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芬
大盛國際傳媒總裁
我在電影圈摸爬滾打,到今天已經(jīng)有16年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制片人,也就這么五年的時間。五年來,大盛國際傳媒由我擔任制片人完成的電影共六部,分別是《錦衣衛(wèi)》、《葉問2》、《李獻計歷險記》、《飛越老人院》、《小時代》、《小時代:青木時代》。
在這六部電影中,有的影片票房口碑雙豐收,比如《葉問2》、《錦衣衛(wèi)》,不但收獲了好的票房(分別為當年國產(chǎn)電影票房第五名和第十名),還在國內(nèi)各電影節(jié)和香港金像獎上獲得各種獎項;有的影片票房不佳,但是獲得了很好的口碑,比如《李獻計歷險記》、《飛越老人院》,兩部片子票房分別只有900萬和600萬,但是,均在國內(nèi)和國際上獲了獎;有的影片票房大爆,但口碑正負兩極,比如《小時代》、《小時代:青木時代》,兩部電影成本5000多萬,贏得近8億票房,成為2013年最具爭議的國產(chǎn)電影。
上述每一部電影,應該說,都飽含了所有參與者的心血與汗水。作為制片人,有無數(shù)的辛酸、無限的苦楚需要傾吐;也有無比的喜悅,無尚的榮耀與人分享。畢竟這是個凝聚了萬千愛與痛、苦與樂的行業(yè),身在其中,忍受著其中的煎熬,也享受著超常的樂趣。所以,我要說,干電影很苦,但是苦的心甘情愿,就為那夢想變成神奇的一刻,苦,但我們愿意!
很多人不知道制片人到底是做什么的。簡單說,制片人就是把一個創(chuàng)意變成一部電影的人。具體講,制片人首先要尋找到一個可以拍電影的題材,比如小說版權或者原創(chuàng)劇本;然后找到合適的編劇和導演,把那個題材或者劇本發(fā)展成一個合格的可以拍攝的劇本;再然后投資或者融資,用恰當?shù)念A算,建立主創(chuàng)劇組,與導演一起,挑選適合的演員,開機,拍攝,后期制作,宣傳,發(fā)行,把資金回收。這就是制片人把一個創(chuàng)意變成一部電影的全過程。從這個陳述中,我們可以想象,制片人的工作有多么繁瑣,要面對的人和要處理的事情有多么龐雜。往往一個電影下來,你要面對的人成千上萬,你要處理的事情成百上千,時間短要一年,長則2年、3年也不奇怪,如果沒有對電影強烈的熱愛,是很難堅持下來的。
制作完成一部電影,只是完成了電影流程的二分之一,我們還要把它拿到市場上,接受市場的檢驗,直接面對成千上萬觀眾的質(zhì)疑。你迎來的可能是鮮花和掌聲;也可能是批評和指責;還可能是謾罵和侮辱。面對這一切,我們要有一顆強大的心,去包容這一切,去反思自己的工作,以便未來能夠拍出讓觀眾接受和喜愛的電影,因為這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所在,我們不能抱怨,我們也沒得抱怨,觀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對觀眾,永遠感激,永遠言謝!
電影承載著兩個功能,一個是娛樂大眾,讓觀眾在看電影的過程中解壓,宣泄情緒;另一個功能是思想啟迪,讓觀眾在觀影中感受電影的思想精華、藝術表達。將這二者融為一體,是電影的最高境界,是電影人的永恒追求。品質(zhì)精良的電影,會帶上時代的烙印留給后人,這是最有意義的事。
作為制片人,最重要的工作方法就是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取。這種學習是全方位的,包括最新電影專業(yè)技術知識、電影法律知識、金融知識、宣傳營銷知識。有時候,我自己也常常感嘆,生而有涯知無涯,能有一份需要不斷給自己充電的工作,也是完善自己之幸事。
不管怎樣,要想擁有金剛不壞之身,必須歷經(jīng)三千劫難!在藝術與商業(yè)完美結合的道路上,作為電影人,我深感任重道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終將上下求索!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