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析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病情給予對癥治療與支持治療,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后開始進行手術。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主要采用穿孔縫合術進行治療,癌性胃穿孔則主要采用胃大部切除術進行治療,觀察患者術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治療總有效率。結果 33例患者的治療結果為治愈,所占比例為55.00%;24例患者為顯效,所占比例為40.00%,總有效率為95.00%。沒有患者死亡。結論 采用合適的手術方法對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予以治療療效確切,可以有效控制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治療有效率較高,安全有效。
關鍵詞:十二指腸;穿孔;潰瘍;腹痛
胃十二指腸穿孔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指的是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潰瘍于發(fā)生期由粘膜層逐漸向深部肌層侵蝕,致使?jié){膜被穿透進而導致穿孔[1]。幽門附近的十二指腸前壁是該病的多發(fā)部位,具體表現(xiàn)為胃十二指腸壁出現(xiàn)局限性的橢圓形或者圓形缺損。該病是潰瘍晚期的常見并發(fā)癥,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反酸、噯氣以及上腹疼痛[2]。胃十二指腸穿孔如果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可以減少胃腸液的外流,避免患者的大腸功能受到損害以及感染問題的出現(xiàn)。但是如果患者在發(fā)病12h才就診,就極有可能出現(xiàn)腸粘以及中毒性休克等嚴重并發(fā)癥,甚至可能導致死亡?;诖?,對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治療方法進行分析并尋找有效的診治方法意義重大。本文主要以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他們施行合適的手術方法,以探析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選擇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為28例。年齡在24~67歲,平均年齡為(41.7±2.5)歲。其中,胃潰瘍穿孔患者為18例,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為38例,癌性胃穿孔患者為4例。病程在3~50h,平均病程為(21.2±3.4)h。以上患者均經(jīng)過臨床病史、腹腔穿刺以及X線檢查最終確診。
1.2方法
1.2.1基礎治療方法 根據(jù)患者病情給予對癥治療與支持治療,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確保常規(guī)治療的順利完成。
1.2.2手術治療方法 完成基礎對癥治療以及支持治療確保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都趨于穩(wěn)定之后,即開始進行手術。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主要采用穿孔縫合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法如下:如果患者的穿孔直徑小于2cm,則進行單純穿孔縫合術,將鼻腸管放置在患者十二指腸懸肌韌帶下方20cm左右的地方。如果患者的穿孔直徑超過2cm,則應該采用大網(wǎng)膜填塞以及胃造口術進行治療,手術時將鼻腸管放置在空腸處。十二指腸潰瘍則需要利用連續(xù)縫合修補的方法予以處理,局部還需要噴灑蛋白膠。癌性胃穿孔主要采用胃大部切除術進行治療,一般情況下切除患者胃的比例在60%左右,具體比例可以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來確定。吻合口的口徑與空腸的口徑比較接近,在3~4cm左右即可。在確保吻合口沒有張力的基礎上,其到十二指腸懸肌韌帶的距離不同的手術方式有一定差異,其中結腸前術式以8~10cm為佳,結腸后術式以6~8cm為佳。
1.3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手術前后的并發(fā)癥情況以及是否出現(xiàn)切口感染、術后出血和胃癱等不良反應?;颊叩呐R床癥狀全部消失,各項指標恢復正常,為治愈;患者臨床癥狀解基本消失,大部分指標恢復到正常范圍,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部分指標恢復到正常范圍,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以及各項指標均未發(fā)生較大變化,為無效。以治愈以及顯效患者所占比例計為總有效率。2結果
經(jīng)手術治療6個月后,33例患者的治療結果為治愈,所占比例為55.00%;24例患者為顯效,所占比例為40.00%,總有效率為95.00%。治療前,共有11例患者存在并發(fā)癥,手術治療之后,5例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具體為:感染患者2例,所占比例為3.33%;出血患者2例,所占比為3.33%;胃癱患者1例,所占比例為1.66%。繼續(xù)治療后情況明顯好轉,沒有患者死亡,見表1。
3結論
有研究資料顯示,胃十二指腸穿孔的發(fā)生與經(jīng)常性空腹、飽食、長期精神緊張以及過度疲勞等因素有著密切聯(lián)系[3]。主要是因為在以上情況下,胃泌素的分泌會受到刺激,分泌量會增加,并伴隨出現(xiàn)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的情況,致使患者胃粘膜缺血以及胃酸分泌過量[4],進而導致潰瘍。潰瘍患者如果長期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造成胃十二指腸穿孔。該病目前主要采用手術方法予以治療,具體包括胃大部切除術以及胃穿孔修補術。
本次研究中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采用了胃穿孔縫合術進行治療,癌性胃穿孔患者則施行了胃大部切除術,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在并發(fā)癥方面,手術切口感染患者有2例,術中出血患者有2例,胃癱患者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33%。結果顯示,手術治療方法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采用合適的手術方法對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予以治療療效確切,可以有效控制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治療有效率較高,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吳安定,金朝霞.胃十二指腸穿孔手術臨床治療探討[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3,07(20):667-668.
[2]馬寶錄,付強.胃十二指腸穿孔手術治療臨床探析[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3,09(25):119-121.
[3]趙吉華.胃十二指腸穿孔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12(25):32.
[4]丁文慶.急性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手術治療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06(15):95-96.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