)論:6份樣品均未檢出乙二醇,方法精密度符合要求。
2.2.4中間精密度
2.2.4.1試驗過程:同一批包衣粉,在2d分別檢測其中的乙二醇的殘留量,每天制備6份樣品,結(jié)果以平均值計,計算2d結(jié)果相對平均偏差[1]。
2.2.4.2接受標準:相對平均偏差≤10%。
2.2.4.3試驗結(jié)果:見表5、表6。
2.2.4.4試驗結(jié)論:2d樣品中均未檢出乙二醇,故相對平均偏差不進行計算,本方法檢測乙二醇中間精密度良好。
2.3線性及線性范圍
2.3.1試驗過程 用乙二醇對照品儲備溶液分別配制不同水平濃度的溶液,得到乙二醇響應(yīng)值與其濃度(單位:μg/mL)的函數(shù)曲線,并計算斜率和截距,以及相關(guān)系數(shù)[2]。
2.3.2試驗結(jié)論 線性方程為Y=1.1942X-1.0307,相關(guān)系數(shù)0.998,實驗證明線性關(guān)系良好。見圖1。
圖1 乙二醇殘留圖譜
2.4定量限和檢測限 逐步稀釋線性溶液,測定乙二醇峰的峰高,計算信噪比(S/N)。乙二醇的最小檢測濃度為4.9μg/ml(S/N=3);最小定量濃度為20μg/ml(S/N=12)。
3 討論
此方法可以驗證包衣粉中殘留溶媒-乙二醇的檢測方法在試驗室的適用性。
參考文獻:
[1]孫勝海,劉秀霞,翁蓮花,等.薄膜包衣技術(shù)在制劑生產(chǎn)中的應(yīng)用[J].中國藥業(yè),2002, 11(11):25-26.
[2]陳明晰,趙巖楓.探討薄膜包衣技術(shù)在生產(chǎn)中的應(yīng)用及其生產(chǎn)中問題的解決[J].中國醫(yī)藥導(dǎo)報, 2009,6(7):150-151.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