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自發(fā)性早產高危因素的進行分析及探討。方法 在我院選取孕婦450例,其中自發(fā)性早產孕婦有150例,為早產組;足月自然分娩的孕婦有300例,為對照組,根據孕婦的臨床資料,對引起自發(fā)性早產的高危因素進行單因素、多因素的分析。結果 通過分析發(fā)現引起孕婦自發(fā)性早產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文化水平、孕期出現負性事件、孕婦產檢次數少、宮內污染、多胎妊娠、子宮畸形、胎膜早破、孕期陰道炎、妊娠期糖尿病等;而且發(fā)現孕婦在孕期身體質量的提高是一種主要的自發(fā)性早產的保護因素,所以孕婦在孕期要重點改善身體質量,減少自發(fā)性早產的情況。結論 通過治療發(fā)現孕婦自發(fā)性早產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所以孕婦在孕期一定要加強對這些方面的重視,減少因這些因素的影響而早產早產自發(fā)性早產的危害[1]。
關鍵詞:自發(fā)性早產;高危因素;因素分析
通過醫(yī)學研究發(fā)現影響孕婦早產的因素有很多,如孕期出現負性事件、孕婦產檢次數少、宮內污染、多胎妊娠、子宮畸形、胎膜早破、孕期陰道炎等,但這些因素并不完全,根據研究人員對早產的高危因素進行多方面的分析,在張芬梅的調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孕婦早產與文化水平的高低也有一定的關系[2]。而且有早產史的孕婦早產的危險性更高。為了對引發(fā)孕婦自發(fā)性早產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本次研究對150例自發(fā)性早產的孕婦與足月自然分娩的300例孕婦進行分析對比,對兩組的一般資料與相關因素進行比較,同時還將孕婦的身體質量與早產的關系考慮在內,從而有效的找出早產孕婦自發(fā)性早產的高危因素,從而在孕前制定相應的措施來進行預防,減少自發(fā)性早產的幾率,根據研究得到的情況進行了有效的分析,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我院選取孕婦450例,其中自發(fā)性早產孕婦有150例,為早產組,孕婦年齡20~40歲;孕婦孕次1次的有80例,2次的有40例,3次的有20例,4次級以上的有10例;足月自然分娩的孕婦有300例,為對照組,孕婦年齡22~36歲;孕婦孕次為1次的有180例,2次的有75例,3次的有28例,4次及以上的有17例。早產孕婦是指孕期在28w但不滿37w時終止了妊娠,在本次選取中自發(fā)性早產的150例孕婦為早產組,而足月分娩的300例孕婦為對照組。 對所選孕婦的年齡、文化水平、孕期發(fā)生負性事件、產檢次數、胎膜早破、宮內感染、多胎妊娠、子宮畸形以及孕前身體質量指數等方面的情況都進行了醫(yī)學評定[3]對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進行了分析比較,得到兩組在一般資料等方面的數據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孕婦在孕期的產檢記錄以及住院期間病歷和化驗報告等進行查閱,設計相關的調查表格發(fā)予孕婦填寫,將收集到的數據錄入SPSS19.0進行處理分析,得到導致自發(fā)性早產的高危因素,然后對得到的相關因素高危進行分析。
1.3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的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檢驗,對計量數據進行t檢驗,對計數數據進行χ2檢驗,經過檢驗發(fā)現兩組孕婦在相關數據有明顯的差異(P<0.05),說明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孕婦高危因素的比較 在本次的研究中,考慮的相關高危因素有文化水平、孕期出現負性事件、孕婦產檢次數少、宮內污染、多胎妊娠、子宮畸形、胎膜早破、孕期陰道炎、妊娠期糖尿病等,通過研究顯示,早產組孕婦在孕期出現負性事件、孕婦產檢次數少、宮內污染、多胎妊娠、子宮畸形、胎膜早破等方面的數據要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2.2兩組孕婦孕前和孕期增長的體質量指數比較 對兩組孕婦孕期和孕期增長的體質量指數進行了分析比較,發(fā)現孕期早產組的體質量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孕期增長的體質量指數則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2。
3討論
