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麻黃細辛附子湯對變應性鼻炎(AR)大鼠行為學和IL-4與IL-5的影響,揭示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AR的作用機制。方法 將32只wistar大鼠按性別、體重隨機分成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撲爾敏治療組,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組,每組8只。采用卵蛋白全身致敏與局部攻擊方法制作AR大鼠模型,檢測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后血漿IL-4與IL-5的含量,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麻黃細辛附子湯能夠顯著減少大鼠噴嚏次數(shù)和鼻抓癢次數(shù),使血漿IL-4與IL-5降低。結論 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AR的作用機制是通過使IL-4與IL-5降低而發(fā)揮療效。
關鍵詞:麻黃細辛附子湯;變應性鼻炎;IL-4;IL-5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以發(fā)作性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為主要癥狀,部分患者伴有眼癢、流淚、腭癢等癥狀。近10余年來,變應性鼻炎的發(fā)病率顯著增高,尤其是在工業(yè)發(fā)達的國家表現(xiàn)明顯。AR的發(fā)病較多見于中青年,約80%病例40歲以前發(fā)病[1]。
變應性鼻炎的發(fā)病機理十分復雜,通常認為它是由IgE抗體介導的速發(fā)型超敏反應,但其臨床過程常表現(xiàn)慢性遷延型。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變態(tài)反應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速發(fā)相反應(acute-phase reaction,APR)階段和遲發(fā)相反應(1ate-phase reaction,LPR)階段[2]。在其發(fā)病過程中,IL-4和IL-5共同參與遲發(fā)相反應的調(diào)節(jié)。由于其機理的不明確性和復雜性,至今仍無療效確切,副作用少的藥物和療法。西醫(yī)對對變應性鼻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免疫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西藥雖然能對變應性鼻炎急性發(fā)作期在短時間內(nèi)癥狀得到控制,但是西藥出現(xiàn)了諸多方面的副作用,且對本病的遠期療效尚不理想。中醫(yī)藥治療變應性鼻炎中具有標本兼顧,副作用小,療效顯著。臨證中發(fā)現(xiàn)很多變應性鼻炎患者外因由感受外邪,內(nèi)因存在陽氣不足,水飲內(nèi)停,使用麻黃細辛附子湯臨床治療有較好療效。本實驗通過觀察麻黃細辛附子湯對大鼠變應性鼻炎血漿IL-4與IL-5含量的影響,并與撲爾敏對照,以揭示其療效機制,為本病的治療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治療藥物 麻黃細辛附子湯:藥物購于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中藥局。藥物劑量分別按《傷寒論》中方藥劑量之比將藥料混合,藥物劑量分別為麻黃6g、細辛5g、附子9g,加水沒過藥物一指,浸泡30min后武火煮沸,文火煎煮20min,共2次,濾液濃縮至200ml,冰箱保存。
1.1.2實驗動物 健康Wistar大鼠32只,雌雄各半,體重180~200g。購于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動物實驗中心。動物的一般狀態(tài)好,鼻周無分泌物,無抓撓鼻現(xiàn)象,無噴嚏,皮毛光滑,活動及飲食正常。動物飼養(yǎng)環(huán)境及飼料:動物飼養(yǎng)在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動物實驗中心,室內(nèi)通風及光線良好,濕度適宜,動物飼料由動物室提供,標準動物飼料。
1.1.3動物造模藥品 卵白蛋白:上?;瘜W試劑廠,批號:20130108。抗原佐劑混懸液的組成:含卵白蛋白1mg,氫氧化鋁凝膠50ml。
1.1.4檢測試劑 IL-4和IL-5定量ELISA試劑盒,購于北京邦定泰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動物分組 將動物按體重及性別隨機分成四組,各組體重比較無顯著性差異(Q檢驗)。即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撲爾敏治療組、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組。
1.2.2造模方法[3]:基礎致敏:實驗組:5% OVA混懸液致敏,腹腔注射,1次/d,共7次;對照組:以等量生理鹽水替代5%OVA混懸液,方法和步驟同實驗組。鼻內(nèi)激發(fā):實驗組:于第15d起,以5%OVA混懸液100μl雙側滴鼻,每側50μl,1次/d,共7次;對照組:以等量生理鹽水替代5%OVA混懸液,方法和步驟同實驗組。癥狀分級標準見表1。
1.2.3給藥方法 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組:以麻黃細辛附子湯2ml/次(每毫升含生藥0.2g),2次/d灌胃,共21d。模型組及正常對照組分別給予生理鹽水2ml/次,2次/d灌胃,共21d。
1.2.4測定指標方法 噴嚏計數(shù):在測試之前,給予5%OVA混懸液100μL滴鼻,觀察30min,觀測1次/4d。鼻抓癢次數(shù):方法同上。IL-4,IL-5 含量的檢測:嚴格按試劑盒說明進行。
1.2.5療效評定標準[4] 參考1997年在海口修訂變應性鼻炎診斷標準和療效評定標準,治療后癥狀累計積分減少2或3分為顯效,減少1分為有效。
