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精美繪本走進教師、幼兒的世界,繪本教學活動是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拓展幼兒思維、發(fā)揮幼兒想象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課題“以繪本為載體提升大班幼兒語言能力的研究”中,逐漸發(fā)現(xiàn)教師的引導在繪本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小覷?;钴S的思維帶動幼兒語言認知和表達水平的提升,讓他們在教學活動中學會表達,增進藝術涵養(yǎng),形成獨特的人格魅力。教師在繪本教學中有意識的、方向性的引導,讓幼兒能夠理解深層次的繪本教學內(nèi)容和提升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探究了在繪本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策略,明確了繪本教學在教師引導下更栩栩如生,更易于被幼兒所接納的教學成果。
繪本教學教師引導語言能力繪本教學活動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把繪本作為教學載體,旨在引導幼兒理解繪本故事內(nèi)容、體會繪本故事所要表達的情感和主旨、欣賞繪本畫面的藝術魅力,而開展的相關的教與學的活動過程。同一本繪本隱含著多方面的教育價值,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時要善于挖掘,多方面引導,找到切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的教育價值,合理運用。
幼兒園是一個為幼兒提供傾聽和語言交流的游戲樂園,在了解幼兒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培養(yǎng)幼兒群體意識,引導幼兒結合情景感觸以不同語氣和語調進行語言表達,完整表述內(nèi)心意圖是幼兒教育的重點內(nèi)容。繪本教學是這一重點內(nèi)容實施的方式之一,是關鍵環(huán)節(jié),更是教師立意創(chuàng)新的突破口。在學習和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過程中,幼兒園開展了“以繪本為載體提升大班幼兒語言能力的研究”課題的研討活動,在不斷深入的研討中,教師漸漸將研討的重點傾斜到繪本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摸索繪本教學中教師引導對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作用,總結經(jīng)驗作出歸納,根據(jù)不同繪本主題推動幼兒語言發(fā)展水平,為實現(xiàn)最終教育目標奠定了有益基礎。
一、繪本教學中教師引導的方向
在繪本教學中,教師的引導不可或缺。第一,教師引導的方向必須積極健康,符合3~6歲幼兒身心成長發(fā)育需求;第二,教師的引導方向要盡量符合幼兒喜好,在圖畫閱讀和表述上有特色有故事,還要有側重;第三,教師的引導是提升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或是將問題提升到一個幼兒“跳一跳”夠得著的高度;第四,教師的引導要有側重,有的繪本側重于理解故事、有的側重色彩藝術和美學、有的側重結構框架多維立體,還有的側重于幼兒自身水平提升他們的想象能力和觀察力。在繪本《小雞從哪里來》中,最主要講的就是小雞如何在雞蛋內(nèi)生長?他們?nèi)绾伟l(fā)育?他們從哪里得到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大部分的內(nèi)容都偏向于科學啟蒙,那么在繪本教學中,教師引導的重點,就是讓幼兒理解小雞是怎么孵化出來的。
二、繪本教學與教師引導的相互作用
繪本教學和教師引導之間相輔相成互為推動。繪本教學促進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的引導需要在《綱要》《指南》的背景下,不斷地貫徹、研究、學習幼兒語言領域的發(fā)展要求,挖掘不同繪本的教育意圖,擴大繪本的教育價值,“給孩子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師的回應不再是“對不對”“好不好”封閉式的語言,而需要不斷的引導,拓展幼兒的實際經(jīng)驗。教師引導過程中不斷的豐富了繪本教學內(nèi)容,提升了繪本教學的實質作用。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提升幼兒語言交流能力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三、繪本教學中教師用不同的引導方式激發(fā)幼兒語言發(fā)展
陶行知說得好:“發(fā)明千千問,起點在一問?!痹诶L本教學中,怎樣能激發(fā)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發(fā)散幼兒的思維呢?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方式就會激發(fā)幼兒語言發(fā)展。
1.開放式引導
