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組織的良性增生性疾病,以乳房部腫塊和疼痛為兩大主癥,是乳腺主質和間質不同程度的增生及復舊不全所致的乳腺結構在數量和形態(tài)上的異常。中青年女性常見的一種疾病就是乳腺增生,在乳腺疾病中占89.08%[1]。門診部門的乳腺增生患者數量較多,很難一次就診時間內就對患者交代清楚疾病的治療情況,延誤患者的治療,導致病情反復發(fā)作或惡化。因此,了解女性乳腺增生的發(fā)病機制,探索乳腺增生的影響因素,制定乳腺增生的防治措施,是提高女性生活質量,降低疾病發(fā)生幾率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女性乳腺增生;發(fā)病機制;影響因素;防治措施
1女性乳腺增生的發(fā)病機制
乳腺增生癥又稱乳腺結構不良,是以腺泡上皮、導管上皮及纖維結締組織一種或多種組織增生為主要病理改變的乳房疾病,既非炎癥,亦非腫瘤。醫(yī)學研究認為,乳腺增生癥的發(fā)病主要與內分泌激素失調和精神因素有關,特別是與下丘腦-垂體-卵巢-乳腺內分泌軸平衡失調有關,其中雌激素分泌增加,孕激素分泌減少,雌/孕激素比例失調是造成乳腺增生的主要原因。乳腺組織局部雌激素濃度升高和雌激素受體增加,可造成乳腺導管上皮和纖維組織不同程度的增生或末梢、腺管、腺泡形成囊腫。因此,乳腺增生癥的病因可能主要與不良的生殖生育因素有關。
2女性乳腺增生的影響因素
2.1飲食因素 有研究結果表明,飲食與乳腺病呈顯著負相關,以葷食為主者乳腺正常的較少,且運動對乳腺增生病有影響。一般而言,體型偏瘦、飲食清淡、偶爾飲酒是保護因素,而被動吸煙和從不鍛煉使罹患乳腺增生病的風險大大增加。常食用水果可對乳腺疾病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合理的飲食結構對預防乳腺疾病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2情緒因素 很多中年女性由于受到社會、家庭、事業(yè)的壓力,以及各種責任的加重,使得她們一時難以承受,以至于情緒不穩(wěn)定。有的表現為急躁、易怒;有的表現為恐懼、焦慮;有的表現為抑郁、憂愁等,這些不穩(wěn)定情緒的短暫與持續(xù)存在,都會是婦女患乳腺增生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認為,乳腺增生的焦慮情緒與疾病的程度有正相關性[2]。
2.3藥物濫用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腺疾病,有資料表明,乳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為患者對自身乳腺病史不注重。其次,乳腺增生癥也可發(fā)展為乳腺癌,所以,應加強對乳腺疾病的認知力度,定期進行體檢,以防范于未然。研究表明,不規(guī)范服用含雌激素類的保健品、長期處于被污染環(huán)境、精神過度緊張等因素均可增加乳腺疾病的患病風險。因此,在日常體檢中應加強對以上高危人群的檢查力度,大力宣傳有關乳腺疾病的有關知識,積極開展有關知識講座,以進一步提高廣大女性人群的防范意識,降低患病風險。
2.4職業(yè)因素 乳腺增生癥與職業(yè)、文化程度關系密切,調查發(fā)現,教師和機關人員發(fā)病率高,工人其次,文化程度越高,發(fā)病率越高,這可能因文化程度越高,從事腦力勞動的幾率越大,工作和競爭壓力也大,大腦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導致內分泌紊亂,致使乳腺長期處于增殖不能復舊或復舊不全狀態(tài)中,久而久之發(fā)生乳腺增生。
2.5家族因素 有乳腺癌及其他腫瘤家族史與無腫瘤家族史發(fā)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有乳腺癌家族史與有腫瘤家族史中乳腺增生發(fā)病率明顯增高,分別為80%和75%[3],而無腫瘤家族史發(fā)病率僅為30%。
3女性乳腺增生的防治
3.1心理上的預防非常重要 乳腺增生對人體的危害莫過于心理的損害,因缺乏對此病的正確認識,不良的心理因素、過度緊張刺激及憂慮悲傷,會造成神經衰弱,會加重內分泌失調,促使增生癥的加重,故應解除各種不良的心理刺激。
3.2改變飲食,防止肥胖 少吃油炸食品、動物脂肪、甜食及過多進補食品,適當減少飲食中的脂肪攝入量,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類,多吃粗糧,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少吃高蛋白、低纖維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海帶、豆制品、白菜等。改善生活方式,不吸煙、飲酒,適當增加體育鍛煉,保持大便通暢。