早產孕婦是指孕期在28w但不滿37w時終止了妊娠,從而引起了早產,早產的發(fā)生率在我國達到了5%~15%[1]。而且由于早產,嬰兒在母體體內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yǎng),導致嬰兒出生后生存能力大大降低,而且早產兒由于孕期不足極易發(fā)生新生兒顱內出血以及呼吸窘迫綜合癥等疾病,也一定程度上早產了早產兒的死亡。所以要積極找出導致孕婦早產因素,在發(fā)現時能及時的預防及妥善的處理,從而有效的降低孕婦早產的發(fā)生率,減少新生兒的死亡率。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在本院婦產科分娩的孕婦進行的調查研究,通過研究發(fā)現引起自發(fā)性早產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孕婦的產檢次數少。據有關報道,產前開始檢查的時間和次數與自發(fā)性早產的發(fā)生有著密切的關系,一旦孕婦產前檢查不到位,極易引起孕婦發(fā)生早產,這也是由于孕婦對妊娠等方面的認識不到位,忽略了產前檢查的重要性,使得孕婦就不能及時的發(fā)現妊娠合并癥,從而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這就要求醫(yī)院要及時的告知孕婦孕期檢查的必要性,做到能及時的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從而降低孕婦自發(fā)性早產的危險。②胎膜早破。早產孕婦胎膜早破的原因主要有感染、胎膜本身出現病變、子宮頸關閉不全等,而在這些原因中以感染最為嚴重[4]。當胎膜出現感染時,孕婦羊水中的白細胞介素和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都有了明顯的增高,而且降解細胞外基質的酶類也有了增加,并通過降解細胞外基質破壞胎膜的局部結構以及增加了前列腺素合成,從而導致宮頸軟化、宮縮的頻率以及強度增加,最終引發(fā)了孕婦早產。所以,孕婦在懷孕期間要將各種易引發(fā)感染的因素考慮在內,同時要注意休息,保證身體的質量。③孕婦孕期負性事件的發(fā)生。負性事件是指孕婦發(fā)生的心理社會應激事件。通過研究發(fā)現孕期負性事件的發(fā)生是造成孕婦自發(fā)性早產的高危因素之一,孕婦一旦發(fā)生負性事件,就可能會引起孕婦心情激動、煩躁等心理壓力,對腹中的胎兒也會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④宮內感染。宮內感染是指大量的病原菌侵入,激活了羊水中各種細胞活性因子,同時增加了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能誘發(fā)宮縮而且一定程度上促使宮頸成熟。而宮內感染時,激活的細胞活性因子如IL-1、IL-6等都多孕婦的分娩有著巨大的影響[5],所以在孕婦孕期一定要注意各種炎性反應,并及時的處理,以減少早產的發(fā)生率。⑤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是指在宮腔內同時存在2個或2個以上的胎兒,多胎妊娠會造成宮頸壓力升高,子宮出現過度膨脹,從而引發(fā)孕婦早產。據相關資料記載,孕婦多胎妊娠的平均孕齡為37.2w,孕婦早產率達到了45.98%。所以孕婦如為多胎妊娠,在孕期一定要保證休息,避免過度勞累而引發(fā)早產。⑥孕期體質量指數。者主要包括身高和體質量兩方面,使不同身高的孕婦的體質量有了相對統(tǒng)一的標準,據相關報道,孕婦體質量不足會增加早產的風險。所以孕婦在孕期一定要保證營養(yǎng),增加體質量,從而有效的防治早產的發(fā)生率。
綜上可知,導致孕婦自發(fā)性早產的高危因素有很多,這就要求要做到積極的找出導致早產的原因,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方案來預防早產的發(fā)生,在根本上降低孕婦自發(fā)性早產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張高峰,王志萍,林大楓,等.早產相關危險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1,16(5):70-74.
[2]張芬梅.早產社會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附260例報告)[J].當代醫(yī)學,2012,15(32):38-39.
[3]吳麗萍,張弘,姜陵,等. 226例早產原因及相關因素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30(2):434-435.
[4]閔漢珍,林璇,李增慶,等.影響早產的高危因素研究[J].醫(yī)學與社會,2012,19(4):18-20.
[5]陳惠池,付凌婕,等.早產危險因素的識別[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4(5):327-329.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