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是一種少見的子宮疾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月經(jīng)過多,間斷性陰道大出血。盆腔動脈造影術是診斷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的金標準。超選擇子宮動脈栓塞術是治療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的首選治療,對于多次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失敗而陰道大出血的難治性患者,采用結扎子宮動脈血管后行子宮病灶切除術、同時對子宮旁病灶行消除術治療,達到治療疾病又保留子宮的滿意效果。
關鍵詞:子宮動靜脈畸形;子宮動脈造影術;子宮動脈栓塞術;子宮病灶切除術
動靜脈畸形是一種紆回彎曲、極不規(guī)則而有搏動性的血管畸形。主要是由血管壁顯著擴張的動脈與靜脈直接吻合而成。動靜脈畸形可發(fā)生在全身各臟器, 最常見于腦部,盆腔較少發(fā)生。子宮及宮旁的動靜脈畸形是一種少見的婦科疾患, 首例子宮動靜脈畸形由Dubreuil 和Loubat 于1926 年報道[1]。以往文獻報道中有各種名稱, 包括靜脈曲張性動脈瘤、葡萄狀動脈瘤、動靜脈連通的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海綿狀血管瘤、動靜脈瘺等, 主要是由于其血管內(nèi)徑變化較大而產(chǎn)生不同的解釋, 目前為多數(shù)人所接受的是子宮動靜脈畸形這一診斷名稱[1-3]。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是導致陰道大出血少見卻嚴重的原因之一,近來受到臨床醫(yī)生的關注?,F(xiàn)綜述如下。
1分型與發(fā)病原因
1.1先天性子宮動靜脈畸形 胚胎期原始的血管結構發(fā)育異?;蛘咄V拱l(fā)育所致,常有多條血管交通,且常累及其他鄰近器官[4]。有學者認為, 母體接觸己烯雌酚與后代盆腔動靜脈畸形的發(fā)生有關。
1.2后天性子宮動靜脈畸形 主要與創(chuàng)傷( 包括手術、分娩、各種流產(chǎn)、刮宮) 、感染、腫瘤(尤其是滋養(yǎng)細胞腫瘤)等有關[2,3], 常為單根動靜脈相通, 并不累及周圍組織[4]。
2病理解剖學特點
動靜脈畸形由增殖的動脈和靜脈管壁相連形成瘺, 有時混有類似毛細血管的管壁, 并可連通至鄰近的器官, 管腔大的, 以往被稱為靜脈曲張性動脈瘤, 有時由于靜脈腔內(nèi)的壓力升高, 使靜脈的管壁增厚, 動脈和靜脈的管腔很難區(qū)分; 有的管腔很小且不一致, 如同海綿狀血管瘤[2]。
3臨床表現(xiàn)
典型的子宮動靜脈畸形主要癥狀是陰道大量出血,包括月經(jīng)過多或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行刮宮術后陰道出血加重,嚴重時可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文獻報道,約有30%的患者需要輸血治療[4]。子宮動靜脈畸形有時在子宮病變部位可捫及搏動感和血流震顫感。宮旁動靜脈畸形由于病變的位置和程度不同, 主訴多種多樣,如:盆腔跳痛、漲感,下腹脹痛,髖部和大腿痛,性交痛,直腸痛,血尿等。陰道檢查可發(fā)現(xiàn)宮旁搏動感和有血流震顫感的包塊, 并呈典型的\" 貓喘樣\"或\"血流漩渦樣\"[2,5]。Ozaki 等[6]報道巨大的盆腔動靜脈畸形可有心率、心輸出量、血容量及心臟大小的改變, 甚至可導致高輸出量性心衰。
4超聲診斷
B超二維聲像圖表現(xiàn)為宮旁、子宮肌層內(nèi)蜂窩狀、扭曲管狀、囊性腫物樣無回聲區(qū)。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病灶區(qū)內(nèi)充滿血流信號, 在同一掃描平面上,可見并行的不同起源、不同流向的血流, 紅、藍、黃、白色信號相間, 呈\"五彩鑲嵌\"樣。經(jīng)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率較高。多普勒頻譜顯示低阻高速血流,靜脈血流動脈化頻譜[7]。
5影像學診斷
5.1 CT CT平掃無特異性, 應用64 層多層螺旋CT 采用容積成像(VR) 、最大密度投影(MIP) 及多平面重組(MPR) 等技術三維重組、血管成像(CTA) 能清晰顯示骨盆、髂總動脈、髂外動脈、髂內(nèi)動脈、子宮動脈,能確定畸形血管團的位置、大小、 供血動脈、 引流靜脈的情況,而且能顯示畸形血管與周圍血管、骨盆的立體空間圖像。所以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能準確診斷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能根據(jù)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顯示的立體空間圖像制定治療方案、評價治療效果。
