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為適應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提高實用技能,提升服務質量,探索健康體檢醫(yī)學服務新模式,推動健康體檢又好又快向前發(fā)展。方法 選取 2013年12月來體檢的受檢人200例為對照組,2014年1月來體檢的受檢人200例為實驗組。對兩組受檢者導檢質量評價指標進行評分。結果 實驗組對導檢服務、體檢流程、引導單和體檢標識四項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導檢在體檢過程中的應用,能明顯提高受檢者的滿意度。它不僅提高了健康體檢的服務技能,更有助于提升醫(yī)院的醫(yī)療水平及醫(yī)院的信譽度。
關鍵詞:導檢;健康體檢;應用
導檢,就是醫(yī)院體檢部門的員工,對個人和團體在體檢時提供咨詢、分流、疏導、宣教等系列體檢服務。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健康需求迅猛增長,為適應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提高實用技能,提升服務質量,探索健康體檢醫(yī)學服務新模式,推動健康體檢又好又快向前發(fā)展。我們體檢站在為受檢人體檢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的導檢服務。這些服務包括:增加導檢員、再造體檢流程、更新導引單、醒目體檢標識等,收到了預期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便利采樣法,選取來體檢站體檢的受檢者共200例,按體檢時間先后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 2013年12月來體檢的受檢人200例為對照組,2014年1月來體檢的受檢人200例為實驗組。其中實驗組受檢人年齡21~32歲,平均年齡27.1歲;對照組受檢人年齡22~34歲,平均26.8歲。兩組受檢人的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背景、經(jīng)濟收入等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增設導檢員 崗位設置依據(jù)衛(wèi)生部1985年試行的專業(yè)技術職務聘任制中,對聘任護師以上技術職務的崗位設置[1];及徐智晶等報道的上海市護理人員分級和能力標準研究中建議的護士分層分級準入標準、能力標準和各級別護士崗位工作的內容,設置我院體檢站護士崗位及相應的崗位工作內容[2]。導檢人數(shù)由原來的2名增至8名,其中,B超、心電圖各1名,前臺咨詢2名,巡視2名,CT1室、CT2室各1名。由高年資護士對這些導檢員進行了業(yè)務培訓,并要求他們在導檢過程中嚴格按要求進行。
1.2.1.1要儀表端莊態(tài)度和藹 受檢者首次接觸的是導檢護士,其第一感受即對體檢站及其他醫(yī)務人員的認知與評價都直接跟導檢護士有關,導檢護士要儀表端莊、態(tài)度和藹,以增加受檢者的信任,使其感受到護理人員對他們的關愛和尊重,更多的是讓他們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撫慰。
1.2.1.2要健康宣教介紹體檢過程 導檢過程中,護士要對受檢者進行健康宣教,提高他們的健康觀念,并介紹體檢的整個流程,必要時介紹體檢站的軟硬件設施、醫(yī)療水平、人才隊伍,盡可能提高體檢在健康保健中的作用和地位。
1.2.1.3要愛崗敬業(yè)提升素質 導檢護士要以受檢者為中心,不能離崗脫崗,變以往的被動服務為熱情周到的主動服務,要有主人翁的精神,想受檢者所想,急受檢者所急。對一些等侯時間長的項目,如B超、Ⅹ線、CT等項目,要提前為受檢者預約、排隊。 對一些老年受檢者,要給予更多的關愛,檢查前后上下床時要主動攙扶,空腹檢查項目完畢,盡早給予進餐,以免發(fā)生低血糖反應。
1.2.1.4要逐一檢查每個受檢者的導檢單以避免漏檢 受檢者體檢結束交導引單時,導檢臺護士要逐一檢查每個受檢者的導檢單,以及時發(fā)現(xiàn)項目有沒有漏檢,如項目漏檢,囑其補檢,必要時帶其至檢查室,協(xié)助完成體檢。
