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12-000-01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中學體育教學的安全隱患,并提出可行預防措施,以期促進中學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 中學體育 體育教學 教學安全
隨著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和主要工作方面的“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計劃(2007年)的啟動,學生的體育活動變得豐富多彩,學校體育運動蓬勃開展,但是學生因參加體育活動而發(fā)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1]。中學生屬于12-17歲的黃金年齡階段,處于青春期,是人生中生長發(fā)育的第二個高峰時期,但是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利于促進中學生的生長發(fā)育,保持身心愉悅,還可以培養(yǎng)中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中學生,特別是男生,喜歡上體育課,體育課相對其他理論課,最主要的區(qū)別是“動”,體育運動離不開走、跑、投、跳等基礎動作,不管是提高心肺肌肉耐力、速度和爆發(fā)力的田徑運動,還是提高彈跳力和協(xié)調性的跳高跳遠運動,不管是對抗激烈的球類運動,還是充滿美感的體操運動,都具有危險性。體育老師如何預見危險、發(fā)現(xiàn)危險、預防危險,是降低初中生上體育課發(fā)生危險的關鍵措施。下面筆者就這一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出現(xiàn)體育教學安全事故的原因
(一)師生對體育安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二)準備活動不充足。(三)運動過度。(四)忽視學生的身心不適。
二、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注意安全
(一)樹立安全意識
無論做任何事情,“安全第一”,作為體育老師不僅自己要樹立安全意識,同時也要讓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學校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輕視、教師對安全教育的理解有偏差,手段單一、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興趣低下,導致對安全教育的忽視[2]。
(二)重視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是體育課的初始部分和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人類從靜止狀態(tài)進入激烈運動狀態(tài)的過度階段,它可以拉伸肌肉和韌帶的彈性,提高機體的溫度,為適應機體高強度的動作做準備。準備動作沒有做或沒做好,容易出現(xiàn)身體的不適應不協(xié)調等問題,甚至出現(xiàn)運動傷害。體育教師應加強重視,并且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準備活動的時間、項目和強度。
(三)適度體育鍛煉
體育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中學生課后常常遇到肌肉酸痛的現(xiàn)象,這是屬于正常現(xiàn)象,但是如果疼痛持續(xù)的時間長,并且沒有緩解趨勢,說明運動方法不科學,強度過大,應減少運動量,注意休息,再配合熱敷和按摩。做任何事情都應立足實際,量力而行。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應根據(jù)自身的身體條件,設立確實可行的目標,目標可以有難度,但是應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實際可行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才能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關注中學生的身體健康
建立規(guī)范健全的中學生體育課請假制度,讓處于疾病期的學生及生理期的女生避免身體不適發(fā)生意外。重視學生體育考試前的身心調節(jié),體育成績達到A水平已經(jīng)成為了初中生考重點中學的一個必備條件,包括實心球、長跑、跳遠三個項目??紙龅臍夥杖菀资箤W生心理過度緊張,消耗大量的精力。體育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中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平時訓練時教會中學生如何緩解緊張,比如教會中學生深呼吸的方法。
三、干預措施
(一)體育教師應做到:1.了解學生的健康情況,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因學生自身的健康原因發(fā)生意外事故。2.體育課前先檢查場地的安全性,檢查學生服裝和鞋子是否適宜。3.教師應確保體育器材安全,選擇寬敞、無障礙的場地,站立合理等。4.教學方法和手段應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差異,滿足不同需求[3]。男生天生好動、喜歡冒險,課堂學習注意力不太集中,而女生比較膽小,運動能力相對較弱,運動中容易出現(xiàn)畏懼心理。提示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實施運動安全教育及保護措施[4]。
(二)學校方面要做到:1.加強體育場地的安全檢查力度,對設施和設備不定時的檢修、維護,消除安全隱患,為體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5]。2.演練運動傷害時的自我急救 陳健等調查表明[6]中學生傷害發(fā)生時傷者首位活動為消遣活動(44.6%),其次為體育活動(40.0%),說明體育運動傷害位于中學生傷害的第二位。現(xiàn)在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溫室里的花朵,普遍缺乏自救能力。學校領導每學期開展一次的安全演練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救能力。
安全無小事,師生雙方都應樹立體育安全意識,防范于未然,做到適度鍛煉,保持促身心愉悅,使體育運動和理論學習相結合,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搭配,促進身體健康,促進學習進步。
參考文獻:
[1] 尹明敏.上海市青少年運動傷害流行現(xiàn)況與風險評估[D].復旦大學.2011.
[2] 孫鵬.中學生體育安全教育干預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3] 殷超,杜學工,付東閣.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1:92-93,97.
[4] 臧建成,王巖,徐傳霞.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流行現(xiàn)狀調查[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4.03:9-14.
[5] 肖雄.承德市中學學校體育安全的現(xiàn)狀調查與防范措施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6] 陳健,徐歡樂,馮學山.上海市黃浦區(qū)2006—2010學年中學生傷害監(jiān)測情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