5.2 MRI 安全、無輻射, 具有良好的軟組織對比度,由于血管流空效應, MRI 平掃顯示子宮旁組織、子宮肌層、子宮腔內(nèi)膜區(qū)域局限性或彌漫性的蚯蚓狀空腔,與周圍結構有明確界限, 可以與其他疾病鑒別。利用時飛法(TOF)、相位對比法(PC)、對比增強(CE-MRA)等技術進行血管成像,見血管蜿蜒蛇行,可以三維確定病變大小、范圍和累及器官。以1.5T、3.0T為代表的高場強及超高場強MR 設備及快速掃描序列的應用,使動態(tài)增強MRI 可以發(fā)現(xiàn)靜脈提前成像,評價畸形血管血流,與血管造影對比有相關性,對于確定介入栓塞治療方案有積極作用[8]。
5.3動脈造影 在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診斷中有重要意義, 目前認為是較經(jīng)典的診斷標準,可以與血管腫瘤鑒別[2]。血管造影可見患側髂總和髂內(nèi)動脈粗大、盤旋、曲折,血管畸形部位造影劑呈團塊狀,靜脈血管早顯影,晚消退。其典型表現(xiàn)如下[9]:①雙側子宮動脈明顯增粗, 走行迂曲;②病變部位血管增多, 可見管狀或囊狀擴張,血流量異常增大;③動脈期可見靜脈提早顯影;④活動性出血時可見對比劑外溢。動脈造影可以確定病變大小、供血動脈、引流靜脈以及與盆腔正常血管的關系,是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診斷的\"金標準\"[10,11]。
6病理診斷
多數(shù)子宮動靜脈畸形可在子宮切除標本中發(fā)現(xiàn), 但是并非所有的子宮動靜脈畸形都可以通過病理檢查證實,楊雋鈞、向陽等[5]收治的15例子宮動靜脈畸形患者中4例子宮切除僅有2例患者病理檢查證實存在子宮動靜脈畸形。因此認為,病理檢查陰性并不能除外動靜脈畸形的存在。
7治療
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的治療主要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及患者對生育的要求采取不同治療方案。
7.1保守治療 大多數(shù)無癥狀的盆腔動靜脈畸形可采用保守治療, 且無嚴重出血的危險。保守治療包括①將Foley 球囊放入宮腔內(nèi)壓迫正在出血的位置。當發(fā)生子宮大出血無條件行介入治療或手術治療時、當子宮大出血情況緊急準備介入治療或手術治療前,可采用宮腔內(nèi)球囊壓迫止血,需間隔3~4h減壓1次,防止子宮內(nèi)膜壞死。②促子宮內(nèi)膜增殖止血,靜脈應用雌激素。③促子宮肌收縮,減少血竇出血,如:麥角新堿、縮宮素、前列腺素類。
7.2超選擇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 對于保守治療無效的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患者, 首選超選擇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動脈栓塞術是一種能保留子宮的有效止血的治療方法。盆腔動脈造影能很快明確是否有動靜脈畸形及出血部位,選擇性動脈栓塞術可以準確阻斷出血部位的血供,及時止血,具有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止血效果肯定等優(yōu)點。即使在休克、DIC 情況下也可以在抗休克、糾正凝血功能障礙的同時進行治療。子宮有雙側子宮動脈及豐富的血管交通支,當栓塞一側的子宮動脈時,血管交通支開放,對側的子宮動脈提供供血,所以一般需栓塞雙側子宮動脈。根據(jù)畸形血管的直徑、需栓塞血管的時間、患者的經(jīng)濟條件選擇不同的栓塞劑。不同栓塞劑各有優(yōu)劣:傳統(tǒng)的栓塞劑有液體栓塞劑如無水酒精和魚肝油酸鈉,固體栓塞劑如聚乙烯泡沫(PVA)和明膠海綿及鋼圈,液體栓塞劑多用于末梢栓塞,固體栓塞劑多用于主干栓塞;液體栓塞劑不透X線無法適時觀察,當栓塞過量反流時可產(chǎn)生嚴重后果,而固體栓塞劑不能達到末梢栓塞,影響療效。目前采用\"超低壓流控法\"緩慢注射平陽霉素碘油乳劑子宮動脈栓塞治療,術中術后疼痛輕微、療效佳,但其栓塞劑量難以掌握;用聚乙烯醇作栓塞劑,效果好,但價格昂貴;用真絲線段加40%碘化油作栓塞劑,效果好,并發(fā)癥少,真絲線段價格便宜,可根據(jù)畸形效果直徑確定真絲線段的長短;明膠海綿是中效栓塞劑,取材方便,易栓塞;鋼圈是長效栓塞劑,適于栓塞較大的動靜脈畸形,能栓塞主干不能栓塞末梢,術后側枝循環(huán)很快形成不致造成局部缺血壞死,有效率可達50%~80%。