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在這樣一個“2得深沉”的日子里,由光線影業(yè)出品,徐崢首次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打著“2B囧神”的旗號順利上映。影片自上映以來受到觀眾極力熱捧,被贊為“年度最好笑喜劇”,更成為華語電影史上毋庸置疑的“最賺錢電影”。制作成本2000萬(也有說法為3000萬),上映5天票房突破3億,創(chuàng)造華語片首周票房紀錄;上映一個月票房達到12億,并最終以12.66億票房,觀影人次超過3900萬人的超高紀錄,成為中國電影市場華語片票房冠軍以及觀影人次第一名。
《泰囧》的大獲成功令中國電影票房進入一個新紀元,集編導演于一身的徐崢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新晉導演。而出品方光線傳媒則成為2012年電影業(yè)最大贏家,不僅獲得4億多的票房分賬收入,股價更是暴漲64%。
《泰囧》誕生記
對于《泰囧》近乎神話般的成功,徐崢曾嚴肅地解釋:“我沒想到饑餓度會爆發(fā)成這個樣子,現(xiàn)在這已經變成一個事件,已經不是一個電影了,但是我覺得變成事件這個事兒已經跟我沒關系了。”
盡管徐崢極力撇清自己與《泰囧》大獲成功的關系,盡管我們必須承認,《泰囧》的一部分成功是讓《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兩部所謂大片給催的,盡管我們不得不懷疑,《泰囧》是彼時觀眾面對“倒胃口”的市場自暴自棄的偶然選擇,但是,無論偶然還是必然,《泰囧》確實成功了。
作為影片的編劇、導演以及主要演員之一,《泰囧》雖然是其導演處女作,但徐崢卻顯得“上道又老道”。在角色選擇上,徐崢、王寶強、黃渤三大中國大陸最能搞笑,而又特色分明的組合,首次在一部電影里同時出現(xiàn)。在內容把控上,徐崢作為導演,緊盯類型,極力克制了自己過多的表達欲望。而在整部影片的制作上,徐崢也坦言,自己和團隊是有備而來:“我們劇本的制作,橋段的安排,每一期預告片的投放,怎樣傳遞電影的信息能讓觀眾感興趣,其實都是按規(guī)劃一步步來的,真正用最最專業(yè)的方式去完成一部電影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光線宣傳總監(jiān)李海鵬在接受《影視圈》采訪時說,“《泰囧》如果不是徐崢導演,就一定不會取得如此成功的成績,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在執(zhí)導《泰囧》之前,徐崢有過多次執(zhí)導舞臺劇的經驗。舞臺劇讓他有機會,充分直接地面對觀眾,讓他非常直觀地了解到觀眾的需求,這對《泰囧》的創(chuàng)作也是大有裨益。在拍攝《泰囧》之前,他非常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拍攝一部喜劇片,甚至他還要求自己的兩位副導演去電影院售票處旁邊看,看觀眾在買電影票時都是怎么想的,怎么說的。而最終得出的結果就是,觀眾的訴求有時候很簡單,好玩好看就是買票的原因,于是“好玩兒好看”就成了《泰囧》制作過程中最大的追求。
除此之外,徐崢也曾多次在自己出演的電影中,扮演半個導演的角色(例如,在出演楊慶導演的《夜店》中,徐崢就曾幫楊慶導演處理了許多導演的事務),這自然也練就了他對于影片的把控與處理能力。對于徐崢在《泰囧》所扮演的“導演”的角色,李海鵬也盛贊道:“徐崢是一個電影感很強的導演,他不僅有很強的講故事的能力,而且對于電影的畫面、音樂、情感的掌控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很有才華,能夠把握住電影各方面的平衡,可以說,他是《泰囧》制作核心中的核心。”