1.2.2 優(yōu)化體檢流程 設立健康體檢預約辦公室,與收款室毗鄰,便于收費及集中預約體檢單位體檢個人,及預約體檢項目等相關事宜。預約臺是開放座位式,便于和受檢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各檢查室作適當?shù)恼{整,布局盡可能的科學、規(guī)范、合理,例如:一般項目包括血壓、內科、外科、五官科、眼科的檢查室集中在一個區(qū)域,輔助檢查包括X光、CT、B超等科室集中在一個區(qū)域,采血室安置在光線充足、空氣流通處。體檢報告由專人保管,建立簽收制度,并采取\"一站式\"發(fā)放。利用醫(yī)院的LIS、HIS,與醫(yī)院檢驗科、放射診斷科、B超室等的電腦終端連接,共享醫(yī)療和信息資源。對流程重新組合,改進服務模式,讓受檢者更滿意[3]。落實便民服務,在體檢站入口處專設接待臺,由導檢員提供健康體檢咨詢服務,解答各種各樣的體檢問題。在整合、協(xié)調原有的體檢服務項目的基礎上,順應體檢服務模式的轉變,以及受檢者不斷變化的需求,讓其感受到體檢人性化服務的氛圍。
1.2.3 更新體檢導引單 導引單上除了包含受檢人姓名、性別、年齡、登記號、體檢時間、體檢類別、體檢項目、單位名稱、體檢注意事項、電話號碼、溫馨提示等相關內容外,還增加了體檢條形碼,用于血液化驗和小便常規(guī)檢查,以便采血操作,及避免誤抽血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對于一些不識字的老年人,導檢員做到一對一的引導,帶其至每一個檢查室,直至完成全部項目的體檢。
1.2.4 醒目體檢標識 更換每個體檢室的標識,及走廊內的指示標識、指示牌。每個檢查室制作藍底白字、一目了然的大標識,懸掛于門框墻體上,室內墻體張貼檢查前、檢查時、檢查后的注意事項。樓道內墻體上張貼體檢流程、健康宣教、體檢套餐、體檢價目表等內容,地面上張貼醒目的指示標識,以指明前方檢查室的方向方位,以減少受檢者盲目來回走動,縮短體檢時間,提高受檢者對體檢的滿意度。
1.3 效果評價 體檢預約時,由導檢員發(fā)給受檢人問卷調查表,體檢結束后,收回由受檢人填寫完整的調查表,對受檢人的體檢滿意度進行評價,受檢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是評價護理終末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表中含有導檢員、體檢流程、導引單、體檢標識等項目。對照組受檢人按照原來的體檢流程進行;觀察組受檢人,則是在原來流程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包括增加導檢員、再造體檢流程、更新導引單、醒目體檢標識等措施 。
2 結果
由主管護師對導檢實施過程進行督導,指派專人記錄觀察指標,并對受檢者本人進行滿意度情況調查。每項答案分為5個級別: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分別按5-1分計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滿意。
2.1 兩組受檢者一般情況比較 見表1。
2.2 兩組受檢者導檢質量4項評價指標的平均分值 見表2。
3結論
在體檢期間受檢人往往會對體檢的導檢服務產生不滿,這就要求導檢員根據(jù)實際情況,正確分析產生不滿的原因,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常規(guī)的體檢方法、程序無針對性,護理人員常因工作繁忙而忽略受檢人的需求,影響受檢人對滿意度的評價。我們體檢站在平時體檢服務中,通過查閱文獻和總結經(jīng)驗,針對產生服務不滿的原因,在增加導檢員、再造體檢流程、更新導引單、醒目體檢標識等等方面給予了系統(tǒng)的干預。結果表明,實驗組的滿意度遠高于對照組。
參考文獻:
[1] 葉文琴,朱建英.現(xiàn)代醫(yī)院護理管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41.
[2] 徐智晶,夏海鵝,徐筱萍,等。建立上海市護理人員分級和能力標準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7):581-584。
[3] 李航,梁萬年。作業(yè)流程重組在醫(yī)院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院管理雜志,2003,19(7):402-404.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