動脈栓塞在惡性滋養(yǎng)細胞瘤所致的動靜脈畸形的治療中, 主要用于控制腫瘤破裂出血, 阻斷腫瘤血運, 因栓塞劑含有甲氨蝶呤等抗癌物質, 可起緩釋藥物的作用。動脈栓塞在治療先天性動靜脈血管畸形的治療中,可分次栓塞多條畸形血管交通支,可提高治療效果。Simonetti 等[12]研究表明栓塞術不會造成放射性卵巢功能損害或衰竭, 對患者的月經(jīng)及妊娠無明顯不良影響,術后妊娠也不會發(fā)生胎盤血流障礙。Maleux 等[13]報道17 例后天性動靜脈畸形患者栓塞后僅有1 例復發(fā)行子宮切除, 余隨訪1~36 個月, 有6 例患者妊娠分娩, 據(jù)此認為經(jīng)導管栓塞子宮動脈是治療后天性動靜脈畸形的一種安全、高效方法。選擇性動脈栓塞術近期效果肯定,但當血管過于迂曲時,栓塞效果可能不理想,由于鄰近的動脈分支的再通,有再次出血的危險。
7.3手術治療 對于保守治療失敗、超選擇性動脈栓塞術治療失敗、反復陰道大出血的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患者,選擇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效果肯定, 但其創(chuàng)傷性大, 術后恢復慢。手術治療包括①髂內(nèi)動脈結扎的方法。對于有生育要求、病情較輕的患者,可采用髂內(nèi)動脈結扎術。髂內(nèi)動脈結扎術可以保留子宮,但其缺點是結扎后髂內(nèi)動脈遠端管腔并沒有閉鎖,血流可以通過其余交通支進入髂內(nèi)動脈未閉鎖的管腔直至子宮動脈,再次發(fā)生出血。而隨著選擇性盆腔動脈造影及栓塞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髂內(nèi)動脈結扎術已基本放棄。②子宮及宮旁病灶切除術。對于有生育要求、病灶范圍大、伴有宮旁動靜脈畸形、介入治療失敗或介入治療禁忌的患者,可采用結扎子宮血管、子宮肌層病灶切除術、宮旁血管消除術等手術方式[14]。陳淑琴等[15]成功治療2例難治性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其臨床經(jīng)驗是:①在切除子宮肌層畸形血管病灶前,加行子宮動脈阻斷術,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和手術安全性。②手術同時性盆腔周圍增生性充盈的血管病灶消除術,可以減少術后復發(fā)。③子宮切除術。對于年齡較大、無生育要求、病灶彌漫、隨訪條件差、藥物治療或介入治療失敗的患者, 可考慮切除子宮。建議先行栓塞后, 再行手術, 且栓塞后越快手術越好。妊娠合并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時, 陰道分娩時包塊可增大, 破裂和出血危險性增加, 建議剖宮產(chǎn)。
綜上所述,隨著影像設備、技術發(fā)展,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診斷明確;隨著超選擇性動脈栓塞導管、栓塞材料、插管技術、栓塞經(jīng)驗的提高,超選擇性動脈栓塞術是治療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的首選治療。對于難治性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病灶廣泛、伴宮旁動靜脈畸形、超選擇性動脈栓塞術治療失敗、反復陰道大出血、患者要求保留子宮、保留生育,建議采用結扎子宮動脈血管后行子宮病灶切除術、同時對宮旁病灶行消除術治療。此兩種治療方法,均能治療疾病同時兼顧保留子宮,得以保留生育能力、提高生活質量,符合子宮及宮旁動靜脈畸形患者(多見于育齡婦女)要求,今后需進一步提高介入治療技術及研發(fā)保留子宮、保留生育的手術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Fl eming H, Ostor AG, Pickel H, et 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 ions of the uterus[J]. Obst et Gynecol, 1989, 73: 209-214.
[2]Ramin KD, Ramin SM, Webb LS, et al. Antepartum diagnosis of pelvic arteriovenou malformation[J]. Obstet Gynecol, 1996, 88: 647-650.
[3]Flynn MK, Levine D.The noninvasiv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uterin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J].Obstet Gynecol, 1996, 88( 4 pt 2) :650~652.
