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臨床對照分析自擬脫敏湯加味在過敏性鼻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及應用價值。方法筆者將隨機抽取本衛(wèi)生服務中心2013年1月~12月診治的5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參與臨床研究,采取擲骰子方法將患者分為聯合組和西藥組,分別給予自擬脫敏湯和氯霉素眼水+地塞米松+氯雷他定及單純西藥進行臨床治療,對照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經臨床療效評估,聯合組病例中治愈者為18例(總有效率達到88%),而西藥組病例中治愈者為9例(總有效率達到64%)。結論經長期臨床實踐證實,自擬脫敏湯隨癥加減聯合西藥可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無明顯毒副作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及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過敏性鼻炎;自擬脫敏湯
過敏性鼻炎在中醫(yī)理論中稱之為\"鼻鼽\",屬于是比較常見的多發(fā)性疾病,具有典型的常年性與季節(jié)性,病情極易反復發(fā)作,據相關報告顯示:我國城市居民過敏性鼻炎患病率達到11.2%。本中心自2012年開始采用自擬脫敏湯加味聯合西藥治療過敏性鼻炎,均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文將隨機抽取5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臨床研究病例均選自本衛(wèi)生服務中心2013年1月~12月診治的5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采取擲骰子方法將病例分為聯合組和西藥組。選取病例中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齡為7~74歲,平均年齡為(36.2±2.8)歲;病程為1.5~6年,平均病程為(3.1±1.8)年;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無明顯差異性(P>0.05),臨床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本文臨床診斷標準均參照《變應性鼻炎診斷標準及療效評定標準》[1]標準制定并執(zhí)行,具體診斷標準如下:①患者均為常年性發(fā)?。虎诰霈F長期鼻癢、流清涕、打噴嚏以及鼻粘膜腫脹等癥狀;③在12個月內發(fā)病時間超過6個月,24h內發(fā)病時間大于1h,所有患者病程均超過1年;④經鼻腔檢查發(fā)現患者鼻甲出現水腫,鼻粘膜蒼白,鼻腔分泌物明顯增多。若出現感染者可能出現粘膿性分泌物;⑤患者曾經有過敏史或者存在明顯的過敏源誘因。
1.3 方法中醫(yī)組:本組病例均采用西藥加自擬脫敏湯治療,十二味中藥處方:黨參10 g、黃芪10 g、蒼術10 g、白術10 g、蒼耳子10 g、辛夷6 g、僵蠶10 g、細辛3 g、白芷10 g、川芎6 g、黃芩10 g、茯苓10 g、炙甘草3 g。 若出現鼻涕黃濁者添加連翹 6g、金銀花 10g;若為體寒四肢冰涼者可添加桂枝 6g;若出現苔膩則添加麥芽 10g、神曲10g。該處方均采取水煎服,1劑/d,2 次/d,15d為1個療程。西藥治療,鼻腔點滴2mg的地塞米松(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969)、氯霉素眼水(廣東宏盈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3799),早晚各2滴,(地塞米松加入氯霉素眼水中),同時給予口服10mg氯雷他定(江蘇亞邦愛普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5777),1次/d,若患者出現鼻塞則可點滴血管收縮劑,若出現膿涕者可加用抗生素,7d為1個療程。
西藥組:本組病例單純采用西藥治療,鼻腔點滴2mg的地塞米松(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969)、氯霉素眼水(廣東宏盈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3799),早晚各兩滴,(地塞米松加入氯霉素眼水中),同時給予口服10mg氯雷他定(江蘇亞邦愛普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5777),1次/d,若患者出現鼻塞則可點滴血管收縮劑,若出現膿涕者可加用抗生素,7d為一個療程。
1.4 療效評估標準本文臨床療效均采用《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執(zhí)行,其中治愈:經一個療程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90d內未復發(fā);好轉:經臨床治療后病癥發(fā)作時癥狀、體征均有明顯減弱,發(fā)病次數明顯減少;無效:經臨床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與治療前相比無任何變化或者加重。
2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一個療效的藥物治療,經臨床療效評估顯示:聯合組中治愈者為18例,總有效率為88%,而西藥組病例中治愈者為9例,總有效率為64%,組間療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在西醫(yī)臨床醫(yī)學中將過敏性鼻炎歸屬于Ⅰ型變態(tài)反應,當患者接觸到過敏源之后便會出現過敏癥狀,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流鼻涕、鼻癢、鼻塞、連續(xù)性打噴嚏等癥狀。西藥主要采取對癥療法或者脫敏療法,雖然能夠迅速改善臨床癥狀、體征,但是毒副作用較大,遠期療效欠佳,無法徹底治愈疾病。
在中醫(yī)學中,過敏性鼻炎被歸屬于\"鼽嚏\"或者\"鼻鼽\"范疇。鼻的主要功能是嗅覺、通氣,其需要在肺氣作用下發(fā)揮上述功。古人云:\"肺為氣之主, 腎為氣之根。\"若患者存在腎虛癥狀,則攝納無權, 氣不歸元,耗散陽氣,使得風寒則乘虛而入機體引起鼻鼽。由此可知,鼻鼽的發(fā)病主要是以風寒外侵為主,以肺脾腎虛損為本。
在本文研究中,筆者根據患者的病癥采取自擬脫敏湯加味聯合西藥治療,處方中黃芪、白術具有解毒、清熱、利濕、健脾益氣之功效,充實脾氣;白芷、細辛具有驅散風寒、通鼻竅等作用;蒼耳子、僵蠶、川芎則具有祛風解表、宣通鼻竅、活血行氣之功效;茯苓、黨參可入脾肺二經,具有補脾益肺、寧心安神、利水滲濕之功效;黃芩具體瀉火解毒、清熱燥濕之功效;炙甘草主要起到潤肺,解毒及調和諸藥等作用。上述諸藥合用可起到良好的宣肺助陽、祛風脫敏及通鼻竅的作用;在服藥上述藥物時,可根據患者合并癥狀加減相應藥物給予固本治療,方可提升治療效果。同時給予氯霉素眼水+地塞米松+氯雷他定治療,其可迅速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中西醫(yī)聯合用藥可起到標本兼治之功效。兩組患者經過一個療程的臨床治療,中西醫(yī)聯合治療組病例中治愈者人數為18例,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達到88%,而單純采用西藥治療病例中治愈者僅為9例,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4%,兩組患者短期內臨床療效具有明顯的差異性。
綜上所述,經過筆者長期的臨床實踐研究,運用自擬脫敏湯加味治療過敏性鼻炎疾病具有顯著療效,無明顯的毒副作用,患者的耐受性較強,因此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變應性鼻炎診斷標準及療效評定標準(1997年修訂,???[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8,33(3):134-135.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中醫(yī)藥管理雜志,1994,06.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