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我國老年人數不斷增加,老年人所占的人口比例也在逐年提高。據統(tǒng)計,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在2013年已突破2億大關,達到了2.02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4.8%,預計到2050年中國的老齡人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3,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老齡人口絕對數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國經濟相對落后、社會保障制度不太健全,沒有更多的養(yǎng)老院、康復中心來管理數量龐大的老年人群。面對有限的醫(yī)療資源,昂貴的醫(yī)療費用,開展多種形式的老年人保健護理,是目前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近年來,國內經濟相對發(fā)達地區(qū)已開始關注老年人家庭健康護理這種特殊的服務領域,發(fā)展家庭健康護理具有越來越重要的現實意義。
1家庭健康護理概述
家庭健康護理是以居家老人為服務對象,以家庭護理理論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工作方法,護理人員與家庭成員共同配合參與,確保老年人居家健康的一系列護理活動。其主要目的是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幫助老年人維持最佳的功能狀態(tài)和舒適感受,使老年人盡可能在家庭中獨立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家庭健康護理需要從健康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預防保健、疾病護理等入手。
2健康護理
現代健康的含義并不僅是傳統(tǒng)所指的身體沒有病而已。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解釋:健康不僅指一個人沒有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tài)。由于文化水平、生活習性的不同,老年人對健康概念的的理解也有不同,對不良的生活方式影響健康缺乏足夠的認識。家庭健康護理就是為他們提供所需的基本健康知識、護理技能與服務,引導他們合理的利用這些知識,逐漸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戒煙、適度飲酒、禁飲茶過濃等,養(yǎng)成早睡早起、午睡等良好習慣,保證每天不少于6h的睡眠時間,形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起居習慣。根據身體自身身體狀況、習慣、興趣,結合所處環(huán)境、季節(jié)氣候等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進行適當的戶外身體鍛煉,注意掌握好運動的強度和時間。比較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有氣功、太極拳、老年健身舞等,還可以參加一些如下棋、打牌等腦力活動。堅持適度的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防御能力,調節(jié)人的情緒,而且還是一個增進社交的好機會,可減輕老年人的孤獨感。適當運動對機體各個系統(tǒng)都有促進作用,是良好的抗衰老對策之一。
3飲食指導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各種器官的生理功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尤其是消化和代謝功能,直接影響人體的營養(yǎng)狀況。所以我們要通過改變個人的不良飲食習慣和烹調方式等來補充老年人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①做到以品種多樣化且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有利于食物營養(yǎng)素的互補,達到全面均衡營養(yǎng)的目的;同時飲食要清淡、少鹽,選擇用油少的烹調方式如蒸、煮、燉、焯,少用煎、炸、炒烹調方式,減少刺激性調味品的用量。做到食物細、軟、松,既便于消化,又利于營養(yǎng)吸收。②多吃蔬菜、水果、奶制品以此來補充身體必須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可減少便秘的發(fā)生。建議老年人每天飲用牛奶或奶制品,牛奶及奶制品是鈣的最好食物來源,攝入充足的奶類利于預防骨質疏松癥和骨折。③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按時進餐,少吃多餐,避免暴飲暴食、過于油膩或過饑過飽,而且飲食的溫度要適宜,不宜過熱或過冷。④補充水分。老年人多喝水不僅可以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代謝廢物排出體外,還可以減緩心臟壓力,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進而減少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發(fā)生,還能提高機體的抗病免疫力,減少呼吸道疾病、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發(fā)生。
4心理護理
隨著老年人機體的逐漸衰老,除了生理方面會出現不同的疾病,如食欲減退,智力記憶力減退、視力下降、失眠、免疫力下降等。心理上也會產生疾病,如情緒性格的改變,其中常見的有愁眉不展、心事重重、沉默少語等。行為的改變如多疑多慮,依賴,固執(zhí),易激動,還有失落感、孤獨感、恐懼感、抑郁等。護理人員和家庭成員要通過耐心細致的觀察,收集相關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動,給予不同的心理疏導。要尊重老年人,鼓勵其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提高自制力,養(yǎng)成開朗活潑、樂觀豁達、和善嫻靜、隨遇而安的性格,避免情緒過于激動、緊張、煩躁,從而減少或避免患高血壓與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fā)生。對于身患疾病的老年人要充滿同情心和耐心,進行耐心細致的開導,促使其正確認識疾病,幫助老人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顧的能力。對于用那些空巢孤獨、憂郁自卑的老年人,先幫助老人調整情緒,與老年人進行交談,并多用肯定、贊揚的語氣,鼓勵多參與社會活動,與人多接觸,動員周圍人群關心、鼓勵、體諒老年人。此外,要鼓勵老人學習,比如看書報、看新聞、下棋等,使其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還要指導親屬做好配合工作,支持和理解老人,讓老人感到有親人的關心和幫助,消除孤獨和恐懼。
5預防保健
預防保健護理是老年人家庭健康護理的基礎,做好預防保健護理可以有效防止老年型疾病的發(fā)生。一方面,要幫助老年人建立自我預防保健意識和掌握基本保健方法。另一方面,要指導家庭成員協(xié)助和維持老年人自理能力,防止廢用加速老化導致的生活上的依賴或殘障。通過家庭健康教育讓老年人認識到:日常生活中滿足自理活動的需要即自我照顧與幫助他人,同樣都是有社會價值的社會活動,從而自覺自愿地在生活中克服和預防自理缺陷。重視平時的保健與醫(yī)療:老年人往往敏感性差、反應差、主訴少,因此應仔細觀察老年人的飲食、情緒、睡眠、體溫、脈搏等變化,以引起注意,即使是輕微的癥狀,也要重視,及早就醫(yī)。每年定期進行體格檢查1~2次。老年人還可以通過看、聽、嗅、摸等方法觀察自己的健康狀況,及時發(fā)現異?;蛭kU信號,做到早期發(fā)現與及時治療。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飲食習慣,堅持適度的活動,增強體質。告誡老年人不要聽信街頭小報、游販等不正當渠道的廣告宣傳,濫服各種保健品和補品,如果需要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
6疾病護理
由于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不同,患有各種不同的疾病,所以要針對不同的個體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以提高護理的質量。做好體溫、呼吸、脈搏、血壓等基礎護理,以便及時掌握病情的變化。老人患急性病時家人要及時撥打120,患有常見慢性疾病的要根據其不同疾病的特殊性進行對癥護理,督促其嚴格遵醫(yī)師囑咐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叮囑患者不要隨意用藥或中斷治療,指導老人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當出現副作用時應告訴家人和護理人員,以便及時告知醫(yī)師調整用藥。
在老年人家庭健康護理中,我們既要積極借鑒發(fā)達國家及其他發(fā)展中國家解決老齡問題的先進經驗,又要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根據我國家庭傳統(tǒng)觀念、養(yǎng)老習俗等實際,樹立新型的老年人家庭健康護理理念,增強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和疾病預防能力,用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1~3]。
參考文獻:
[1]曾曉輝.淺談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及其護理[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7,14(3).
[2]曾友燕,王志紅,呂偉波,等.上海某社區(qū)老年人家庭護理需求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2A).
[3]王嵐淺談老年人社區(qū)康復護理的要點[J].健康天地,2010,4(10).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