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胃腸減壓是普外科常見的治療措施之一,有效的胃腸減壓可以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近年來,眾多學者對胃腸減壓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和探討,本文在大量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對胃腸減壓胃管的選擇,置管方法,胃管的固定方法等問題進行綜述。
關鍵詞:胃管;留置胃管;胃腸減壓
胃腸減壓術(shù)是利用負壓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將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過胃管將積聚于胃腸道內(nèi)的氣體及液體吸出。有效的胃腸減壓可降低胃腸壓力,減輕腹脹,促進切口愈合,改善胃腸壁血液循環(huán),促進消化功能恢復,對胃腸道、膽道手術(shù)來說,術(shù)前留置胃管還能為有效減少麻醉中及手術(shù)后的并發(fā)癥,對術(shù)后恢復極為重要[1]。
1 胃管的選擇
1.1橡膠胃管 臨床上,最早使用的是橡膠胃管,由于管壁厚、管腔小、有異味、彈性差等缺點,使用越來越少。但它價格便宜,可用于置管時間短、清醒又無吞咽障礙的患者。
1.2 硅膠胃管 硅膠胃管組織相容性大、管道透明、側(cè)孔較大等,逐漸取代了橡膠胃管[2]。但這種胃管易致食管反流而發(fā)生食管炎、食管潰瘍。
1.3 DRW型胃管 DRW型胃管前端的多個側(cè)孔,側(cè)孔的間距較小,集中于胃管的前端,而且側(cè)孔的孔徑比較大有關,便于抽吸胃內(nèi)容物。陳紅,萬建華[3]通過研究驗證使用DRW胃管常規(guī)插管長度可以達到良好的胃腸減壓效果。
1.4聚氨酯胃管 此類胃管管徑小于3.3 mm,質(zhì)軟,內(nèi)置的韌性超強導絲,可對胃管起到良好支撐的作用,提高了插管成功率。聚氨酯胃管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需腸內(nèi)營養(yǎng)支持的患者,但因其內(nèi)徑較小、管腔易被食物殘渣堵塞,故不宜作胃腸減壓使用。
1.5改制胃管 許多研究者對胃管進行了改制,如彎頭胃管等。多孔胃管的引流效果較好,可提高胃腸道手術(shù)后患者胃液的引流。王慶華等[4]提出多孔胃管可達到與胃壁充分接觸的目的,尤其適用于胃癌術(shù)后置管時間長、胃液黏稠的患者,可有效地防止胃管堵塞。
2 胃腸減壓胃管置入方法
2.1半坐位法插胃管 當胃管插入14~16cm時把床搖起讓患者處于半坐位, 借其重力的作用迅速插入胃管。
2.2 口含維生素C快速插管法 王艷霞[5]研究表明口含維生素C快速插管法(插管前1min囑患者含1片維生素C,利用維生素C含化促進唾液分泌產(chǎn)生的自然吞咽動作和唾液的潤滑作用快速插管)可以減輕患者惡心嘔吐的發(fā)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2.3口服利多卡因法插管 抽取2%利多卡因10 ml,接上吸痰管,常規(guī)將胃管插至10~15 cm時,協(xié)助者將吸痰管放入患者口腔內(nèi)并緩慢推注利多卡因5~10 ml,患者順著口腔內(nèi)的液體作吞咽動作,既達到局部麻醉的作用,又有潤滑的效果[6]。
3 固定方法
3.1膠布固定法 蝶形膠布固定法將膠布末端固定胃管1周,兩分叉各繞胃管1周交叉粘于同側(cè)鼻翼,更加牢固適用。尹雪梅[7]報道面頰部的膠布固定改粘貼在耳廓前后,使胃管固定牢固,患者舒適。用膠布將胃管固定于鼻翼部,再用另一條膠布橫向加固于鼻翼上,可有效避免胃管的脫落。
3.2 棉帶固定法 張翎等[8]報道將少許膠布粘貼于預先測量好的胃管刻度處,將60cm長的繃帶交叉打結(jié)固定于膠布上方,插好胃管后將繃帶一端從耳廓上繞過,再繞過枕部與繃帶的另一端,在耳前打結(jié)固定。劉波等[9]選用五列繃帶,長度約 60~70 cm。自繃帶中間纏繞在手指上,使繃帶中間呈線狀,選取胃管適宜位置系緊應用活結(jié),繃帶繞頸在下頜打結(jié)[10-13]。
3.3 3M透明貼加3M防水膠布固定法 置管成功后,左手穩(wěn)定鼻部胃管,右手將3M防水膠布繞胃管1w后交叉固定于鼻翼兩側(cè),然后用3M透明貼(靜脈留置針用)將胃管固定于同側(cè)面頰[14-15]。透明敷貼粘性、防水性、透氣性好,透明便于觀察,固定牢固,對皮膚刺激性小。
4 小結(jié)
關于胃腸減壓的研究還在繼續(xù),作為一種重要的治療措施,如何在提高插管有效率的同時促進患者的舒適,是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王艷.普外科患者留置胃管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223-224.
[2]方友華.臨床胃管護理研究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20):42-43.
[3]陳紅,萬建華.DRW型胃管應用于普外科胃腸減壓患者的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12,11(6):17-18.
[4]王慶華,劉鳳,陳強清,等.多孔胃管在老年胃癌患者術(shù)后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8,2(30):2787-2788.
[5]王艷霞.兩種胃管置入方法效果比較[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9):115-116.
[6]周新霞,王瓊麗.胃腸減壓患者留置胃管不同方法效果對比[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7):23-24.
[7]尹雪梅.兩種胃管固定方法的對比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8(17):1558.
[8]張翎,郝傳月.3種胃管固定方法在臨床中應用比較[J]黑龍江醫(yī)學,2009,33(12):943.
[9]劉波,馮煥敏,張士杰.胃腸減壓改良固定法[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3,6:321-322.
[10]尹秀芬. 胃腸減壓在腹部手術(shù)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2013,19(19):115-116.
[11]陳海蓮,梁曉萍,吳衛(wèi)軍.胃腸減壓護理操作方法及護理體會[J]2013,19(19):115-116.
[12]郝立榮.改良式留置胃管的護理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2,5(1B):91-92.
[13]鄭艷玲,劉靜.改進留置胃管方法與傳統(tǒng)留置胃管方法減壓效果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 7(14):389.
[14]陳贏.普外科術(shù)后胃腸減壓不適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10):219-220.
[15]張雪玲.124例胃腸減壓術(shù)患者的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6):212-213.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