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結直腸上皮內瘤變病理的診斷意義。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經病理診斷確診的120例上皮內瘤變患者,術前診斷61例低級別上皮內瘤變,59例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對比分析術前活組織檢查診斷與術后病理切片診斷結果。結果 術后予以病例切片診斷, 46例腺瘤,74例浸潤性癌。在61例低級別上皮內瘤變患者中, 術后予以病理切片診斷,22例浸潤性腺癌,39例腺瘤;在59例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中,術后確診52例浸潤性腺癌,7例腺瘤;在74例浸潤性腺癌患者中,肝臟轉移2例,組織轉移4例,局部淋巴結轉移4例,癌結節(jié)5例。結論 針對結直腸上皮內瘤變患者而言,術前術后診斷存在較大差異,在診斷過程中要注意浸潤性癌的判斷,疑似病例可予以綜合診斷,排除癌變,盡可能地避免診斷失誤。
關鍵詞:結直腸腫瘤;上皮內瘤變;浸潤性腺癌;病理診斷
上皮內瘤變作為一種結腸或直腸惡性腫瘤,在臨床上只有當腫瘤組織穿過黏膜肌層直至黏膜下層,于鏡下發(fā)現黏膜下層存在浸潤現象時,才能進行結直腸癌的確診。當腫瘤組織沒有穿透至黏膜下層時,按照鏡下結構異常與細胞學異常程度分型,將上皮內瘤變主要分為兩種:①低級別上皮內瘤變;②高級別上皮內瘤變[1]。本文主要通過對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經病理診斷確診的120例上皮內瘤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相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選擇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經病理診斷確診的上皮內瘤變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占有65例,女性有60例,年齡(30?郯90)歲,平均年齡在(63.12±1.56)歲;61例低級別上皮內瘤變,59例高級別上皮內瘤變;54例患者腫瘤處于直腸部位,16例腫瘤處于升結腸部位,24例乙狀結腸,12例降結腸,4例橫結腸,10例患者為升結腸。
1.2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予以內鏡活組織檢測,確診61例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59例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按照腫瘤性質以及具體的部位,予以針對性治療辦法。在120例患者中, 16例腫瘤處于結腸,其中給予腺瘤切除術10例,予以根治性結腸切除術6例;54例患者腫瘤處于直腸部位,其中施以直腸低位前切除術41例,給予經肛門局部切除術3例,予以腹切除結腸造口術6例,實行會陰切除術4例。分析所有患者術后病理類型、病理轉移等狀況。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資料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120例患者中,術前證實61例低級別上皮內瘤變,59例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術后行病例切片檢查發(fā)現46例腺瘤,74例浸潤性癌。于61例低級別上皮內瘤變患者中, 術后經病理切片檢查證實22例患者為浸潤性腺癌, 39例腺瘤;于59例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中,術后確診52例為浸潤性腺癌,7例腺瘤;在74例浸潤性腺癌患者中,2例肝臟轉移, 4例組織轉移, 4例局部淋巴結轉移,5例癌結節(jié)。術前內鏡活組織檢查結果與術后病例切片診斷結果存在一定差異, 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74例浸潤性癌患者中,中后期病變(T3、T4、N1或者M1)患者明顯高于I期癌患者(T1、T2),見表1,表2。
3結論
在臨床上,針對結直腸癌診斷而言,當發(fā)現粘膜肌層被腫瘤組織穿透且直至粘膜下層時,才能夠判斷其為浸潤性癌,而未穿透至粘膜下層患者,可以按照光鏡下細胞學異常程度以及結構異常程度來進行分型,通常為低級別和高級別兩種[2]。積極推廣其命名,主要強調上皮腫瘤的形成,分析其與癌前病變的關系,其大腸粘膜固有層不存在淋巴結,當腫瘤處于粘膜層時,轉移可能性不大。立足于低級別上皮內瘤變角度,主要呈輕度或者中度異性增生,減少了腺管內的杯狀細胞,致使腺管出現延長或者扭曲狀況。而針對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而言,主要涵蓋兩種:①重度異型增生,②原位癌。立足于形態(tài)學角度,難以對其進行判斷。本文研究顯示,術前證實61例低級別上皮內瘤變,59例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而術后行病例切片檢查發(fā)現46例腺瘤,74例浸潤性癌。這種診斷差異形成原因主要三個方面:①術前腸鏡取材量過少,病理診斷精準性受到影響;②腺癌病變呈現局灶性,予以病理活檢,無法將腫瘤組織取出;③結直腸癌患者機體內腫瘤呈不均質變化,于腫瘤標本上能夠發(fā)現上皮內瘤變,致使手術前后診斷結果存在一定差異。由此可知,在臨床上,要充分借助病理診斷,考慮到腸鏡組織活檢診斷的局限性,綜合分析臨床各項檢查,明確相應臨床表現,探究腸鏡特征。針對疑似惡性患者來講,于術中取其病理組織,予以病理檢查,盡可能地防止出現病情貽誤等現象,無效者可將切片冰凍給予診斷治療。
綜上所述,直腸上皮內瘤變術前與術后診斷存在一定差異,于診斷中對疑似病例而言,要結合臨床各項檢查,進行綜合分析,避免診斷失誤。
參考文獻:
[1]楊隆茵.結直腸上皮內瘤變病理診斷的臨床意義[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01):60-61.
[2]陳超,張麗,張相成.結直腸上皮內瘤變病理診斷的臨床研究[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0(03):304-306.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