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痔術后大出血原因及護理對策。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痔瘡手術后大出血的12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其術后大出血原因,并實施有效的護理對策結果 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隨訪6個月,無復發(fā)。結論 痔術后大出血多是由于手術操作不當、自身原因、術后局部感染和術后護理不當四大類原因造成,臨床工作者應積極提高臨床技能,避免使患者遭受不必要的并發(fā)癥損傷。
關鍵詞:痔術后大出血;原因分析;護理對策
痔瘡是肛腸科最常見的疾病,可發(fā)病于各年齡段,20~40歲高發(fā),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在我國素有\(zhòng)"十人九痔\"的說法。臨床常將痔瘡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其中約60%左右為內痔,24%左右為混合痔,其余為外痔[1]。臨床將痔瘡分為Ⅰ~Ⅳ度,Ⅰ度、Ⅱ度多采用內科保守治療,Ⅲ度、Ⅳ度內科保守治療效果多不佳,常給予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效果顯著,術后并發(fā)癥較少,術后大出血是痔瘡術后最嚴重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約0.5%~2.0%[2]。為了解痔瘡術后大出血的原因及護理對策,避免患者出現(xiàn)痔瘡后大出血,對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我院行痔瘡手術且術后出現(xiàn)大出血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l臨床資料
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痔瘡手術后大出血的12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7例,年齡范圍21~46歲,平均年齡(31.4±3.6)歲,出血原因:結扎線脫落出血4例,便秘出血3例,感染出血例2,劇烈活動所致出血3例,出血量:100~300ml 6例,300~500ml 4例,500ml以上2例,出血時間:術后第1d出血4例,術后2~5d出血5例,術后6~14d出血3例。
2原因分析
2.1手術操作不當 由于手術操作范圍小,視野暴露不清,從而增加了手術難度,出血點處理不徹底,或術中給予收縮血管藥物,術后血管擴張時造成出血;痔核結扎線松脫,或結扎線殘端過短,線頭脫落等造成術后出血;手術切口過深傷及血管;注射硬化劑治療內痔時,注射過深,濃度劑量過大等,痔核壞死脫落時傷及血管致術后大出血等。
2.2自身原因 主要的原因有機體凝血機制障礙、術后過早活動或劇烈活動或便秘等,患者自身凝血機制障礙極易引起術后大出血,此外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小動脈血管多自動收縮閉合功能差,或長期服用抗血管藥物,使血管收縮能力降低等,均會增加術后出血傾向,術前患者需行相關檢查積極避免該類原因引發(fā)的大出血并發(fā)癥。
2.3局部感染 感染可以是術前或術后,術前肛門部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即進行手術可能加重感染,由于大多痔瘡手術為開放性有菌手術,且患者術后抵抗力多顯著降低,導致細菌生長繁殖加速,造成術后感染,組織脆弱,小血管易破裂出血,引發(fā)術后大出血。
2.4術后護理不當 術后護理不當是痔瘡術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醫(yī)務人員指診或直腸鏡檢查等時手法不熟練或太過粗暴,引發(fā)術后出血;護理人員為患者換藥不當造成創(chuàng)面破損致出血;患者術后飲食不當,過度運動,久坐久蹲等均會引發(fā)術后大出血,護理人員應詳細向患者說明術后注意事項,以避免術后大出血。
3護理對策
3.1術前護理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進行親切交談,科室介紹,使患者熟悉住院環(huán)境,可安排家屬陪同,使患者感受家人關懷,緩解緊張情緒,詳細詢問患者既往病史,向患者講解痔瘡基礎知識,及手術大致流程,對于高血壓、糖尿病、肛門部有感染及凝血機制障礙的患者均應暫緩手術,待患者調整至正常水平時再行手術,術前給予清潔灌腸,做好腸道準備。
3.2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是避免術后大出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3],護理人員應加重對患者的術后護理,具體如下。
