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繼續(xù)和深入,但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新學段,由于教學要求、學習對象和教材等諸多條件的不同,高中英語教學和初中英語教學之間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跨度。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分析高中英語教學和初中英語教學的差異,并探索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幫助學生搞好高中英語學習。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中英語;差異;銜接
在實際的教學中,在每一屆高一學生中都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本來在初中英語學得還可以的學生,到高中后英語成績卻不如從前,這使許多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甚至失去了自信,導致成績一落再落,最終放棄英語。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初高中英語銜接的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脫節(jié),使學生產生了不適應而導致的。根據(jù)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及思考,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初中英語與高中英語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差異,如:
一、初中英語與高中英語之間的差異
1.初高中英語教材的差異
初高中英語教材跨度大。盡管我省現(xiàn)在從小學到初中、高中都采用了牛津教材,但初中英語是基礎英語,比較簡單,且要求低;而高中英語容量大,節(jié)奏快,要求高,幾乎每堂課都有新的內容,需要學生及時地掌握、消化和鞏固。舉語法為例,在初中階段我們把基礎的語法內容已經學過了,而在高中我們要學習的是更深更高層次的語法,如定語從句、非謂語動詞、名詞性從句、倒裝結構、虛擬語氣等等,其中的部分內容我們并不生疏,但是初中我們所接觸的還只是皮毛,高中階段的學習會比之前的所學內容復雜得多。
2.初高中英語教學方法存在差異
初中教師的課堂用語較簡單,很多時候用漢語解釋。高中教師一般上課多用英語教學。剛入高中時的第一、二周,新生可能只能聽懂教師講課的一半,甚至更少,但一般過一個月左右,大部分學生會逐漸適應,基本都能聽懂。初中教師對英語教材講解得十分詳細,會逐字逐句地翻譯,而且反復操練的機會多。到了高中,教師注重的是對課文篇章結構的理解及深層含義的理解,注重有選擇性地講解重點、難點,不會面面俱到。
3.初高中學生英語學習方法不同
初中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強,所學內容大部分都是跟著教師進行簡單機械的操練。用這樣的方法再去學高中英語顯然是行不通的。高中英語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才能記得多,記得牢。初中英語因較簡單,內容少,基本不重視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僅憑課堂的反復講練就能記住。但到了高中,預習和復習是至關重要的兩個環(huán)節(jié),不容忽視。沒有作好充分的預習,聽課效率明顯不高,有時甚至全然不懂。沒有作好復習,課堂所學的內容就無法得到鞏固,即使課上聽會的東西也容易忘記,學以致用就會事倍功半,甚至不起作用。高中學習更需要學生獨立思考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
面對以上種種差異,筆者認為只有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的問題。那么,怎樣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呢?
二、教師應采取的做法
1.熟悉初中英語教材,要有六年中學英語教學大循環(huán)的理念
教師在起始階段應認真調查分析,了解學生現(xiàn)有的英語水平,為更好地把握高中教學起點和難度做好鋪墊。教師要熟悉初中教材,要有六年中學英語教學大循環(huán)的理念,因為熟悉初中教材是進行有效教學銜接的前提。通過了解初、高中教材中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的詞匯、句型和語法的差異,才能在高中起始年級的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導學生了解知識經絡,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2.對學生進行學習動力的培養(yǎng)
學習的動力包括學習動機、興趣、毅力和情緒等。教師應當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對高中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正確引導,使學生認識學習外語的意義,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毅力,幫助學生樹立學好外語的信心。
3.對學生進行情感的關注
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不僅要發(fā)展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且有責任和義務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高一新生大都初次離家在外讀書,學習上有壓力,生活上不適應,免不了心理上的緊張和焦慮。因此,教師對他們要格外地關心和愛護,教師要尊重和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尤其要善待差生。當學生在課堂上答錯時教師給予的一個寬容的微笑,缺乏自信時一個鼓勵的目光,生病時一次細心的照料,遇到困難時一次熱情的幫助,迷茫時一次心靈的溝通……通過種種方式和途徑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如朋友、如兄弟、如姐妹、如父子、如母女。學生一旦跟老師有了感情,就會把對教師的喜愛情感遷移到教師所講授的課程上來,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在情感方面實現(xiàn)初高中的順利銜接。
4.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習方法的指導
從現(xiàn)實來看、大部分初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較差,自學能力較弱。進入高中后,有些學生仍然沿用初中時的學習方式,教師說什么才做什么。而教師則認為,高中學生應該懂得自己讀書學習了,因而放松了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致使一些學生成績下降。高中英語教學中做好學法指導十分重要,要指導學生預習、聽課、記筆記、完成作業(yè)、及時復習總結的方法。
5.要選擇合適的課堂教學方法,正確把握教學起點和課堂容量。
教學起點應是大部分學生能夠達到的,不能盲目拔高;課堂容量也應適度,容量太大學生難以掌握,太少則完成不了學習任務。一節(jié)課如果內容多、難度大,需要記大量的筆記,學生聽課就會很吃力。在高一的過渡階段,教師對于較難的英語,能用中文再解釋一遍,然后在逐步過渡,避免高一新生出現(xiàn)課堂聽不懂,產生厭學情緒,影響高中英語的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多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合作等學習方式充分調動所有學生共同參與,積極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郭智燕.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之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7(24).
[2]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蘭鄭勇.例談行動研究在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