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在司法鑒定中對左手偽裝筆跡的鑒定難度一直很大,尤其在當今社會,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段多種多樣,筆跡鑒定的難度又大大增加。想要找到左手筆跡偽裝簽名的破綻,鑒定中就要不斷對比觀察抓住其基本特征,結合案情進行綜合的判斷與分析。
關鍵詞:左手;偽裝筆跡;鑒定
隨著檢定案件難度不斷上升,鑒定手段也在不斷提高,筆跡鑒定也在向專業(yè)化、技術化進步,在如今的犯罪案件中,大部分人會采用扭曲自身筆體或模仿他人筆跡等各種方法來掩藏其真是筆跡,從而擾亂人們的視聽,逃避自身應負的法律責任,而在這其中,左手偽裝筆跡因用手習慣和書寫習慣有所不同,所以書寫字體差異較大,鑒定工作也需要更上一層樓。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經濟不斷發(fā)展,涉及左手偽裝筆跡的案件越來越廣泛。所以,針對左手偽裝筆跡形成有計劃有規(guī)律的研究,將其運用到實際檢驗方面,在實際工作中能起到極大地指導作用和實際意義。作為當前司法鑒定工作中的難點之一,左手偽裝簽名筆跡鑒定在實際案件中的處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工作需要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來完成,以統(tǒng)計分析為前提,對左手偽裝筆跡鑒定的相應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論述。
一、左右手筆跡存在差異的原因
早在19世紀,就有專家指出,語言優(yōu)勢只存在于左半球,后來的一些神經學專家認為,常用右手的人,其支配信號都有左腦發(fā)出,而反之,常用左手的人,其支配信號都由右腦發(fā)出,近代美國的生物學家利用研究出的一種科學技術發(fā)現(xiàn),人的左腦和右腦其實分管不同的功能左腦主管邏輯、語言、寫字等功能,右腦主管色覺和圖形圖像分析等,另有心理學家證明了這一觀點,且對此觀點進行了擴展,認為,右腦也有一定的語言理解與書寫功能。通過對人腦的解剖實驗也發(fā)現(xiàn),組成語言中樞的左側顳在左腦組織中占大部分,在右腦僅占1%。
二、如何對左手偽裝筆跡進行判斷
首先確定檢驗材料是否真的是左手偽裝筆跡:
1.注意字體中橫畫的書寫方式
因右手特定的活動功能,書寫規(guī)律一般是自左而有的。而用左手寫字時,首先手臂的支點在右側,其次由于書寫規(guī)律,自左而右寫出一橫,是由近及遠,越遠越費力,導致橫畫是左高右低,右下傾斜或成鋸齒狀。
2.注意出現(xiàn)的反體字、反起筆
注意觀察左右結構字體是否發(fā)生顛倒,左手與右手的構造與功能是相互對稱的,如右手寫橫是自左而右,左手寫橫則是自右而左,是反起筆。左手書寫時必須要控制住左手按右手書寫的方式去書寫文字,一旦控制稍有松懈,寫出的字就會與右手書寫的字體相反。
3.注意文字整體的運筆與協(xié)調性
因為書寫的社會習慣多是右手寫字,所以一般都會缺乏對左手寫字的練習,故而寫出的字會扭曲笨拙、極不美觀,且字體協(xié)調性差、運筆無力,筆鋒不明顯,收筆拖延。筆畫不準確,出現(xiàn)反勾或重疊,書寫的文字不準確。
三、在鑒定左手偽裝筆跡時應要選取的主要特征
左手筆跡檢驗與右手作答的不同就是不能挑選特定的字進行檢驗。左手筆跡與右手筆跡雖有差別,但還是能從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寫字特征,主要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字的寫法特征
主要的特征包括:錯別字、異體字、習俗字、職業(yè)字以及某些行草寫法的字。因為日常的書寫習慣難以改變,筆畫順序也是特定模式,腦海中對字體的記憶印象是定性的,有重復再現(xiàn)的特點。常用字會在大腦中長期貯存,雖然稍加練習,可改變潛意識中的寫字模式,但是沒有形成新的寫法習慣貯進大腦,而是硬性的改變了書寫習慣。所以左手寫的字遠沒有右手協(xié)調,但是能細微的表現(xiàn)出腦海中貯存的字體基本結構。
2.部分字的筆順特征
在漢字中,每個字的筆畫都有特定的順序。在人們自小到大的學習漢字的過程中,筆順的書寫習慣逐漸熟練定型(不管這種筆順是否符合規(guī)則),這些字的筆畫順序漸漸累積在我們的大腦中。改變執(zhí)筆手一定會改變某些筆畫的變化,但有些記憶較深刻的筆畫變化卻不明顯。
3.筆畫之間某些搭配特征
右手寫字的搭配比例會十分協(xié)調,而左手偽裝筆跡的字體搭配比例會有較明顯的改變。這是由于左手缺乏聯(lián)系,動作不流暢,加上視覺監(jiān)督受到干擾,而使搭配失稱。但是這種不對稱是有限度的。多是受到習慣制約,字體的整體性搭配結構不會有太大影響。
四、分析與鑒定中應注意的問題
1.樣本的選擇
左手筆跡與右手筆跡在書寫實施一定會存在差異,因此在收集供鑒定用的嫌疑人的筆跡樣本時,應該要重點收集案發(fā)前書寫速度較慢的樣本,重點從以下兩方面收集:一是經有關部門同意,從有關單位的存檔材料)如人事檔案、財務票據、會議記錄、工作總結、匯報、答題試卷等)中選取嫌疑人的筆跡材料;二是結合不同的案件類型和案件發(fā)生情況,分別采用秘密或公開的方式收集嫌疑人在平時生活交往中書寫的筆跡材料,如日記、電話本、個人的記帳單、借條、欠條、信件等。這樣,才能收集到對本案有幫助且符合要求的筆跡樣本。
2.結合案情、綜合評斷
實際處理左手偽裝筆跡的案件時,作案人與被害人之間一定存在某種特定的利害關系占到很大比例。所以,在接受一件鑒定案件時,對犯罪嫌疑人的個人基本信息和社會關系進行仔細的調查。嫌疑人與被漢人之間存不存在利害關系。檢驗材料與手機來的樣本有差異時,鑒定人員一定要找準思路,結合案情、綜合判斷,的出正確結論。
五、總結
在當今社會,犯罪手段多樣,大部分人會采用扭曲自身筆體或模仿他人筆跡等各種方法來掩藏其真實筆跡,從而做到擾亂視聽,來逃避應負的法律責任。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經濟不斷發(fā)展,作案人反偵查的意識在不斷提高,涉及左手偽裝筆跡的案件越來越廣泛。所以,針對左手偽裝筆跡形成有計劃有規(guī)律的研究,將其運用到實際檢驗方面,在實際工作中能起到極大地指導作用和實際意義。想要找到左手筆跡偽裝簽名的破綻,鑒定中就要不斷對比觀察抓住其基本特征,結合案情進行綜合的判斷與分析。
參考文獻:
[1]閻萍.高位執(zhí)筆懸腕書寫筆跡的特點[J].刑事技術,2009(06)
[2]童章毅.條件變化筆跡的研究[J].中國司法鑒定,2003(03)
[3]楊艷.論老年人遺囑筆跡與摹仿筆跡的鑒別[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0(01)
[4]陳立杭.論偽裝筆跡特征的基本規(guī)律[J].警官文苑,2006(03)
[5]劉成維.偽裝筆跡后部特征在筆跡檢驗中的價值[J].刑事技術,19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