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加速康復計劃在結直腸癌外科治療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3月~11月診斷入院的150例結直腸癌的患者,隨機將其劃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75例患者,實驗組在治療時進行加速康復,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將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對兩組患者分別實施治療后,實驗組75例患者中,顯效41例,有效25例,無效9例,有效率為88.00%;對照組75例患者中,顯效31例,有效28例,無效16例,有效率為78.67%,二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加速康復計劃在結直腸癌外科治療中效果顯著,死亡率低,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加速康復外科;結直腸癌;外科治療
結直腸癌即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與生活方式、遺傳、大腸腺瘤等關系密切。其發(fā)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男性比女性多發(fā)。早期多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僅感不適、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隨著癥狀逐漸發(fā)展,表現(xiàn)為大便改變、腹痛、便血、腹部包塊、腸梗阻等,伴或不伴有貧血、發(fā)熱和消瘦等全身癥狀[1]。
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加速康復外科理論,是通過改良、優(yōu)化手術進行期間的處理措施,以維護器官的功能、減少手術的應激反應,達到加快患者康復的目的。加速康復的主要處理措施:應用區(qū)域麻醉阻滯、減少手術損傷、控制術后疼痛、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及盡早給與口服飲食。加速康復外科的優(yōu)點:保護器官和患者的免疫功能、減少并發(fā)癥、減短住院時間及節(jié)省住院費用[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3月~11月診斷入院的150例結直腸癌的患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61例;年齡為51~67歲,平均年齡59歲。150例患者中結腸癌81例,直腸癌69例。
1.2方法 將150例結直腸癌的患者隨機劃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75例患者,實驗組在治療時進行加速康復,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術后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及病死率。
1.3排除標準 ①合并急性腫瘤穿孔、梗阻的患者;②患者不能一個人下床活動;③有精神疾病者。
1.4檢查方法[2] ①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生化全項、大便常規(guī)+便潛血等化驗檢查,可了解患者的基本身體狀況。進行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CEA)檢測,有助于腫瘤的診斷;②內鏡檢查:結腸鏡檢查是將纖維結腸鏡伸入到結腸起始部位,檢查結腸和直腸腔,且可以在檢查過程中進行活檢和治療;③活體組織檢查:對大腸癌,尤其對早期癌和息肉癌變的確診以及對病變進行鑒別診斷有決定性意義,可以明確腫瘤的性質、組織學類型及惡性程度。
1.5治療方法 實驗組在治療時進行加速康復[3]:①術前患者體質和精神方面的準備;②采用常規(guī)營養(yǎng)分銷篩查表對患者進行手前的營養(yǎng)風險的評估;③術前口服腸內營養(yǎng)劑以減少大變量;④術中行全身麻醉;⑤手術室內的溫度須在25℃以上;⑥采用小瘡口進行手術;⑦手術時盡量避免使用引流管;⑧術中和術后要限制補液;⑨術后24~48h內進行持續(xù)鎮(zhèn)痛;⑩手術結束后立即拔掉鼻胃管和器官;〇11術后及時補充腸內營養(yǎng);〇12若患者術后吃不下東西應給與促進胃腸恢復的藥物;〇13鼓勵患者下床活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
1.6出院標準[4] 兩組患者的出院標準相同:①患者可獨自下床活動;②可以吃一些固體食物,不需要再輸液;③最少排便一次;④疼痛已完全消失或是服用鎮(zhèn)痛藥可緩解。
1.7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資料進行χ2分析,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效果 實驗組75例患者中,顯效41例,有效25例,無效9例,有效率為88.00%;對照組75例患者中,顯效31例,有效28例,無效16例,有效率為78.67%,見表1。
2.2死亡率 實驗組因吻合口漏造成重度感染死亡2例,死亡率為2.67%;對照組因心肌梗死和急性肺栓塞死亡各2例死亡,死亡率為5.33%。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人們對圍手術期患者的病理生理的深入,加速康復外科也已經(jīng)從最初的心臟外科手術已經(jīng)擴展到了血管外科、關節(jié)外科、眼外科、胃癌根治術和結直腸手術。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的惡性腫瘤,在腸道腫瘤中位居第二,直腸、直腸與乙狀結腸的交界處是好發(fā)部位。其中結腸癌的治療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Ⅰ、Ⅱ和Ⅲ期患者通常采用根治性切除+區(qū)域淋巴結清掃,Ⅳ期患者出現(xiàn)嚴重腸出血、腸梗阻時,不應行根治性手術,可行姑息性切除,以緩解癥狀。直腸癌根治性治療的基礎是手術,對于Ⅱ、Ⅲ期患者術前應行放射、化學治療,縮小腫瘤,降低局部腫瘤的期別后再行根治性手術。所以在結直腸癌的外科治療中進行加速康復計劃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4]。
本次研究表明:臨床上加速康復計劃在結直腸癌外科治療中療效顯著,而且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明顯降低,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狄文.加速康復治療技術在婦產(chǎn)科領域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和產(chǎn)科雜志,2009,24(7):488.
[2]柳欣欣,江志偉,汪志明,等.加速康復外科在結直腸癌手術患者的應用研究[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10,14(4):205.
[3]高勇,吳麗紅,曹媛媛,等.結直腸癌患者加速康復外科圍手術期營養(yǎng)支持的護理[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11,05:319-320.
[4]白雪,李世擁,于波,等.加速康復外科處理對結直腸癌手術后血乳酸水平的影響[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07:659-661.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