1.2.6數(shù)據(jù)處理 實驗數(shù)據(jù)經(jīng)SPSS18.0軟件處理,進行One-Way方差分析,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
2 結果
2.1治療后各組大鼠行為學指標比較,見表2。
由上表表明,模型組與正常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動物造模成功。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組、撲爾敏治療組與模型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麻黃細辛附子湯與撲爾敏能緩解變應性鼻炎的癥狀,治療效果較好。
2.2 IL-4和IL-5的測定結果見表3。
以上結果表明,模型組AR大鼠IL-4與IL-5的含量較高,與正常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IL-4與IL-5參與了AR的發(fā)病過程,而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組和撲爾敏治療組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麻黃細辛附子湯和撲爾敏能夠降低大鼠IL-4與IL-5的含量。
3 討論
AR由多種細胞因子和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參與,以鼻黏膜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為特征的超敏性疾病。AR是一種異常免疫反應,由于外界環(huán)境因素造成Thl和Th2免疫反應失衡而引發(fā)的、以Th2免疫反應為主鼻腔粘膜炎癥反應,其組織中大量表達Th2細胞因子的細胞浸潤是主要的免疫病理學特征[5-7]。Th2細胞分泌IL-4、IL-5、IL-6、IL-9、IL-10和IL-13等,主要刺激體液免疫反應。Th2細胞分泌IL-4刺激B細胞合成IgE,是AR患者體內(nèi)IgE合成過多的主要原因。所以,降低IL-4含量,減少IgE合成是治療AR的有效途徑之一。IL-5刺激嗜酸粒細胞的發(fā)育、活化、浸潤,延長其存活時間,AR鼻黏膜組織中嗜酸粒細胞的浸潤與癥狀的嚴重程度有關,表明IL-5通過作用于EOS參與AR的發(fā)病過程。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結果表明,麻黃細辛附子湯具有抗炎、鎮(zhèn)痛、抗變態(tài)反應及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的作用。麻黃的抗過敏作用是抑制過敏介質(zhì)的釋放,同時又能使未稍血管收縮,減輕鼻粘膜腫脹,抑制抗體的產(chǎn)生,而對AR有治療和預防作用。附子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有促進作用。細辛能使速發(fā)性變態(tài)反應過敏介質(zhì)釋放量明顯減少,說明其具有較好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
中醫(yī)認為AR屬于\"鼻鼽\"\"鼽水\"\"鼽嚏\"范疇,其病病因與外界因素如風寒異氣(包括各種變應原)的入侵關系密切,病機主要由于肺氣虛,衛(wèi)表不固,風寒侵襲所致,病性屬虛屬寒,為本虛標實之證,治療上應標本兼治,原則應祛風散寒溫陽為主。方用麻黃細辛附子湯,由麻黃,細辛,附子,三味藥組成。麻黃祛風散寒,附子溫腎陽,細辛氣味辛溫雄烈,佐附子以溫經(jīng),佐麻黃以解表,三藥相合于溫經(jīng)中解表,解表中溫陽,為標本兼治之良方。
本研究通過檢測AR大鼠血漿中IL-4和IL-5含量的變化,表明炎性介質(zhì)和嗜酸粒細胞在本病中的浸潤狀況,以揭示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AR的作用機制。結果表明麻黃細辛附子湯能降低AR大鼠血漿中IL-4和IL-5含量,說明本方具有抑制Th2細胞亞群優(yōu)勢反應的作用,抑制Th2細胞的分泌功能,減少IL-4和IL-5含量,抑制炎性介質(zhì)的釋放和EOS的發(fā)育、活化、浸潤,從而減輕鼻粘膜炎癥,減輕AR的癥狀或減緩AR的發(fā)作,以達到治療AR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鹿道溫. 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分冊[M]. 第1版.北京: 中醫(yī)藥出版社,1998: 151-159.
[2]張羅,周兵, 韓德民, 等, 變應性鼻炎研究進展(一):發(fā)病機制[J].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03. 10(5): 316-320.
[3]劉建國, 楊政, 劉月輝. 變應性鼻炎大鼠模型建造[J]. 江西醫(yī)學院學報, 2008. 48(5): 33-34,37.
[4]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 變應性鼻炎診斷標準與療效評定標準[J].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1998. 33(3): 134-135.
[5]AB, Kay, Allergy and allergic diseases:first of two part s[J]. N Engl J Med, 200l,344:30-37.
[6]Varney VA, Jacobson MR, Sudderick RM.Immunohistology of the nasal mucosa following allergen-induced rhinitis Identification of activated T lymphocytes,eosinophils,and neutrophils[J].Am Rev Respir Dis, 1992. 146:l70-176.
[7]S, Robinson DS ,Hamid G ,Ying.Predominant TH2-like bronchoalveolar T-lymphocyte population in atopic asthm [J].N Engl J Med, 1992,326: 298-304.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