3.2.1并發(fā)癥護理 術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手術當天應臥床休息,由于術后24h易出現(xiàn)原發(fā)性出血,而血液常反流積存在乙狀結腸、直腸內,不易發(fā)現(xiàn),故護理人員應巡護患者,檢查患者傷口有無滲血滲液,觀察引流管內引流液的色、質、量,以判斷出血量,當患者出現(xiàn)出血傾向,應立即匯報醫(yī)生進行處理,術后5~14d為痔核脫落期,這一期間極易發(fā)生繼發(fā)性出血,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有無大便帶血及結扎線排出,如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進行有效處理。囑患者避免劇烈運動、久坐久蹲、排便用力過度等。
3.2.2抗感染護理 術后遵醫(yī)囑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由于術后易出現(xiàn)出血傾向,故避免給予對血小板有影響的藥物,囑患者注意肛周衛(wèi)生,每次便后應用溫水清洗,清洗時注意避免牽拉留于肛門外的結扎線,造成內痔斷裂等。遵醫(yī)囑給予中藥溫水坐浴15min/d,護理人員換藥時應注意無菌操作,避免二次感染等。
3.2.3心理護理 向患者講解術后注意事項及并發(fā)癥情況,可能會加重患者心理負擔,一旦出現(xiàn)大出血,患者及家屬會驚慌失措、恐懼等,護理人員應及時通報醫(yī)生進行處理,同時安撫患者及家屬緊張情緒,講明其發(fā)生原因及對應措施,囑患者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鎮(zhèn)靜劑鎮(zhèn)靜。
3.2.4飲食用藥護理 術后患者應給予流質飲食,可逐漸增加食物粘稠度,食物搭配注意營養(yǎng)豐富,粗細搭配,多食水果、粗纖維蔬菜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禁飲酒,保持大便通暢,術后嚴格遵醫(yī)囑用藥,合用用藥對于術后恢復有重要作用。
3.2.5日常生活護理 囑患者術后24h內絕對臥床休息,3d后可下床輕微活動,避免久坐久蹲、劇烈活動、重體力活動等;保持大便通暢,大便1~2次/d,飲食調節(jié)不佳時可給予藥物調節(jié),排便時避免用力過猛,損傷傷口;術后2w后可進行適度肛門功能鍛煉,以促進術后恢復。
4結論
痔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直腸下段粘膜或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的淤血、擴張和屈曲,從而造成出血或團塊脫出。以肛管皮膚與直腸粘膜連接處的齒狀線為界,以上者為內痔,以下者為外痔,上下都有者為混合痔,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便血,飲酒、刺激性食物、便秘可加重便血癥狀。手術治療效果顯著,術后并發(fā)癥較少,偶有發(fā)生,其中術后大出血是痔瘡術后最嚴重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約0.5%~2.0%。周業(yè)軍、張燕[4,5]等研究表明:術式不當、感染、凝血機制障礙、護理不當是痔術后發(fā)生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結扎線脫落出血4例,便秘出血3例,感染出血2例,劇烈活動所致出血3例,與臨床報道大致一致。術后有效護理對于避免患者術后大出血具有重要意義[5]。術后護理可從并發(fā)癥護理、抗感染護理為首,術后24h已發(fā)生原發(fā)性出血,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注意有無出血傾向,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匯報醫(yī)生,對癥處理,遵醫(yī)囑積極給予抗感染治療,患者本身對于手術多會有恐懼心理,一旦術后出現(xiàn)大出血,患者可能會更加恐懼,此時,護理人員在緊急處理的同時安撫患者緊張情緒,術后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飲食、用藥、生活護理,以保證患者盡快康復。本研究中12例患者均康復出院,隨訪6個月,患者均無復發(fā)。
總之,痔術后大出血多是由于手術操作不當、自身原因、術后局部感染和術后護理不當四大類原因造成,臨床工作者應積極提高臨床技能,避免使患者遭受不必要的并發(fā)癥損傷。
參考文獻:
[1]徐永強,鄧兵.痔瘡術后大出血的預防與治療[J].中外醫(yī)療,2012.
[2]印義瓊,.526例痔患者術后出血的預防與護理[J].西部醫(yī)學,2012.
[3]應欣,曾莉,錢海華.痔手術研究進展[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