[4]Matthew KH, Jon WH, Paul S, et 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of the uterus: an uncommon cause of vaginal bleeding[J]. Obst et Gynecol Surg, 1997, 52: 736-740.
[5]楊雋鈞,向陽,萬希潤,等.子宮動靜脈瘺致陰道大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04,12:797-800.
[6]Ozaki K, Oda H, Hatada K, et al. Highly vascular pelvic tumor causing high- output heart failure because of massive arteriovenous shunting[J].Circ J, 2003, 67(6):554-555.
[7]羅紅纓,肖雅麗,顏林淋,等.經(jīng)腹聯(lián)合經(jīng)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剖宮產(chǎn)后子宮切口早期妊娠絨毛植入的診斷價值[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9,20:374-376
[8]Nasu K, Fujisawa K, Yoshimatsu J, et al. Uterin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ultrasonographic, magnetic resonance and radiological findings[J].Gynecol Obstet Invest, 2002, 53(3): 191- 194.
[9]陳奇,邱水波,周汝明,等.子宮動靜脈瘺---附2 例報告及文獻復習[J].罕少疾病雜志,2004,11(4):42~44.
[10]Ahn HY, Park IY, Lee G, et al. Uterin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J].Arch Gynecol Obstet, 2005, 271(2): 172-175.
[11]Grivell RM, Reid KM, Mellor A. Uterin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 view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J].Obstet Gynecol Surv, 2005, 60(11):761-767.
[12]Simonetti G, Romanini C, Pocek M, et al. Radiologia interventistica -Uterine arteries embolization for management of uterine myoma[J].Radiol Medica,2001,101:157-164.
[13]Meng S, Qiao M, Scobie K, et al. Evolu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cerebral hypoxia- Ischemia and a relatively selective white matter injury in neonatal rats [J].Pediatr Res, 2006, 59(4): 554-559.
[14]Corusic A,Barisic D,Lovric H,et al.Successful laparoscopic bipolar coagulation of a larg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due to invasive trohoblastic disease:a case report[J].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09,16:368-371.
[15]陳淑琴,姜紅葉,李錦波,等.子宮肌層病灶切除聯(lián)合子宮動脈阻斷術治療難治性子宮動靜脈畸形二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13,48(3):206-220.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