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腹腔鏡手術是一項新的操作技術,精心細致而全面的術前術后護理,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獲得滿意效果的重要保障。本文詳細介紹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前術后護理。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前;術后;護理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在腹部切三個約5mm~10mm長的小切口,將腹腔鏡與電視攝像系統(tǒng)連接,將二氧化碳注入腹腔形成人工氣腹,通過監(jiān)視器熒屏觀察腹腔內情況,進行分離并切除膽囊,并通過腹部小口取出體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創(chuàng)口小,痛苦小,損傷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住院費用低,出血少等優(yōu)點,這一技術已被廣泛推廣,成為治療膽囊疾病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我院自2013年11月開始,引進了人才和設備,開展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共40余臺,根據對這些患者的護理,本文總結出一些經驗,現(xiàn)報道如下。
1 術前護理
1.1心理護理 腹腔鏡手術是一項新的操作技術,這對大多數患者來說都比較陌生,因此,普遍對手術存在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護士應及時和患者及家屬交流,增加親切感,解釋腹腔鏡手術的目的、意義、方法、優(yōu)點、麻醉方式、手術過程、預后情況,使患者對手術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解除其思想顧慮;陪同患者完善各項輔助檢查,增加信任度,爭取患者的配合。手術前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夜間巡視病房發(fā)現(xiàn)輾轉反側不能入睡者,適當給予鎮(zhèn)靜劑。
1.2皮膚的護理 術前1~2d全身沐浴,清潔皮膚;徹底清潔臍部,可用過氧化氫清洗,再用碘伏棉簽擦試,注意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皮膚而影響手術。必要時手術部位備皮,以術前2h為宜,剔除手術部位毛發(fā),使用不損傷皮膚的方法,注意保護皮膚的完整性,防止術后感染。
1.3胃腸道準備 術前戒酒,進食營養(yǎng)豐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術前2d禁食易產氣食物,術前1d晚上進食流質,術前常規(guī)禁飲4~6h,禁食12h,防止術中因惡心、嘔吐發(fā)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并可防止術后腹脹。
1.4呼吸系統(tǒng)的準備 對有吸煙習慣者,術前戒煙2w,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過多,影響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1.5術前功能訓練 術后患者的一些生理機能狀態(tài)會發(fā)生改變,尤其是切口疼痛給患者帶來許多限制。故在術前認真做好某些功能訓練,會使術后痛苦減少到最低限度。指導患者訓練床上大小便、深呼吸運動、胸式呼吸鍛煉,指導正確咳嗽咳痰的方法;指導患者自行調整臥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適應術后體位的變化。
1.6手術日晨,護士幫助患者換上病員服,取下活動的義齒、金銀首飾及其它貴重物品交給家屬保管;根據醫(yī)囑肌肉注射術前針硫酸阿托品和魯米那,減少呼吸道分泌物和鎮(zhèn)靜安定;囑患者上廁所排空小便,以免手術誤傷膀胱,并親自與患者家屬一道安全護送患者到手術室。
2 術后護理
2.1臥位護理 根據麻醉方式采取適當的臥位。連硬麻醉者取去枕平臥位4~6h;全身麻醉未清醒者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窒息,清醒者取平臥位4~6h;這期間在床上用便盆或尿壺小便;4~6h之后可以采取半臥位以減少腹壁張力;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2.2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 術后測量1次/30min P、R、BP并記錄,觀察其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做相應的處理;氧飽和度低者給予吸氧數小時;測量體溫1次/4h,注意觀察體溫變化,術后患者體溫可略升高,變化幅度在0.5℃~1℃,一般不超過38℃,稱之為外科手術熱,于術后1~2d體溫逐漸恢復正常;若術后3d繼續(xù)發(fā)熱或降到正常后再次升高,要警惕繼發(fā)感染的可能。觀察靜脈輸液情況,注意輸液速度,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
2.3腹部體征的觀察 詢問患者腹部有無不適,觀察腹部有無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及疼痛部位、性質、程度和范圍,并向醫(yī)生匯報,及早查找原因。
2.4疼痛護理 出現(xiàn)腰背部、肩部不適或疼痛時,告訴患者一般是由于腹腔中二氧化碳聚集在膈下產生碳酸,并刺激膈肌及膽囊床創(chuàng)面而引起的,不需作特殊處理,3~5d可自行緩解;切口出現(xiàn)輕度疼痛時,護士應給予及時的心理疏導和精神安慰,采取談心、聽輕音樂等方法,以轉移注意力,消除患者的恐懼,減輕疼痛;疼痛劇烈難忍或影響睡眠時,根據醫(yī)囑適當給予止痛劑以減輕疼痛,保證充足的睡眠。
