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靜脈輸液致液體外滲的護理,提高護理的質(zhì)量。方法 分析靜脈輸液致液體外滲的各種因素, 探討解決的方法。結(jié)果 液體外滲情況較多,需要采取綜合性的防治措施。結(jié)論 護士應(yīng)該能夠盡早識別與評估,采取適當?shù)淖o理干預(yù)措施,使外滲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關(guān)鍵詞:靜脈輸液;液體外滲;護理
Abstract:Objective Nursing research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fluid extravasatio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Methods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fluid extravasation, discusses the solution. Results The more liquid leakage, the need to 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of prevention. Conclusion The nurse should be able to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to take appropriat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make the leakage influence to the lowest degree.
Key words:Intravenous infusion;Extravasation of fluid; Nursing
靜脈輸液是臨床護理最常見的技術(shù)操作,也是治療給藥的重要途徑。在輸液過程中,導(dǎo)致液體外滲的情況在臨床上屢見不鮮,一旦發(fā)生后可致患者注射部位腫脹疼痛,若不及時處理,嚴重者可致局部皮膚變色或組織壞死。200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對85例靜脈輸液患者進行了療效觀察,取得了滿意效果。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85例,其中男53例,女32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1.2歲,均為我科收治患者,輸液時間均在1w以上。
2 觀察和護理
2.1輸液前的評估
2.1.1 心理護理 輸液前詳細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存在問題,及時給予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心理護理工作的展開要結(jié)合不同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因素,對其內(nèi)心的負面情緒進行疏導(dǎo),對患者的擔憂、恐懼進行排解[1]。
2.1.2 選擇血管 原則上由遠而近,避免選用靠近關(guān)節(jié)、硬化感染的靜脈。對糖尿病患者不采用下肢遠端淺靜脈穿刺,對每條血管在一個位置最多穿刺不超過3次,輸入高滲藥物時,不采用直徑≤3.0mm血管,對老年患者盡量使用留置針[2]。
2.1.3配置液體時要注意配伍禁忌和藥物濃度。兩種濃度不同的藥物配伍時,應(yīng)先加濃度高的藥液到輸液瓶中,后加濃度低的藥物,以減少發(fā)生反應(yīng)的速度[3]。
2.2輸液中的觀察和護理
2.2.1靜脈輸液過程中應(yīng)加強巡視,能及時發(fā)現(xiàn)輸液不暢或外滲,沿靜脈走向有無條索狀改變或血管受阻,硬結(jié)現(xiàn)象。穿刺點周圍皮膚有無發(fā)白、發(fā)紅、發(fā)麻、疼痛腫脹等癥狀,按不同程度分為輕度刺激征、中度刺激征、重度刺激征[4]。
2.2.2發(fā)生輸液外滲時,可使用冷敷或熱敷,冷敷常用于不易吸收和刺激性較大藥物的外滲情況;熱敷適用于易于吸收和刺激性較小藥物的外滲情況。
2.2.3輸液外滲時使用硫酸鎂,一般用于血管通透性高藥物引起的外滲,局部拮抗封閉的常用藥物有0.25%~1%的奴爾卡因,1%普魯卡因加氫化可的松、維生素c等[5]。
2.2.4采用土豆片貼敷治療靜脈炎。有研究資料提示其效果較傳統(tǒng)熱敷、硫酸鎂濕敷等方法滿意,具體方法為: 新鮮土豆洗凈,切成厚0.2 ~ 0.3cm 片狀,貼敷時范圍稍大于腫脹區(qū)域,每2h更換一次,范圍較大需要土豆片較多時,為防止土豆脫落與患者不便,可以用紗布或毛巾包裹固定[6]。土豆含有膽堿烷衍生物茄堿,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起到較強的活血化瘀、止痛作用,并且含有大量淀粉,具有高滲作用能快速緩解局部腫脹[7]。