如果說徐崢對于《泰囧》的貢獻在于內容與制作,那么王長田和他的光線團隊則主導了影片的產生與推廣——光線影業(yè)是該片最大投資方。坊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聞,徐崢花20分鐘給王長田講了一個故事,從而獲得了《泰囧》2500萬的投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王長田“慧眼識英雄”,就沒有《泰囧》。
在《泰囧》之前,光線的影視成績乏善可陳,不僅缺乏強有力的代表作,還時常出現(xiàn)口碑、票房雙無的失敗投資。但這一系列不成功的嘗試,讓光線逐漸反思自己偏重香港導演,傾向大投資的投資邏輯,從2011年上半年起,光線開始調整了自己的電影投資策略。而此時,徐崢帶來的《泰囧》幾乎符合了光線影業(yè)轉型后的所有要求:內地新導演、中等規(guī)模的投資,外加是一部現(xiàn)代喜劇片。
除了前期投資,光線對于《泰囧》的推廣,也可謂是“拼盡全力”。正如李海鵬所說,從傳統(tǒng)媒介到微博,從電視通告到病毒營銷,從地鐵、公交、機場到醫(yī)院、藥店、大學校園,這些《泰囧》的宣傳點都是光線傳媒電視平臺覆蓋的領域?!鞍央娪爱斪骺煜穪頎I銷,這只有光線的平臺能夠做到,而這一平臺則是王長田花十幾年建立起來的。”
令人驚訝的是,除了影片制作外,徐崢在《泰囧》的營銷推廣過程中,也展現(xiàn)了自己的敬業(yè)與才華。海報13款30張;視頻40支;創(chuàng)意類圖片超百張,這都是徐崢與光線團隊通力合作的成功。就連時任新麗傳媒副總裁的張文伯在盛贊這部同行的電影時都強調,“《泰囧》的宣傳片、海報的制作和發(fā)布節(jié)奏都是由導演徐崢本人來主導,這在國產電影界是不多見的。而徐崢正是最了解這部電影的人,這就使得影片的宣傳節(jié)奏控制得非常好,一部部宣傳片的效果疊加,不斷地吊高了觀眾的胃口”。
《泰囧》奇跡式的成功自然有其不可復制性,然而在談論到《泰囧》給光線帶來的收獲時,李海鵬對《影視圈》直言,“我們除了從《泰囧》的案例中看到影片選材、制作、營銷的技巧外,更多的是認識到做電影的真誠,只要我們真心實意地認真交出一份作品,觀眾就一定能感受到。”而除了徐錚以外,光線的“新導演培養(yǎng)計劃”還將立志于把更多演員打造成優(yōu)秀的導演,他們是鄧超、黃渤和吳秀波……今年,光線電影會更精彩嗎?
Q:《影視圈》
A:光線影業(yè)宣傳總監(jiān)李海鵬
Q: 今年光線投資了許多新銳導演的作品,對于培養(yǎng)新導演,你們最主要的考量是什么?
A:對于新導演的選擇,我們最主要的考量還是看他是否真正有才華,具有電影感。這種電影感是多方面的,包括講故事的能力;對鏡頭、畫面的感覺;對情感的處理;對音樂的把控……這是一種綜合的能力。
Q: 您如何評價王長田先生對于《泰囧》成功的貢獻?
A:千里馬總是需要伯樂的,王總是一個很善于做伯樂的人。他懂得判斷一個產品的好壞,懂得判斷一個合作伙伴,而且在相信一個事情值得去做時,就會不遺余力的去做,我覺得這是很優(yōu)秀的一個品質。而且我們公司還是一個有夢想的公司,是愿意為中國電影去努力的,我覺得這個是王總帶給我們,也是帶給這個電影的。
Q:從《泰囧》,到《致青春》、《中國合伙人》,光線投資的電影都有很強的類型意識,那么你個人最看好哪種類型的影片呢?光線在今后兩年最想投哪種類型的電影?
A: 我個人最看好的還是都市愛情類的暖心電影,現(xiàn)在也有很多這種題材的電影票房都很成功,而且投資也比較小。但是這只是我的個人偏好,并不代表光線今后的投資傾向,其實我們公司投片子,高中低檔的都會做,這其中會有很多綜合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