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討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臨床及病理分型。方法 選取2009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患者68例,男60例,女8例,男女比為7.5:1,對患者進行實驗室檢查以及腎臟病理檢查。結果 68例患者中,腎病綜合征占76.47%,腎炎綜合征占20.59%,隱匿性腎炎占2.94%。典型臨床表現有蛋白尿68例,占100%;血尿35例,占51.47%;水腫19例,占27.94%;68例患者中,HBeAg陽性56例,HBeAg陰性12例。HBV-DNA定量>105copies/mL45例,24hupr為(3.25±0.31)g/L,CysC為(1.64±0.93)mg/L;HBV-DNA定量<105copies/mL23例,24hupr為(2.42±0.25)g/L,CysC為(1.04±0.87)mg/L。HBV-DNA定量>105copies/mL組的24hupr和CysC明顯高于HBV-DNA定量<105copies/mL,經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膜性腎?。∕N)41例,占60.29%;膜增生性腎炎(MPGN)9例,占13.24%;系膜增生性腎炎6例,占8.82%;IgA腎病(IgAN)5例,占7.35%,增生硬化性腎小球腎炎(SGN)4例,占5.88%;局灶性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癥3例,占4.42%。結論 HBV-GN臨床表現多樣,病理類型種類較多,因此,對于臨床上可疑患者要進行進一步檢查,以防止誤診而延誤病情,診斷確定后,盡可能進行抗病毒治療,防止疾病進展。
關鍵詞:乙型肝炎;腎炎;臨床特點;病理分型
我國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發(fā)區(qū)。HBV除了造成肝臟損害外,還可以損傷其他器官,而腎臟則是HBV感染的主要臟器之一,臨床上,將HBV感染造成的腎炎稱為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glomerulonephritis,HBV-GN)[1]。HBV-GN是指在HBV感染后HBV直接或者間接誘發(fā)血清引起繼發(fā)性免疫復合物性腎小球疾病,該病臨床表現復雜多樣,病理類型輕重不一,為臨床治療帶來了困難。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HBV-GN患者68例,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及病理分析,為疾病治療提供基礎。結果滿意。現將本次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患者68例。男60例,女8例,男女比為7.5:1。年齡5~72歲,平均年齡(24.32±13.28)歲。所有患者均符合HBV-GN的診斷標準:①血清中HBV抗原檢測陽性;②腎組織活檢發(fā)現有腎小球腎炎,同時排出狼瘡性腎炎等繼發(fā)性腎小球疾病;③排出其他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噬細胞病毒等;④腎組織檢查發(fā)現有HBV抗原成分存在。若患者檢查抗原陰性,可以另行腎組織洗脫液檢查,若具有抗HBV活性,亦可做出診斷。上述條件中②、④為必備條件。
1.2方法 對患者進行實驗室檢查以及腎臟病理檢查。實驗室檢查包括患者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CysC,并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HbsAg、HbeAg、抗HBc、抗HBs、抗Hbe[2],同時采用熒光定量PCR檢測患者血清HBV-DNA水平;腎臟病理檢查主要是在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活檢取得標本,然后進行光鏡檢查。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將本次研究得到的臨床數據全部輸入SPSS19.0系統(tǒng)進行了統(tǒng)計學分析,經t檢驗和χ2檢驗,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臨床特點 68例患者中,腎病綜合征52例,占76.47%,腎炎綜合征14例,占20.59%,隱匿性腎炎2例,占2.94%。典型臨床表現有蛋白尿68例,占100%;血尿35例,占51.47%;水腫19例,占27.94%。
2.2病毒學檢查結果 68例患者中,HBeAg陽性56例,HBeAg陰性12例。HBV-DNA定量>105copies/mL45例,24hupr為(3.25±0.31)g/L,CysC為(1.64±0.93)mg/L;HBV-DNA定量<105copies/mL23例,24hupr為(2.42±0.25)g/L,CysC為(1.04±0.87)mg/L。HBV-DNA定量>105copies/mL組的24hupr和CysC明顯高于HBV-DNA定量<105copies/mL,經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病理檢查結果 膜性腎?。∕N)41例,占60.29%;膜增生性腎炎(MPGN)9例,占13.24%;系膜增生性腎炎6例,占8.82%;IgA腎病(IgAN)5例,占7.35%,增生硬化性腎小球腎炎(SGN)4例,占5.88%;局灶性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癥3例,占4.42%。
3 討論
乙型肝炎在我國發(fā)病率較高,據有關數據統(tǒng)計,我國人群HBsAg攜帶者可達1.2億人,占總人口的9.75%。乙肝病毒除了侵害肝臟以外,對其他系統(tǒng)器官也有所損害,而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高達3000萬人腎臟則是易損器官,臨床上稱為HBV-GN,目前認為是由免疫介導的腎小球腎炎[3]。本次研究發(fā)現該病好發(fā)于男性,男女比為7.5:1,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造成該結果的原因可能與體內激素水平以及遺傳有關[4]。除此之外,本次研究發(fā)現HBV-GN患者臨床表現多樣化,癥狀不典型,但以腎病綜合征最為常見,因此,對于有可疑患者或是存在高危因素患者要進一步進行實驗室檢查以及病理檢查,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本次研究顯示,HBV-DNA定量>105copies/mL45例,24hupr為(3.25±0.31)g/L,CysC為(1.64±0.93)mg/L;HBV-DNA定量<105copies/mL23例,24hupr為(2.42±0.25)g/L,CysC為(1.04±0.87)mg/L。該結果提示HBV-DNA的滴度越高,24hupr和CysC呈正相關。CysC與血清中的BUN、Cr相比有更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可以有效的評價患者腎小球濾過率。有相關研究顯示[5],HBV-DNA滴度降低可以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因此對于HBV-DNA定量較高的患者可以行抗病毒治療,從而抑制病毒的復制,控制病情,防止進一步發(fā)展。
綜上所述,HBV-GN臨床表現多樣,病理類型種類較多,因此,對于臨床上可疑患者要進行進一步檢查,以防止誤診、漏診而延誤病情,診斷確定后,盡可能進行抗病毒治療,防止疾病進展。
參考文獻:
[1]王艷.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抗病毒治療進展[J].醫(yī)學與哲學,2011,32(22):12-14.
[2]蔡建芳,竇曉麗,文煜冰,等.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1,27(2):96-99.
[3]孫莉靜,郭志勇,許靜,等.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患者肝腎病理損害的研究[J].上海醫(yī)學,2009,32(9):800-803
[4]張承寧,葛益飛,孫彬,等.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的關聯(lián)因素分析[J].江蘇醫(yī)藥,2013,39(23):2831-2834.
[5]王纓,張莉,趙青,等.33例伴有腎組織乙肝病毒抗原沉積的腎炎患者臨床和病理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41(1):88-91.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