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我開始與單親留守兒童開始接觸,當時剛開學,我發(fā)現(xiàn)一個男孩上課從不發(fā)言,也不和同學說話,課后也不和同學一起玩耍,總是默默無語呆坐著,他就是陳明(化名),他的舉動引起我的懷疑,通過了解,知道是今年剛轉來的,再無其他信息,于是我決定家訪。
農村留守兒童情感教育相守在家訪過程中,我知道陳明是一個單親家庭,父親因故剛去世不久,而且是留守兒童。對于一個留守兒童,本身就缺少家庭的教育,現(xiàn)在又是單親,就更缺少了父愛,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是不利的。作為班主任,我該如何擔負起孩子心靈呵護的使者,促使孩子健康成長呢?
首先,與他談心,拉近距離。一次大課間,我?guī)睫k公室,讓他坐在我旁邊,拉著他的手說:“孩子,我對你的情況已經(jīng)了解,我知道你失去父親的痛苦,你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要好好讀書,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想這也是你爸爸的期望?!闭f著,孩子此時流淚了。我繼續(xù)安慰他說:“孩子,堅強點!在學校你就把我當作是你的爸爸,有什么事情盡管來找我,我一定會盡心盡力地幫助你的!你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要戰(zhàn)勝自己,讓自己堅強起來,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來,與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學習,一起活動,做一個健康、堅強、快樂的男孩,這樣才對得起你的父親呀!”孩子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就這樣,我每天堅持和他談心。
接著,真情幫助,愛心感化。在班級開展同學齊努力,共同幫助陳明的活動。讓班長帶領同學主動找他一起游戲,主動和他說話,專門安排人對他進行幫助。我們學校的特色活動就是空竹,學校要評比,同學輪流幫助他學習抖空竹。通過我觀察,他學得很認真,學得也很快,因為他的思維還是很敏捷的,進步很大。我發(fā)現(xiàn)讓孩子和他一起活動是有幫助的,因為這讓他感受到了友情的力量,有這么多人在關心他,愛護他,在這里不是他一個人,他就不會覺得孤單。同學們的真誠幫助讓他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集體的愛!最值得欣喜的是在和同學活動的時候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我看著孩子一點點的進步,我從心眼里高興。當然,我每個月還會讓陳明與他媽媽一次視頻通話,以減輕他內心的孤獨!
孩子是需要關懷的,最渴望得到愛,你愛他,他就會愛你。這些單親家庭的留守兒童更需要這份愛,因此我在平時對陳明是盡可能地給予他關懷,同時也會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感受到家庭般、父親般的愛。于是,我在班級開展了一次為班級31名留守兒童集體過生日的活動,當然更關注陳明。記得那時在2013年元旦前一天,我買了六盒大蛋糕為這些留守兒童集體過生日?;顒娱_始時,我微笑著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里為班級所有的留守兒童集體過生日,以此彌補你們工作在外的父母對你們的遺憾,希望同學們能記住這難忘的與眾不同的生日party!祝所有的同學生日快樂”。然后同學齊唱《生日歌》。接著,這些留守兒童陸續(xù)說了自己的心愿和想法。我記得陳明走到前面微笑著說:“今天是我最開心的日子,謝謝老師和同學們一直以來對我的關心和愛護,現(xiàn)在又為我們這些留守兒童集體過生日,真的太謝謝大家了,以前都是爸爸媽媽和我一起過生日,但我失去了爸爸,媽媽又出去打工了,我很孤獨,大家不知道沒有父愛的感受,不過現(xiàn)在我又得到了一個和爸爸一樣關心我,疼愛我的人,那就是戴老師,是他有讓我感受到了父愛和家庭般的溫暖,老師謝謝您!”說著,他流淚了,當時同學們和我都很感動!
在畢業(yè)的時候,陳明媽媽緊緊地握住我的手,感激地說:“戴老師啊,感謝您一年來對我家孩子的照顧,沒有你就沒有孩子的今天,他現(xiàn)在可懂事了,也很樂觀,這都得感謝您??!”我微笑著說:“不要客氣,盡管你們?yōu)榱松畈坏貌话押⒆恿羰卦诩?,但是我們會一直相守在孩子的身邊的!你們放心好了!?/p>
其實,在當今農村有很多像陳明一樣的留守兒童。據(jù)統(tǒng)計留守兒童有近5800萬,這是一個龐大的數(shù)字。對于這些兒童,如何來教育他們?這對我們老師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老師的任務不僅是教書,還承擔著育人的職責。這些留守兒童,父母常年不在身邊,也就缺少了父愛和母愛,他們的思想、行為、心理大多數(shù)或多或少存在一點問題。因此,對于這些特殊的留守兒童情感教育缺失的轉化,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彌補孩子缺失的愛
作為一個老師首先就要愛護學生,愛學生所愛,想學生所想,憂學生所憂,用我們的愛心感化和教育學生。留守兒童本身就缺少父愛、母愛,作為老師要在平時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多關心愛護他們,多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讓他感受到老師父母般的溫暖和愛!從細微處關愛留守的孩子,讓這些留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更健康!
二、堅持做到“六個一”
1.每日一談——靈魂內心深處的交流。當離異留守兒童遇到困難或挫折、人際交往或心理出現(xiàn)障礙時,我們老師就應該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式排解來自學習、生活中的壓力,做好學生的情感教育,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2.每周一訪——真情溝通。堅持家訪,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態(tài),對留守兒童在生活上加以照顧,同時與孩子進行溝通,充當好學生生活照顧、心理依賴、學習幫助、親情交流、行為管理的父母。
3.每月一通——彌補情感缺失的空間
面對留離異守兒童家庭情感教育的“缺失”,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及時提醒家長與孩子進行交流,讓孩子與父母之間溝通的橋梁暢通。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親情熱線,讓留守兒童一解相思之苦。
(2)“家校通短信平臺”,聯(lián)系留守兒童與父母的紐帶。
(3)特殊節(jié)日,引導留守兒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所有這些方式,都可以讓父母對孩子的情感教育“歸位”,既加強了親子間的溝通,又解決了家庭教育和孩子們感情的饑渴問題。
4.每季一聚——親情聚聚、親子互動。
5.每年一慶——感受家庭般的溫暖和愛。面對孩子“缺位”的家長教育,就是引導老師和同學對這些孩子表示愛護,讓孩子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讓脆弱的細小心靈得以慰藉。
在這個故事中,我就是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為留守兒童集體過生日”的活動,讓陳明在活動中感受到同學們和老師對他的關心,這樣他才不會從心里覺得孤單,尤其是他還失去了父親,親情的缺失更讓他覺得心靈孤單。因此經(jīng)常開展集體活動,會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讓他從失去父親的陰暗面走出來。我還經(jīng)常扮演他“父親”的角色,引導他積極地樂觀地面對,讓自己的生活的更美好,更陽光,更健康!
6.每人一幫——充當“愛心媽媽”或“愛心爸爸”。盡管現(xiàn)在各地有很多留守兒童,但是,家長們放心留守,我們老師就該真心相守!我們老師只有對孩子多點真情呵護,多點耐心幫助,多點愛心相伴,才能讓生活在農村的這些特殊的單親留守兒童陽光、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