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傳,昔日福建龍巖連城羅坊常鬧旱澇兩災,當?shù)嘏e人把流傳于湖南的“走古事”移植鄉(xiāng)梓,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兼興元霄民間娛樂活動,自此流傳延續(xù)至今。
所謂“走古事”,就是將兩名10歲男童裝扮成古時人物,一名扮天官主角,直立在木欄的一條鐵桿上;另一名扮護官的武將,坐在同一木欄的轎臺上。此為一棚,由村民抬著游行。
“走古事”,出七棚(棚,為扮演古事的一個轎臺),當?shù)仄邆€房族,各出一棚古事。轎臺由木柱鑲成方形框架,四周飾上精美的畫屏,兩根轎桿。每棚古事由房族挑選身體健壯、膽量大的10歲左右男童兩名,共14名,按戲劇內容裝扮,勾畫臉譜,身著戲袍,一名扮主角,一名扮底座的護將。
羅霖扮演的是第一棚的主角天官,是14個孩子里“官”最大的。給他化妝的自然也是經驗最豐富的羅太金,老羅已專門為走古事化了20多年的妝。只見他先給主角打上粉底,接著在眼周和上半臉涂上紅妝,緊接著描眉,最后戴上假胡須,一個“天官”就出現(xiàn)了。“走古事的妝和演戲的可不一樣,只要畫上半臉就好,下半部分用胡須擋住。給走古事人物化妝的‘精華’在眉毛,文官的眉毛要彎彎的才文氣,武官用朝上的劍眉才威武?!?/p>
化妝完畢,羅霖就與同一棚扮武將的羅文彬一起,綁到高高的古事棚上。兩人年紀雖小,卻絲毫不害怕。8歲的羅文彬還是自愿要求扮演的,他說,他不怕高也不怕摔倒,“我不會掉進水里,因為我演的是大將軍。”
每年春節(jié)正月初三、初四,房族內挑選的抬古事的男丁青壯年就要上山去劈蘆箕草,鍛煉腳力。到農歷正月十二日開始三天齋戒,十三日晚凈浴,更新內衣,十四日上午十點許,穿上紅衫,打紅綁腿,腳著紅帶子新草鞋,抬著古事,以天官領路,后繼的有三太祖師菩薩轎、萬民寶傘、彩旗、十番鼓樂隊,一路鳴神銃助威,來到羅坊的屋背山坪。在數(shù)以萬計的鄉(xiāng)民和來客的圍觀中,一個個精神振奮,呼喊著“嗬!——嗬!”聲開始競賽,戮力奔走。
宗祠祭拜
走古事,著重于“走”。
正月十四,上午10時許,三四米高的古事棚上都綁著兩個孩子。把孩子綁上之后,兩個孩子的重量,加上古事自身的重量,整個古事棚就重達三四百斤。所以每棚古事要由66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輪流抬,每次22人。
10點30分,隨著神銃的一聲巨響,鞭炮聲、嗩吶聲、鑼鼓聲隨之而起,走古事活動就算正式開始了。
這時,400多名村民分別扛著七個古事棚穿街走巷,要到太始祖宗祠里祭拜。
進太始祖宗祠時,都要口中喊著“嗬!嗬”聲,在宗祠前的空地上繞場狂奔,而在古事棚頂端的孩子,則要雙手合十,彎腰行禮。在拜過太始祖后,參加每棚古事還要以同樣的方式祭拜四始祖宗祠和五始祖宗祠。最后在四始祖宗祠前的一個小廣場上集中,并按照第一棚天官、第二棚李世民、第三棚宋太祖、第四棚劉備、第五棚孫權、第六棚周瑜、第七棚楊六郎的順序排列完畢。
抬夫們休息10分鐘后,又是神銃的一聲巨響,七個古事棚在抬夫們的“嘿嘿”聲中慢慢升起。
廣場賽跑
按照慣例,七棚古事都會先到鄉(xiāng)政府里轉上一圈,然后再從鄉(xiāng)間小道走到羅坊鄉(xiāng)中心點的一個廣場上。
上午11時許,小鄉(xiāng)村的廣場上已擠滿了等待觀看這一重大盛會的人。這時,七棚古事已在廣場上一字排開,五聲神銃一響,100多名抬夫分別抬著七棚古事,口中喊著“嗬!嗬”聲,在廣場的橢圓形跑道上賽跑。
每跑兩圈休息10分鐘,以五響神銃為號,又開始下一次賽跑,如此重復四次。第五次改走“8”字形,七棚古事繞著廣場上觀看的人群和中間的兩面大旗,跑起“8”字形。先從左向右跑三圈,再從右向左跑三圈。
“8在客家人眼里,是一個很圓滿很吉利的數(shù)字。”當?shù)匾晃焕先苏f,“跑六圈‘8’字,取一個六六大順,福氣圓滿的意思。那兩面大旗,一面是紅色的代表火,另一面藍色的代表水,也有水火互相平衡之意?!?/p>
一個多小時后,中午12時許,七棚古事在廣場上跑完六圈“8”后,就要走到村口,一個叫屋背山坪的大廣場上。在這個廣場上插滿了各種大旗。
這個廣場的旁邊,有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明朝時期的廊橋,橋下就是一條從羅坊鄉(xiāng)中間流過的清巖河。這時,古事棚要進這個廣場就有講究了。七個古事棚要先到廣場旁邊的幾戶人家門口游走一圈,以示為其帶去福氣。
走完廣場邊的人家后,要等三大祖師菩薩轎,萬民寶傘、彩旗和古樂隊進場后,七棚古事才能進場。這是走古事活動的第二次廣場賽跑。
水中爭先
抬著古事棚在水里面賽跑,是走古事的最后一個競賽項目,也是最精彩最激烈的項目。
下午1時許,七棚古事在屋背山坪跑完之后,列隊從“云龍橋”下走到河床。這時,河的兩岸和橋上已經站滿了圍觀的人。幾個年輕人和鼓樂隊先沖到河中,互相潑水透濕,還向岸邊觀看的人們潑水。按照當?shù)氐恼f法,如果被潑到河水,來年就會好運不斷。
七棚古事在岸邊列隊站好后,三聲神銃響起,幾百號人抬著轎子往刺骨的河水中奔去。頓時,河岸兩邊吆喝聲、呼喊聲連成一片,此起彼伏,不斷有人因沖撞而跌倒,爬起來再向前沖去,泥土、河水濺濕了岸邊的人群。
古事棚逆水而上,除天官一棚不能超越外,后棚若能超過前棚,則視為吉利。于是抬夫們拼力而為,不顧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來,勇往直前,情緒異常高昂。
從云龍橋橋墩下下水,一直走到鄉(xiāng)里面的一所寺廟——蓮章寺門口,七棚古事從這里上岸,一年一度的走古事到此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