2.5惡心嘔吐的護理 術后早期出現(xiàn)惡心嘔吐多數是由麻醉反應所致,向患者解釋清楚,待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自然停止。患者嘔吐時,指導其頭偏向一側,用手輕按切口,安慰患者,消除其緊張情緒,并及時清除嘔吐物,必要時根據醫(yī)囑給予止吐、解痙藥物、鎮(zhèn)靜劑以減輕癥狀。若患者持續(xù)性嘔吐,應查明原因,進行相應處理。
2.6飲食護理 術后常規(guī)禁飲4~6h,暫禁食,肛門排氣后可以進流質食物,1d后進半流質飲食,排便后進軟食,逐漸過渡到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宜清淡、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少量多餐,少渣飲食。術后6h可以床上活動,也可下床輕度活動,如:手捂?zhèn)诜鲋策吢叫凶撸员阍黾游改c蠕動,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
2.7咳嗽的護理 患者若有咳嗽,應用手輕壓傷口,先輕輕咳幾次,使痰松動,再深吸一口氣后,用力咳嗽,將痰液順利排出;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時,矚患者多飲水以稀釋痰液,深呼吸,采用胸部叩擊,根據醫(yī)囑給予超聲霧化吸入,靜脈應用化痰藥等,必要時機械吸痰。
2.8觀察切口情況 定期觀察切口情況,切口如有不適,應及時檢查;若滲液較多,及時更換切口敷料;正常切口隔日換藥一次,若切口感染,按感染切口處理。
2.9引流管的護理 腹腔鏡手術一般不需放置引流管,若置管者應經常觀察并記錄其引流量、顏色、性質,檢查引流管是否通暢,若引流管阻塞,輕輕擠捏數次,并旋轉引流管,必要時用生理鹽水沖洗;每日更換引流袋,注意手衛(wèi)生,加強無菌技術操作,防止感染;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牽拉、扭曲、折疊、受壓、滑脫等;下床活動時,將引流袋固定在褲腰帶上,但引流袋位置要低于出口平面;一般術后引流2~3d夾管觀察1d,無異常即可拔管。
3 并發(fā)癥的觀察護理
3.1出血 較常見的并發(fā)癥。術后要注意觀察血壓脈搏變化。如果患者出現(xiàn)持續(xù)性血壓過低,經擴容處理血壓仍不上升,或短暫上升后又下降,同時出現(xiàn)面色蒼白、脈速、皮膚濕冷等休克征象,有腹腔引流管者,持續(xù)引流出血性液體,表示腹腔內有出血可能。要及時通知醫(yī)生并做好相關術前準備,進行手術探查。
3.2膽管損傷 是指膽管的完整性受到破壞,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最嚴重的并發(fā)癥。膽管損傷比較常見的是術中誤扎膽管,造成膽汁排出受阻,患者出現(xiàn)梗阻性黃疸,表現(xiàn)為全身皮膚黃染,應注意觀察鞏膜顏色和皮膚黏膜變化及體溫的變化,同時檢查肝功能,觀察膽紅素變化。如果出現(xiàn)上述膽汁排出受阻癥狀,如:鞏膜及全身皮膚黃染、發(fā)熱、結合輔助檢查B超和CT,顯示膽管擴張,說明誤扎了膽管,應及時通知醫(yī)生,手術放置引流管引流膽汁,及時解除梗阻癥狀,同時加強引流管的護理。待梗阻癥狀緩解后再盡早手術修補。
3.3膽瘺 手術當中如果損傷膽管出現(xiàn)膽汁瘺到腹腔,患者表現(xiàn)出膽汁性腹膜炎的相關癥狀和體征。術后應注意觀察患者腹部體征,有無壓痛、反跳痛、肌緊張,注意腹痛的范圍、疼痛程度。如果出現(xiàn)膽瘺,要密切觀察腹腔引流管引流膽汁的變化,若出現(xiàn)引流膽汁量逐漸減少,說明毛細膽管逐漸閉合,患者趨于好轉,不需要手術;若引流膽汁量愈來愈多,必須做好術前準備,需要再次手術。
3.4臟器損傷 當膽囊出現(xiàn)炎性粘連時,術中分離膽囊容易損傷鄰近器官及組織,若損傷橫結腸,患者會出現(xiàn)腹膜炎體征,應注意觀察腹部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同時注意腹腔引流液的性質及量的變化。一般損傷面積較小,橫結腸能自行閉合,少數面積大者需要手術。
4 出院指導
保持心情愉悅,注意勞逸結合,1個月內不宜重體力勞動;飲食宜清淡、少量多餐;勿食用過熱或過冷食物;忌油膩、暴飲暴食;忌煙酒、濃茶咖啡;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飲水,攝入充足的維生素。如無異常術后1個月復查,有腹痛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診。
5 總結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目前新開展的醫(yī)療技術,通過以上系統(tǒng)的術前護理、術后護理和并發(fā)癥的觀察、出院指導,提高了手術成功率,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為手術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有效的護理是保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成功的根本。總之,腹腔鏡手術的開展,對護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護士們應不斷學習新技術,更新知識才能適應醫(yī)學高新技術的發(fā)展需要;各班護士要各司其職,嚴格管理,嚴密配合,才能高質量地協(xié)助醫(yī)生順利完成手術。
參考文獻:
[1]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8.
[2]吳在德.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5.
[3]譚家駒,等.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與麻醉[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3.
[4]陳錦治.社區(qū)預防與保健[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10
[5]顧欣,鄧荊云,燕菊萍.協(xié)同護理在腹腔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3,5(6):495-496.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