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后一次訊問工作的重要意義在于保證案件偵查終結時能夠達到法定的證據(jù)標準,在移送審查起訴時能夠呈現(xiàn)案件的整體脈絡,并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狀態(tài),向其釋法說理從而落實偵防一體化工作機制。通過審查證據(jù)材料、羅列訊問提綱等準備工作,制作系統(tǒng)筆錄、摸清犯罪嫌疑人心理、推進犯罪預防等是做好最后一次訊問工作的重要之舉。
關鍵字:最后一次;訊問;偵查終結
一、引言
根據(jù)《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試行)》第六十三條之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的案件,證據(jù)應當確實、充分。結案工作是對偵查階段所調取證據(jù)的梳理和重評,需要全面審查證據(jù),解決供證間的矛盾,排除合理懷疑,以期案件順利移送起訴,作出有罪判決,因此,做好結案工作是提高案件質量和規(guī)范執(zhí)法能力的必要保障。
二、最后一次訊問工作的意義
1.具有反映已查案件事實全貌的作用
由于職務犯罪案件的特殊性,為保證訴訟安全,一般每起案件在立案時都已查實有多筆犯罪事實發(fā)生,而核實犯罪事實的過程是在獲取一定數(shù)量證據(jù)的基礎上,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核實已掌握證據(jù)并獲得相關信息,繼續(xù)調取證據(jù)以豐滿案件的法律事實的過程,因此在偵查的過程中每次訊問是針對某一筆或幾筆犯罪事實進行專題訊問,犯罪事實零散于多份筆錄之中,因此最后一次訊問制作的筆錄具有反映案件全貌的作意義。
2.具有強化犯罪嫌疑人供述心理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即有權委托辯護人,律師在偵查階段的介入是影響犯罪嫌疑人心理狀態(tài)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最后一次訊問中明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狀態(tài),可為在審查起訴及法院審判階段對其心理狀況做出預判提供依據(jù);另一方面由于訴訟程序的推進,犯罪嫌疑人恐懼承擔刑事責任的心理逐漸加強,這兩方面的原因有可能導致犯罪嫌疑人在審查起訴甚至是庭審階段翻供。因此,在最后一次訊問過程中,訊問人員通過做思想教育,強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心理。
三、最后一次訊問前的準備工作
不能因為犯罪嫌疑人認罪態(tài)度良好而忽視最后一次訊問工作,每次訊問前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其目的一是要讓犯罪嫌疑人意識到偵查人員具有良好的業(yè)務素質和辦案能力;二是要讓犯罪嫌疑人意識到辦案人員已經(jīng)充分掌握其犯罪證據(jù)。最后一次訊問前應充分審查案件材料,在審查的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審查既有證據(jù)材料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其一審查同案犯的供述與供述之間、同一犯罪嫌疑人的前后供述是否存在矛盾;二是同一犯罪嫌疑人的不同供述是否存在矛盾;三是供證之間是否存在矛盾,對于影響認定案件事實和最終量刑的矛盾點應列入訊問提綱,待最后一次訊問時予以叮問,由犯罪嫌疑人進行解釋,為什么前后供述會出現(xiàn)矛盾。
2.核對犯罪嫌疑人筆錄中出示證據(jù)情況
羅列已掌握書證且需要向犯罪嫌疑人出示說明的證據(jù),并與犯罪嫌疑人筆錄中已出示的證據(jù)進行核對,防止應該出示的證據(jù)在結案前沒有體現(xiàn)在訊問筆錄中,發(fā)現(xiàn)沒有出示的證據(jù)應在最后一次訊問中予以出示,及時補漏。書證屬于間接證據(jù),不能用于單獨證明案件事實,尤其是涉及到錢款走向的相關書證,有些票據(jù)單獨來看甚至與案件無關,所以需要向犯罪嫌疑人出示并由其解釋與票據(jù)有關的事實,將供述與書證緊密結合,做到供證一致,形成緊密的證據(jù)鏈條。
3.評估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可能性以及圍繞犯罪構成要件
根據(jù)案件的事實情況,充分評估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可能性以及圍繞犯罪構成要件分析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師可能對案件事實提出新的辯解和質疑的細節(jié),針對犯罪嫌疑人辯解后可能出現(xiàn)罪與非罪的關鍵性細節(jié),在最后一次訊問中應進行重點叮問和堵漏,防止嫌疑人、律師在審查起訴或審判階段提出新的辯解。
4.羅列訊問提綱
訊問提綱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一是核實犯罪嫌疑人身份及相關強制措施情況;二是犯罪嫌疑人應當供述的犯罪事實;三是將上述設計的相關問題列入訊問提綱,在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過程中穿插提問;四是引導犯罪嫌疑人進行悔罪懺悔。
四、訊問開始
開始進行訊問后,不應急于提及涉案事實。由于偵查工作進入結案程序階段,工作重心轉移到審查證據(jù)材料、梳理證據(jù)間矛盾、調取新的證據(jù)以補強證明力弱的證據(jù)、撰寫偵查終結報告等工作上,因此這期間嫌疑人的思想是否有新的變化偵查人員并不清楚,所以在最后一次訊問開始后,訊問人員的短期目標是讓犯罪嫌疑人保持如實的供述態(tài)度。
訊問人員經(jīng)過對犯罪嫌疑人心理狀態(tài)摸底,并進行思想教育后,引導犯罪嫌疑人交代其犯罪事實。最后一次訊問所制作的綜合筆錄要求在于“全”,即對整個案件全貌進行概括,但不可能是多份訊問筆錄內(nèi)容的簡單疊加,否則一份綜合訊問筆錄可能長達幾十頁,反而失去了綜合訊問筆錄全面直觀清楚反映案件全貌的重要作用。
在綜合筆錄的最后,應如實記錄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情況。在偵查過程中,辦案人員不僅需要收集證實犯罪嫌疑人的有罪證據(jù),也應收集犯罪嫌疑人罪輕和無罪的證據(jù),在案件偵查終結前犯罪嫌疑人供述悔罪心理,希望得到從輕處理是其基本權利,訊問人員應如實記錄。
五、訊問結束
撰寫悔罪書,錄制用于職務犯罪預防的懺悔錄像?;谧飼欠缸锵右扇说挠H筆供詞,一方面用于證實犯罪嫌疑人知罪悔罪,對其個人的量刑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另一方面悔罪書是職務犯罪預防部門的紙質宣傳材料,展現(xiàn)犯罪嫌疑人從走向犯罪道路到懺悔犯罪行為的心路歷程。懺悔錄像是預防職務犯罪最直觀且效果最明顯的預防形式,犯罪嫌疑人將自己的切身經(jīng)歷展示給黨員干部,警示作用強烈。
六、結束語
最后一次訊問是整個偵查工作的點睛之筆,既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又要進行充分的準備。最后一次訊問并不是簡單的問話與記錄,它具有提綱挈領總結全案和貫徹落實偵防一體化的高度,又有解決證據(jù)間矛盾點,堵漏、防翻供的詳實。因此最后一次提訊需要充足的時間,與犯罪嫌疑人溝通和釋法說理,制作綜合筆錄以及開展偵防工作,不能因為急于結案而對最后一次訊問敷衍了事,草草結束訊問。
參考文獻:
[1]孫寶貴,王思華.《人民檢察》.《職務犯罪偵查不同階段的功能差異及筆錄制作》,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