2.2.5靜脈輸液致靜脈炎發(fā)生時,應(yīng)立即采取相應(yīng)處理措施。靜脈炎是由于從靜脈輸入刺激性大,濃度高或靜脈留置導(dǎo)管的時間過長或由于護理人員在輸液過程中操作不規(guī)范,引起局部靜脈的內(nèi)膜損傷感染[8]。注藥中發(fā)現(xiàn)藥物外滲時,不要將針頭立即拔出,應(yīng)當將針頭內(nèi)藥物抽吸出來,然后用生理鹽水5~15ml推入,局部腫脹雖比原先加重,但可沖淡局部組織及血管的藥物濃度,減輕對局部刺激[9] 。靜脈炎分為3度:Ⅰ度: 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 靜脈無條索狀改變, 未觸及硬結(jié); Ⅱ度: 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 局部條索狀改變, 未觸及硬結(jié); Ⅲ度: 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 靜脈條索狀改變, 可觸及硬結(jié)[10]。
2.2.6輸液結(jié)束后拔針的最佳時機是輸液瓶內(nèi)液體流盡, 輸液管內(nèi)殘留液面下降速度明顯減慢或停止為宜。拔針時針頭應(yīng)在無壓力的情況下退出靜脈, 以減輕或去除針刃對血管造成的機械性切割損傷??焖侔吾樅?, 立即用大拇指順血管方向按壓2個針眼, 即同時按壓皮膚針眼與血管針眼, 棉簽的頂端或棉球的直徑應(yīng)該超過針眼的1~2cm, 這樣可使2個針眼同時受壓, 按壓時間不能少于3 m in[11,12]。
2.3輸液后的評價 對患者輸液效果、心理狀態(tài)、營養(yǎng)狀況采取護患共同參與方式,對可能發(fā)生因素做到早預(yù)防、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防止靜脈炎發(fā)生,同時可以減輕局部疼痛、腫脹、外滲等情況的發(fā)生。
3 體會
近年來,隨著靜脈輸液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進步,輸液護理已成為一門獨立專業(yè)。做為護理工作者,要防治兼顧,以預(yù)防為主。嚴密觀察患者全身狀況、血管條件、心理特征并根據(jù)病情采取系統(tǒng)有效的護理措施,認真做好血管保護。靜脈輸液導(dǎo)致的液體外滲是治療中常見并發(fā)癥,護士應(yīng)該能夠盡早識別與評估,并能夠提供適當?shù)淖o理干預(yù)措施,使外滲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參考文獻:
[1] 胡吉號.靜脈輸液并發(fā)靜脈炎的藥物因素和防治措施[C].第四屆臨床藥學實踐案例分析與合理用藥學術(shù)研討會,2011.
[2]王桂英.老年患者周圍靜脈損傷的觀察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5):371
[3] 李會榮,肖松艷.淺談靜脈輸液過程中靜脈炎的防治[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yīng)用2010, 9 (18):69
[4]辛燕飛、王麗萍、辛秀娥、等山莨菪堿減輕甘露醇對外周靜脈損傷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0):730
[5]瞿秀霞.化療藥物靜脈外滲的預(yù)防與處理[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4,11(12):1530-1531.
[6]王素梅,白艷凌.馬鈴薯外敷治療靜脈輸液滲漏性損傷[J]. 護 理學雜志,2004,9( 23) : 25.
[7]張映旭. 土豆片外敷治療預(yù)防接種局部反應(yīng)的研究[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 2007,4( 1) : 30.
[8]朱蘭娥、周鵬云.外用跌打丸治療靜脈輸液所致靜脈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31.
[9]杭秋菊,沈冠紅.靜脈輸液致靜脈炎的預(yù)防和護理.臨床合理用藥,2011,12(4):99.
[10]宋君.靜脈炎患者的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2009,11(2):115.
[11]馬玉玲, 唐淑芬. 對門診輸液患者拔針后按壓時間及護理效果的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 2001, 17(10) : 36.
[12]王迎春, 席桂華. 輸液拔針后2種按壓方法的比較[J].中華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雜志, 2005, 3( 2 ) : 13- 14.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