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幽門螺桿菌感染(HP)與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聯性。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38例胃動力障礙,其余42例無胃動力障礙。隨機選取同期8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入選者進行14-UBT(14C尿素呼氣)試驗,觀察兩組HP感染情況,并采用χ2和t檢驗差異性,分析HP與2型糖尿病的關系。結果 觀察組HP感染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分別為65%、50%,對比有差異(P<0.05)。合并胃動力障礙患者HP感染率為78.9%,明顯高于無胃動力障礙患者的52.4%,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結論 與正常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較高,且2型糖尿病胃動力障礙患者HP感染率高于無胃動力障礙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見,HP感染與2型糖尿病有關。
關鍵詞:幽門螺桿菌;2型糖尿??;胃動力障礙;關系
幽門螺桿菌是導致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致病菌,如胃黏膜淋巴瘤、慢性胃炎及胃潰瘍等疾病。近年來,隨著幽門螺桿菌研究的不斷深入,有研究指出,幽門螺桿菌除了可導致消化腸道疾病外,還與腸外疾病的發(fā)病率有關。為了探討幽門螺桿菌與2型糖尿病的關系,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與80例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其HP感染情況,對比兩組HP感染差異,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觀察組,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54.6±1.4)歲。胃輕癱38例,無胃輕癱42例。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確診為2型糖尿病,近期均未使用鉍劑、抑酸劑、抗生素或進行抗HP治療,均無消化性潰瘍病史。隨機選取體檢中心8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齡22~80歲,平均年齡(62.5±3.6)歲。所有入選者空腹血糖、肝腎功能及血常規(guī)等檢查均正常,無明顯不適癥狀,胸部、脾、膽、腎、胰、肝等心電圖檢查、X線檢查及B超檢查均顯示正常。兩組性別、年齡等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檢測前,觀察組與對照組均在空腹的狀態(tài)下漱口,采用50ml溫水用于送服1粒14C呼氣膠囊,靜坐20min,往指定的集氣卡中吹氣,連續(xù)吹氣3min,或觀察指示窗口顏色,當顏色變?yōu)辄S色時,即可停止吹氣,采用空白卡進行測試,在檢測儀中插入集氣卡,然后檢測吹氣結果,設置250s的測定時間。采用HUBT-20A1測試儀作為檢測儀器,采用14C尿素呼氣試驗藥盒作為試劑盒。
1.3診斷標準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及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作為2型糖尿病診斷依據,糖尿病合并胃動力障礙診斷標準具體如下:①胃電圖描記技術、實時B超、同位素標記實驗、胃壓測定術、胃排空實驗等檢查顯示,患者的胃排空有明顯延遲;②經鋇餐檢查和內窺鏡檢查發(fā)現,患者無機械性梗阻情況;③臨床癥狀包括嘔吐、厭食、飽脹、持續(xù)性噯氣、惡心、腹痛、早飽等;④患者曾有過糖尿病史。
1.4統(tǒng)計方法 本研究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4.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組間差異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兩組HP感染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HP感染率為65%,對照組4為50%。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明顯高于正常人群,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注:兩組HP感染率對比有差異(P<0.05)*
2.2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情況 2型糖尿病合并胃動力障礙30例,HP感染率為78.9%,無胃動力障礙22例,HP感染率為52.4%。2型糖尿病合并胃動力障礙患者HP感染率明顯高于無胃動力障礙患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
3 討論
幽門螺桿菌通??梢栏接谖葛つけ砻婊蛭葛ひ荷顚由L,是一種微需氧菌,含有尿素酶成分,對于尿素具有分解作用,可產生一定量的氨,可長期依附在胃部組織中生長和繁殖[1]。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胃惡性腫瘤、消化性潰瘍及活動性胃炎等發(fā)病率與HP感染密切相關,已得到證實和廣泛認可。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神經細胞內山梨醇會出現增多現象,從而損傷鈉泵功能,使神經細胞發(fā)生水腫癥狀,且由于血糖長期處于偏高狀態(tài),神經營養(yǎng)血管內膜逐漸增厚,致使血管缺血或閉塞等癥狀發(fā)生,最終導致神經軸所發(fā)生性變。高脂血癥、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及自身免疫等原因,都會引起神經病變,影響胃腸道自主神經傳導功能,從而發(fā)生便秘、腹瀉及糖尿病性胃動力障礙等癥狀[2]。近幾年,相關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HP,同時也有資料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與正常人群相比無明顯差異,關于HP感染與2型糖尿病的關系,目前尚未有統(tǒng)一定論,本研究通過對80例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情況分析,探討HP感染與2型糖尿病的關聯性。
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合并胃動力障礙患者HP感染率為78.9%,無胃動力障礙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為52.4%,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說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胃動力障礙時,HP感染發(fā)生率明顯升高,這是因為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合并自主神經病變、微血管病變等情況,有可能會降低胃腸平滑肌收縮力,減弱胃腸蠕動功能,延遲胃排空,導致胃竇無張力,延長幽門收縮時間。食物殘留在胃腔中的時間過長,對胰高血糖素、胃酸及胃泌素等腸胃激素形成刺激,降低胃腸蠕動速度,使HP依附于胃黏膜表層,從而引發(fā)HP感染。在本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的HP感染率分別為65%、50%,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說明與健康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HP感染率較高。在謝煥琴等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高達70%,該結果與本研究一致[3]。
綜上所述,HP感染與2型糖尿病具有關聯性,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明顯高于正常人群,且2型糖尿病合并胃動力障礙患者的HP感染率高于無胃動力障礙患者。由于本研究數據較少,樣板量小,有可能會導致結論局限性,仍需進行深入研究,以明確幽門螺桿菌與2型糖尿病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魯素彩,言紅健,武變瑛.幽門螺桿菌感染與1型糖尿病胰島素及C肽分泌[J].醫(yī)學研究與教育,2010,10(02):124-125.
[2]姜涌斌,彭穎,關國躍.2型糖尿病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超敏c反應蛋白、血脂情況的關系[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04(08):162-163.
[3]謝煥琴,黃璐,呂小平.幽門螺桿菌感染與2型糖尿病血管病變的關系[J].臨床醫(yī)學,2011,12(01):208-209.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