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胃、十二指腸潰瘍并發(fā)穿孔后護理措施進行探討,本次研究主要為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出現急性穿孔后,對患者實施術后監(jiān)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胃腸減壓護理、術后并發(fā)癥護理等護理措施,從而對護理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述,以此提高患者術后的治愈效果,確保手術效果。
關鍵詞: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術后護理
胃、十二指腸潰瘍并發(fā)急性潰瘍,是臨床上胃、十二指腸潰瘍出現的常見并發(fā)癥,其主要表現為急腹癥,若未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很可能會對患者構成致命威脅。胃、十二指腸潰瘍有周期性,且呈規(guī)律性上腹疼痛,與患者飲食有密切關聯[1]。十二指潰瘍多有夜間疼痛、饑餓性疼痛,經進食后,癥狀能有緩解。而胃潰瘍患者,則是在進食后出現疼痛感。胃潰瘍的疼痛感大多于上腹正中,且表現為背部疼痛,有潰瘍性疾病的典型癥狀,為常見急腹癥。
1術后做密切監(jiān)測與心理護理
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疾病,大多發(fā)病急,且癥狀較為嚴重,患者必須要及時采取手術進行治療,長時間處于陌生環(huán)境中,患者會產生恐懼感,對行手術后,是否能夠正常生活、進食、恢復體力、正常的工作,充滿擔憂,內心出現嚴重的恐懼感。護理人員應該多與患者交流,并積極為患者解釋病情,在交談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保持和藹的語氣,并向患者講述手術方法,以及采取手術的必要性,列舉以往的成功病例,使得患者能夠對治療增加信心,并積極的與治療配合。
患者行手術后,麻醉感尚未退卻,應該囑咐患者取去枕平臥位,可偏頭,術后去枕平臥位6h后改半臥位[2]。如此能有利于患者呼吸順暢,并避免切口張開、減少隔下囊腫的發(fā)生率,緩解術后切口疼痛感。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的變化給予心電監(jiān)測,若出現血壓下降、心跳加快、氣促等現象及時報告醫(yī)生.患者病情待穩(wěn)定后,應該保持2h一次體征監(jiān)測,對每一次監(jiān)測結果進行記錄,從而確保護理準確性。2次/d,對切口進行清潔護理,觀察切口是否有紅腫、疼痛、分泌物滲出,觀察患者皮膚、呼吸、體溫。一旦發(fā)生感染,立即采取對癥措施護理。
2做腹腔引流、胃腸減壓護理
查房時應該對患者引流液的質量與顏色進行觀察,并對患者引流量情況做記錄。胃部行大部分切除術后,術后當日為血性引流液,術后2d后,會停止出血,引流液為草綠色,引流量逐漸變少。在行引流過程中,應該確保負壓引流,并對其顏色進行觀察。胃管堵塞后,可使用無菌生理鹽水做沖洗。對引流管做妥善固定,避免出現滑脫。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普及胃腸減壓對恢復的重要性,獲得患者配合,避免因胃管對患者造成痛苦。
消化性潰瘍患者做術后腹腔引流的針對性護理極其重要,必須要對患者的引流袋、引流管進行有效的固定,避免因扭曲、體位變化而導致引流管脫落。對引流液的氣味、顏色、量進行觀察,并對其進行記錄,對術后48h的出血情況進行觀察,一般大多呈淡紅色,為術中沖洗液[3]。對引流管周圍組織情況進行觀察,是否有損傷、紅腫跡象。因引流管導致周圍組織刺激,引流管壓迫會導致其他組織出現局部感染。在對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需要嚴格落實無菌操作,對患者引流情況需密切觀察。術后5d后可做引流管拔除。
3患者術后康復飲食指導
行胃大部分切除術后,患者的消化道重建,將正常解剖關系做了改變。術后應指導患者秉承著少食多餐的飲食規(guī)律,并循序漸進,切忌暴飲暴食。禁食禁飲至肛門排氣后待腸蠕動正常嚴格按外科3-6-9飲食計劃執(zhí)行,責任護士每天給予菜譜,由全量流質到半量流質到軟食,少量多餐,清淡易消化.術后,患者應控制進食量,飲食以高營養(yǎng)、易吸收為主,減少刺激性、生冷食物的攝入,保持愉快的心情,并規(guī)律生活,促進恢復。
4預防術后并發(fā)癥護理
術后需對患者生命體征、腹腔引流管、神志進行密切觀察,腹腔內出血后,其臨床表現為失血性休克,通常伴有全腹疼痛感,腹部反跳痛。護理人員應對患者腹部變化做密切觀察,對感染后的胃、十二指腸潰瘍合并急性穿孔腹腔炎,術后易出現切口與腹腔的感染?;颊咝g后5d左右可恢復體溫,切口疼痛感消失。密切觀察患者出血、吻合口梗阻、吻合口出血、吻合口出血、傾倒綜合癥、感染等一系列術后并發(fā)癥情況[4]。出現梗阻患者,進食、胃管拔除后,會出現嘔吐,且嘔吐物中常常伴有膽汁。
5基礎護理
術后2h后護士開始協(xié)助翻身拍背1次/2h,并指導床上各個關節(jié)肌肉活動,術后24h可以協(xié)助下床床邊活動,循序漸進,鼓勵多活動,促進恢復。保持在位通暢,觀察顏色、量等性質,胃腸減壓管應半負壓狀態(tài),防止負壓過大引起出血,若引流1h內超過200ml血性液體,謹防有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后,應該進行監(jiān)護,全麻未清醒前,應采取全麻常規(guī)護理。在次期間,對患者脈搏、體溫、血壓情況密切觀察,常規(guī)氧氣吸入;給予腹帶,可利于患者術后呼吸,減少因傷口張力,引發(fā)患者不適感,指導患者呼吸,輔助吸痰,清理呼吸道。遵醫(yī)囑做靜脈補液,平衡營養(yǎng)素和電解質,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做感染預防。貧血患者需輸血,改善患者貧血情況。
6結論
胃、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多發(fā)性疾病,患者一旦出現穿孔,若未及時予以有效的治療,很可能會形成生命危險,且經胃大部分切除術后,需及時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進行處理。針對胃、十二指腸潰瘍術后的護理措施,本文做了總結,需要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使得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保持愉快的心情,能有助于恢復。經胃腸減壓護理、術后檢測、術后并發(fā)癥護理、飲食護理等方式,使得患者能減輕身體負擔,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改善預后結局,提高治愈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東輝.外科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105例臨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9):305-306.
[2]劉現明,趙寶勤,劉廣昕,等.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保守治療和單純修補術后加潰瘍正規(guī)治療的療效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2):28-29.
[3]李玉香.腹腔鏡下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修補術圍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1,38(20):118-119.
[4]黃莉,高玲,陳紅,等.中藥臍敷法配合護理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術后66例[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2,34(12):52-52.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