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對策。方法 選擇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除使用正常護理方式外,還對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對照組采取為常規(guī)護理法,針對兩組患者治療療效進行詳細記錄與分析。結果 經過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觀察組輕度貧血者8例(26.7%),中度貧血者4例(13.3%);對照組輕度貧血者13例(43.3%),中度貧血者7例(23.3%),觀察組平均止血時間為(5.3±1.2)d,對照組平均止血時間為(8.8±2.9)d,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3.3%與73.3%,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對于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采取針對性的人性化護理措施能夠幫助患者盡快恢復,也可以提升患者滿意度,該種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臨床護理;措施
功能性子宮出血在臨床中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由于調節(jié)生殖神經內分泌機制失常所導致,患者全身與內外生殖器并無病變,臨床數據顯著,功能性子宮出血在婦科患者中的發(fā)生率約為13%,其中,20%處于發(fā)育期、30%處于生育期、50%處于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可以分為無排卵性與排卵性兩種,約85%為無排卵性,臨床表現主要為子宮的不規(guī)則出血,月經長短不一,周期紊亂,出血量不一,情況嚴重時可見大出血。近年來,我院對于收治的功能性子宮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與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年齡為18~51歲,平均年齡為(39.2±9.1)歲,12例未婚,18例已婚;對照組年齡為19~50歲,平均年齡為(38.2±8.5)歲,13例未婚,17例已婚。兩組患者從年齡、子宮出血量、婚姻情況等方面來說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2]。
1.2方法對于兩組患者同時采取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式,對于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則實施針對性干預護理方式,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心理護理此類患者多對于功能性子宮出血這一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尤其是未婚青春期患者,多伴隨嚴重的情緒低落、焦慮、恐懼、煩躁、精神抑郁、入睡困難的心理情況,針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加強溝通,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令其可以安心的接受治療[1]。
1.2.2用藥護理本組患者多使用應用性激素治療,在用藥時需嚴遵醫(yī)囑,按量、按時服用,待癥狀減輕后即可停藥,同時,若出現副作用也需即刻停藥,因此,護理人員需為患者詳細的介紹藥物的治療原理與注意事項,讓患者嚴格的遵醫(yī)囑服藥;對于行人工周期療法患者,嚴格觀察患者用藥后陰道出血量、出血時間與副作用發(fā)生情況。
1.2.3飲食護理由于出血的影響,患者多伴隨貧血的狀態(tài),因此,在飲食方面,鼓勵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以及富含鐵質的食物,改善患者的貧血情況,增強體質。
1.2.4出院指導出院前進行針對性的出院宣傳教育,指導患者在出院后嚴格遵醫(yī)囑服藥,同時告知患者性激素與月經周期之間的關系以及治療計劃,幫助患者深入的了解此項疾病的發(fā)病原理,為患者發(fā)放聯(lián)絡卡,必要時可以護理人員取得聯(lián)系[2]。
1.3統(tǒng)計學方法本文中的所有實驗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比較經t檢驗,期間比較以χ2檢驗并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 評價標準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貧血時間、止血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
2結果
2.1貧血程度經過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觀察組輕度貧血者8例(26.7%),中度貧血者4例(13.3%);對照組輕度貧血者13例(43.3%),中度貧血者7例(23.3%),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止血時間觀察組平均止血時間為(5.3±1.2)d,對照組平均止血時間為(8.8±2.9)d,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女性在青春期到老年階段之中,都有一定的概率發(fā)生功能性子宮出血,其臨床表現主要為子宮的不規(guī)則出血,月經長短不一,周期紊亂,出血量不一,情況嚴重時可見大出血。對于此類患者,傳統(tǒng)護理模式就是治療與用藥指導,雖然該種護理模式操作簡單,但是卻存在一定的漏洞。近年來,在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下,護理方式也逐年開始由傳統(tǒng)護理模式轉化為人性化護理模式。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了針對性的人性化護理措施,在貧血程度、止血時間與患者滿意度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更是達到了93.3%。
因此,對于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采取針對性的人性化護理措施能夠幫助患者盡快恢復,也可以提升患者滿意度,該種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李京肖.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對策[J].求醫(yī)問藥,2012(10),10:593-594.
[2]郭華蓮.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系統(tǒng)性健康教育及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2,31(21):134.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