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射頻消融術對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所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多有患者射頻消融術治療,觀察其臨床效果。結果 90例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15.5±0.5)min,術中出血量平均為(8.1±0.6)mL,患者術后均未出現并發(fā)癥,臨床癥狀平均消失時間為(4.9±1.1)d,治療總有效率達到100%。結論 射頻消融術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較顯著,具有快速、簡便、安全可靠的特點,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射頻消融術;功能性;子宮出血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宮血,在臨床婦科中屬于常見疾病,在任何年齡段均可發(fā)生。射頻消融術是臨床治療該類疾病中一種新型微創(chuàng)技術,具有簡便易行,療效顯著兩大優(yōu)勢[1]。本研究選取我所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無生育要求的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給予射頻消融術,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所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及相關檢查確診,均符合宮血相關診斷標準[2]?;颊吣挲g19~45歲,平均(32.1±1.6)歲,病程2~15個月,平均(6.5±0.2)個月,其中未婚15例,已婚7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射頻消融術指征,均自愿接受該術式治療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術前10min給予患者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患者取截石位,給予宮頸、陰道及外陰常規(guī)消毒,采用探針探測患者宮腔方向、宮頸內口的松緊度以及宮腔深度,將射頻功率設置為50W,在B超輔助下使用射頻刮宮刀刮凝患者宮頸。當患者子宮反光帶寬度達到1.0~1.5cm,宮頸質地變硬,子宮腔縮小且宮頸處出現少量白色泡沫或表現出少量淡紅色時可停止刮宮操作。術后患者常規(guī)口服抗生素1w預防感染,同時要注意保持外陰部的清潔衛(wèi)生,術后6~8w內禁止性生活。
1.3療效判定[3] 治愈:患者經期出血量及出血時間接近正常,患者在診刮病理檢查時未出現明顯的內膜增生癥狀;顯效:患者經期出血量及出血時間降低約1/2;有效:患者經期出血量及出血時間降低約1/5,或患者在診刮病理檢查時發(fā)現少量宮內膜;無效:癥狀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且在診刮病理檢查時發(fā)現大量增生期宮內膜。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90例患者手術時間為10~22min,平均(15.5±0.5)min,術中出血量為5~10mL,平均(8.1±0.6)mL;所有患者術后均未出現感染、子宮穿孔及陰道壁損傷等并發(fā)癥,下腹灼熱感及酸脹感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為2~7d,平均(4.9±1.1)d;患者術后3~4w其陰道排出液體顏色基本為淡紅色或黃色;術后4w進行B超復查,患者宮腔內強反光帶基本消失,術后3個月B超復查,閉經患者未顯示有明顯的內膜增生癥狀;90例患者中治愈27例,顯效36例,有效27例,治療總有效率達到100%。
3 討論
功能性子宮出血癥狀主要是由于機體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神經內分泌失調等引起的子宮內膜脫落以及異常增生的癥狀,其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約占婦科疾病的20%~22%?;颊咦訉m無規(guī)律出血,血量時多時少,往往會造成貧血、頭暈、氣短、水腫、食欲不振、下腹墜脹等臨床癥狀。本研究中,90例患者均實施射頻消融術治療,其手術時間較短平均為(15.5±0.5)min,術中出血量較少平均為(8.1±0.6)mL,患者術后均未出現感染、子宮穿孔及陰道壁損傷等并發(fā)癥,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較短,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達到100%。
綜上所述,射頻消融術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較好,其操作簡便快速,且安全可靠,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柳雪飛.射頻消融術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09(20):63-64.
[2]張敏,肖鳳儀,劉國芳.射頻消融術治療圍絕經期頑固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15(15):34-35.
[3]皮精英,彭強,陳超霞,等.B超引導下子宮內膜消融術治療更年期功血51例臨床分析[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20(19):1241-1242.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