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討論手術室常見護理工作風險及防范措施。方法 通過對手術室護理風險的分析,在術前、術中、術后的護理工作中采取具體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結果 確保了手術工作的安全。結論 通過具體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能極大程度地降低了手術室護理工作的風險。
關鍵詞:護理風險;護理措施;手術安全
隨著醫(yī)療改革地的不斷完善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手術患者的法律意識也普遍增強,而且,由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高風險因素較多,并存在不可預知性,因此,要求手術室的護理人員應培養(yǎng)高度的責任心和風險管理意識,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從而降低手術護理風險,保證患者安全順利地接受手術。
1手術室常見的護理風險
手術室護理工作是個工作責任重、強度大、時間長、風險高的崗位。任何簡單的小手術,其過程都有可能存在著不可預知的風險。影響手術室護理安全的主要因素有:①管理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質量監(jiān)控力度不夠都是造成護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嚴格執(zhí)行手術患者安全核查制度,對涉及左右部位的手術未核查清楚等;②人員因素:手術室護士工作環(huán)境封閉,器械護士配合手術時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夜間經(jīng)常加班,會導致護士過度疲勞、心情壓抑、應變能力差、工作效率降低;③技術因素: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各手術科室開展新技術、新業(yè)務增多,手術室護理工作的復雜程度增大、技術要求增高、內容日益增多,導致手術室護理人員技術方面工作難度加大;④環(huán)境因素:在手術室密閉的環(huán)境中,各種干擾因素的產生,如:術中使用高頻電刀產生的煙霧,各種麻醉氣體的排放,監(jiān)護儀、吸引器的噪音等;⑤責任心因素:責任心不強,如異物遺留在體腔內、患者體位擺置不當、使用過期的滅菌物品等。
2護理風險防范措施
2.1手術進行前的風險管理 對于擇期手術,手術室護士于手術前一日對患者進行訪視,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一般情況,如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等,防止接錯手術患者,對患者皮膚及血管情況進行評估,便于手術日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詢問病史及藥物過敏史,便于術中正確給藥,了解患者傳染病化驗結果,便于術后對手術間、器械等進行特殊處理。次日接手術患者時,再次認真核對以上項目。急診手術患者、腦外傷意識不清的患者、小兒等,護士需與病房護士及家屬認真核對患者信息后,將患者接入手術室。根據(jù)手術類型,檢查手術所需器械、用物是否齊全,設備是否完好。
2.2手術進行中的風險管理 切開患者皮膚前,手術醫(yī)生、麻醉師、手術護士三方再次核對患者的各項信息無誤后,方可開始手術。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認真清點手術器械、紗布、縫針等,防治遺留于體腔內;器械護士認真檢查器械質量及螺絲是否松動;手術過程中添加的用物及時記錄在巡回記錄單上,便于關閉切口時清點;手術臺上掉下的物品不可再用,并及時撿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任何人未經(jīng)允許不得拿出手術間,清點時進行核對;及時清理手術切口周圍的物品,不用時及時收回,特別注意注射器針頭套、紗帶、棉球等,避免遺留在體腔內;盡量做到術前術后清點器械、用物人員為同批人。在手術過程中,手術醫(yī)生切下的任何組織,洗手護士都要認真保管,用濕紗布包好,放在器械臺固定的地方,術后洗手護士將取下的標本交給醫(yī)生,讓家屬過目后放入專用標本袋中,用10%甲醛固定,與病理檢查申請單一同送病理科,并與病理科人員核對后,在\"病理送檢本\"上詳細登記、簽名;術中病理需做快速冰凍時,切片標本讓家屬過目后由巡回護士立即送病理科。手術中用藥一般執(zhí)行醫(yī)生的口頭醫(yī)囑,因此應讓醫(yī)生重復一遍藥名、劑量、給藥方法,巡回護士再復述一遍,方可給藥。手術時需要輸血,應確保血袋和配血單完全相符,并對血袋的編碼、血型以及血液量、RH配型結果等進行確認,與醫(yī)生共同核對無誤后進行輸注,嚴密觀察患者的反應。避免體位不當而引起神經(jīng)麻痹或因長時間手術致組織損傷,應以體位擺置后術野暴露良好、患者感到舒適、不妨礙呼吸、循環(huán)功能為原則。無菌物品標示清晰,使用前認真檢查物品質量、有效期,嚴禁使用過期物品。
2.3手術結束后的風險管理 在手術結束后,巡回護士將手術間開窗通風,擦拭臺面及地面后,關閉門窗進行空氣消毒(層流手術間除外)。器械進行清洗、保養(yǎng),包裝后進行滅菌保存。特殊感染手術按消毒隔離規(guī)范執(zhí)行。手術室護士長應征求手術醫(yī)生的意見或建議,詢問器械護士、巡回護士手術配合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便改進工作,不斷完善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流程、規(guī)章制度等,避免類似的問題再次出現(xiàn)。參加手術人員做好筆記,在科內進行業(yè)務講課,加強自身業(yè)務水平的同時,也提高了其他護理人員的業(yè)務能力。
通過對手術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我科護理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杜絕了類似縫針斷裂、螺絲脫落等風險隱患,確保了手術病人的安全,未發(fā)生護理差錯事故。通過護理安全質量的管理,把手術室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通過對護士的法制教育,提高了法律意識,增強了工作責任感,也對護士的言行舉止起到自律作用;通過對護士的??婆嘤枺岣吡耸中g室護士的業(yè)務能力及技術水平,有針對性地預防手術常見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工作質量。做好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使手術室護理安全制度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切實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滿意的全程優(yōu)質護理服務,無風險的接受手術。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