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銀杏達莫注射液對急性腦梗塞的治療效果,分析其作用機制。方法 選取我科治療急性腦梗塞患者為研究對象,共計60例納入觀察組,并選取同期體檢的60例健康人納入對照組。觀察組采用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治療14 d后觀察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觀察組患者血液流變學、C反應蛋白(CRP)、內(nèi)皮素(ET-1)及血栓素(TXB2)的變化,以及上述指標與對照組間的差異。結(jié)果 ①治療14 d后,觀察組NFDS評分和Barthel 指數(shù)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②治療后全血高切、中切、低切、血漿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且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③觀察組患者治療前CRP,ET-1和TXB2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治療14 d后上述指標顯著下降(P<0.01)。結(jié)論 銀杏達莫注射液可降低血液粘滯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炎癥水平,促進神經(jīng)元細胞修復,從而改善急性期腦梗塞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評分。
關鍵詞:銀杏達莫注射液;急性腦梗塞;血液流變學;血小板聚集率
腦梗塞是我國神經(jīng)內(nèi)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之一,發(fā)病率、致殘率均較高。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對腦梗塞有較為獨特的認識,而且中醫(yī)制劑副作用小,多種有效成分共同作用于急性心、腦血管梗阻性疾病可提高單一成分的療效[1]。銀杏達莫注射液是由銀杏提取物組成的復合制劑,包括銀杏總黃酮和雙嘧達莫等成分,許多研究證實,雙嘧達莫對心血管缺血性疾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而其他成分如黃酮甙、銀杏內(nèi)酯、白果內(nèi)酯也均有不同的作用機制[2]。我科采用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腦梗塞患者為研究對象,共計60例納入本次研究,均列入觀察組;選取30例同期我院體檢的健康人納入對照組。觀察組所有患者均完善相關檢查,經(jīng)頭顱CT證實并除外腦出血,無與神經(jīng)功能缺損相對應之低密度灶,均符合我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中制定的腦梗塞的診斷標準。觀察組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56~70歲,平均(63.2±8.5)歲,發(fā)病至入院治療時間均在24 h以內(nèi),無嚴重的心、肝功能受損,無腎臟疾病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入院時未出現(xiàn)嚴重意識障礙,無近期外科手術史及藥物禁忌。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51~67歲,平均(61.8±6.9)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銀杏達莫(美欣康,湖北民康制藥)20 mL,靜脈滴注,1次/d,共用14d,并常規(guī)給予脫水劑,阿司匹林片口服以及其他對癥治療。治療14 d后觀察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觀察組患者血液流變學、C反應蛋白(CRP)、內(nèi)皮素(ET-1)及血栓素(TXB2)的變化,以及上述指標與對照組間的差異。
1.3實驗室指標和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 NFDS) 評分、日常生活活動指數(shù)( Barthel index) 評估臨床療效。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第2 d和第15 d清晨取肘靜脈血約5 mL,枸櫞酸鈉抗凝,采用SA-6000型全自動血流變測試儀(賽科希德有限公司)檢測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和血漿粘度。采用LBY-NJ血小板聚集儀(北京普利生醫(y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測定血小板聚集率,先以 3.0 μmol/L二磷酸腺苷(ADP,美國 CHRONO-PAR 公司)作為血小板聚集誘導劑,分別測取血小板1 min、5 min和最大聚集率。分離2 mL血液標本,3000 r/min離心,取上層血清,分別采用散射比濁法、酶聯(lián)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測定CRP、TXB2和ET-1水平,使用美國BIOSITE公司Triage診斷儀,嚴格按照試劑盒的要求進行操作。
1.4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 13.0軟件統(tǒng)計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S以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①治療14 d后,觀察組NFDS評分和Barthel index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提示銀杏達莫注射液可改善急性期腦梗塞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評分,見表1。②治療前后觀察組血液流變學和血小板聚集率的變化,見表2。治療后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同時,血小板1min、5 min、最大聚集率均有降低(P<0.05),且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提示銀杏達莫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腦梗塞患者血液粘滯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③觀察組患者治療前CRP,ET-1和TXB2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治療1 d后上述指標顯著下降(P<0.01),提示銀杏達莫注射液可降低體內(nèi)的炎癥水平。
3討論
銀杏達莫注射液主要由銀杏總黃酮、雙嘧達莫、銀杏內(nèi)酯等萜類內(nèi)酯等組成[3],這些成份的共同作用在心、腦血管梗塞方面具有良好的藥理學效應。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最有效的血小板聚集物,腦梗塞急性期,血小板及部分炎性細胞可分泌PAF,參與了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大量的PAF還可直接產(chǎn)生對神經(jīng)元產(chǎn)生損傷。銀杏內(nèi)酯是天然的PAF拮抗劑,可競爭性結(jié)合腦內(nèi)PAF受體,從而抑制血小板的激活過程。腦梗塞急性期由于局部供血中斷,腦組織出現(xiàn)缺血、缺氧,隨著神經(jīng)元細胞及內(nèi)皮細胞壞死,釋放出大量的ET-1,產(chǎn)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導致神經(jīng)元損傷。CRP是由各種炎性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等)誘導肝細胞產(chǎn)生的炎性標志物,與血管內(nèi)膜損傷有關,可反映腦缺血程度及梗死范圍。我們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腦梗塞患者急性期CRP也顯著高于正常人群,經(jīng)銀杏達莫治療后,CRP、ET-1水平顯著降低,提示該藥物可降低炎性反應,保護神經(jīng)元細胞、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
盡快恢復缺血半暗帶區(qū)域的血流灌注是腦梗塞急性期治療的關鍵。雙嘧達莫可抑制ADP、提高了細胞內(nèi) cAMP 水平,從而阻止TXB2形成,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流變學,抗血栓效果明顯[4]。黃酮類化合物可增加紅細胞表面負電荷,增加細胞間排斥力,促進紅細胞解聚,降低纖維蛋白原含量,從而降低血液黏度。觀察組治療14 d后,血液流變學指標如全血高切、中切、低切、血漿黏度和血小板1 min、5 min、最大聚集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提示銀杏達莫注射液可活血化瘀,防止血小板聚集,在短期內(nèi)增加腦組織局部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缺血半暗帶神經(jīng)元細胞的恢復。
綜上所述,銀杏達莫注射液可降低血液粘滯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炎癥水平,促進神經(jīng)元細胞修復,從而改善急性期腦梗塞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評分。
參考文獻:
[1]錢存榮,閆雙銀.中藥注射液在急性腦梗塞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藥業(yè),2006,15(4):63-64.
[2]田小軍,郝潔,吉四輩.銀杏達莫聯(lián)合賽百纖溶酶治療早期腦梗塞的臨床分析[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8):2083-2084
[3]孟令軍,李可建,馬麗虹.缺血性卒中病機假說--\"血瘀生風\"臨床依據(jù)研究[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32(5):363-365.
[4]朱玉萍,傅毅,劉桂冬,等.血栓素 A2含量與腦梗死的相關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9:1077-1088.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