3.3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 醫(yī)院可在體檢中心候診室、檢查室門口建立健康教育櫥窗,對乳腺增生等常見病、多發(fā)病的預防、治療、保健知識采取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多種形式進行宣傳,通過開展防治乳腺疾病的健康教育宣傳,提高人們對乳腺疾病的認識。根據體檢結果有針對性地發(fā)放健康教育處方,對單位組織的體檢人員進行集體宣教,請有關專家定期系統講解乳腺增生的病理、病因、預防及治療等;對個人體檢者除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外,還要建議其去乳腺??七M行診治。
3.4鼓勵母乳喂養(yǎng) 這是乳腺增生的一個保護因素。母乳喂養(yǎng)小于3個月的女性發(fā)生乳腺增生的危險低于非母乳喂養(yǎng)的女性,但無統計學意義。母乳喂養(yǎng)3個月以上的女性乳腺增生的危險則顯著降低。這可能是由于產后哺乳對乳腺是一種生理調節(jié),對乳腺有保護作用。未哺乳者乳汁在乳腺管內積聚貯留,堵塞乳腺管,容易致使乳腺疾病發(fā)生[4]。母乳喂養(yǎng)的作用在以往研究中已有提及,但是否具有累積效應則仍需要進一步證據。筆者認為,累積母乳喂養(yǎng)時間越長,保護效應越顯著。因此,大力提倡母乳喂養(yǎng),不僅有利于嬰兒,而且對女性本身也具有積極意義。
3.5選擇合適的胸罩與內衣 應選擇棉織品的內衣與胸罩,且胸罩應選擇彈性好的,胸廓與乳房正常活動時不感到受壓的圍度。在家休息時最好解除對乳腺的一切壓力與束縛。此外,如自查發(fā)現有腫塊、疼痛等情況,應及時到當地正規(guī)醫(yī)院去檢查。
3.6注重乳腺增生的治療 由于對乳腺增生發(fā)生的機制和病因尚無確切了解,目前治療上基本為對癥治療。一方面,部分患者發(fā)病后數月至1~2年后??勺孕芯徑猓嗖恍柚委?;乳腺增生有很多類型,生理性的乳腺增生,如單純性乳腺增生癥,不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消退;因為精神、情緒及人為因素引起的乳腺增生,通過自身的調整(如及時診治與乳腺疾病發(fā)生相關的其他器官疾病,調節(jié)情緒、緩解精神壓力,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戒煙戒酒等)也會消退或緩解。另一方面,病理性的乳腺增生需積極治療,尤其是囊性增生類型,由于存在癌變的可能,不能掉以輕心。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中醫(yī)中藥治療,通過辨證治療乳腺增生對疼痛有緩解作用,對質地中等或較軟的增生腫塊可以起到明顯的縮小相消散的作用,中醫(yī)根據月經周期可以較好地調節(jié)患者內分泌,同時達到緩解癥狀和調節(jié)月經的目的,還有口服中藥小金丹、消遙散、針灸等;西藥治療,如口服激素類藥物、碘制劑及其他對癥治療藥物[5]。此外,手術治療有乳房腫塊切除術、乳房單純切除術等。
綜上所述,乳腺增生是女性乳腺的多發(fā)病之一,據中國乳腺疾病防治協會的調查顯示,在我國,有70%~80%的女性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病情[6]。雖然不是每1例乳腺增生都會惡變,但是對乳腺增生的預防和治療仍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黃明芳,洪秀芹.婦女乳腺疾病相關因素的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8).
[2]王連英,劉鳳琴,丁輝.女性乳腺增生癥高危因素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4,19(11).
[3]錢晶.乳腺增生病發(fā)病現狀調查及分析.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14).
[4]吳祥德,守義.乳腺疾病診治[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
[5]張艷云.對體檢女性乳腺增生患者的健康教育[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9).
[6]趙全敏,張文靜,鐘曉輝.門診對乳腺增生癥的健康教育[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12).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