在繪本教學中,教師不免會問到孩子“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小兔子的心情怎樣?”等開放式的問題,當問到這些問題時,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孩子們的答案五花八門,幼兒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講述。在開放式引導的過程中,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環(huán)境,幼兒的語言得到了充分的釋放,幼兒與幼兒之間有了互助學習。
2.情境式引導
大部分繪本都有情境式的對話,有動物與動物間的,有人物與人物間的,也有動物與人物間的,這些對話讓幼兒對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充滿好奇,急切的盼望著故事的結局。教師也經(jīng)常把幼兒帶進故事里,如“我們一起幫螢火蟲喊媽媽吧?”“小象急出了汗,我們一起幫他想想辦法吧”,情境式的引導讓幼兒融入到故事里,幼兒說出更多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豐富的言語,幼兒的語言得到了情感上的提升,幼兒學會用一些語氣助詞,讓語言更具有感染力。
啟發(fā)式引導。啟發(fā)式的引導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師將問題提升到一個幼兒跳一跳夠得著的高度,提升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在這個提升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豐富了幼兒的語言認知,幼兒的語言得到提升,幼兒在這個認知的過程中,會知道很多新的詞匯,知識等等,這些新的內(nèi)容為幼兒語言表達奠定基礎。
3.猜想式引導
猜想是幼兒喜歡的游戲之一,在繪本教學活動中,教師經(jīng)常會請幼兒猜想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就好像為幼兒打開了一扇門,幼兒可以盡情的猜想,沒有約束,在猜想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鍛煉、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交流能力。
四、繪本教學中教師引導下語言能力提升的實例分析
幼兒園大班幼兒夢夢,是中班的插班生,入園時性格內(nèi)向,不愛說話,而且在語言文字理解能力、交流表達方面顯著低于班級平均水平。孩子入園時家長就說:“夢夢在語言理解和表達方面有障礙,千萬不要在眾人面前批評她,造成孩子的自卑,希望老師能想想辦法多讓她說說話?!?/p>
繪本教學模式引入之前,盡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生活中從未直接批評過夢夢,但是女孩兒能夠意識到自己能力方面的欠缺,顯得很孤僻,拒絕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兒,有自卑心理。
在區(qū)域活動、離園活動中,夢夢總是會走到閱讀區(qū)拿一本繪本翻看,夢夢接的比較晚,老師空下來也會陪著夢夢一起看,并引導她仔細觀察、鼓勵她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在繪本《獅子燙頭發(fā)》中,老師引導夢夢觀察獅子的表情和獅子手里拿的書,讓她猜獅子的想法,因為夢夢有過燙頭發(fā)的經(jīng)歷,她很激動,一下子就說出了“獅子想燙頭發(fā)”,老師接著引導她:“獅子的頭發(fā)是什么樣的?誰能幫助獅子燙頭發(fā)呢?”接著她順著老師的思路,自己不由自主地說了起來。在一次次的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運用開放式、情境式、猜想等不同引導方式,為夢夢營造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語言環(huán)境,鼓勵她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一次教學過程中有了一個新的發(fā)現(xiàn):夢夢在繪畫方面天賦很高,對于色彩搭配與組合有超常領悟能力,而且想象力豐富。在繪本教學中,圖片的引入和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引入,使得孩子們學習興趣大大增加,教學效果有所提升。
現(xiàn)在的夢夢已經(jīng)學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了,還會把老師引導她用的一些成語變成自己的,他會說“五彩斑斕的花園”“精美的禮物”……在生活上,她敢于舉手向老師要求添飯,早上來上幼兒園的時候會主動和老師、小朋友們打招呼,和爸爸媽媽說再見,夢夢有了很多好朋友,而且相處的特別愉快!由此可見,繪本活動中教師的引導對幼兒的發(fā)展是不可估量的,夢夢一個少言寡語、十分內(nèi)向的女孩都能有這么大的轉變,那帶給其他的孩子一定會更多。
整體實例分析:
在繪本教學中,教師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多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效的回應幼兒,并組織幼兒討論,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一個學期下來,班級整體的語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運用詞匯方面,幼兒能說出很多的形容詞。在繪本活動《請給青蛙一個吻》中,老師請幼兒說一說青蛙得到吻后的心情,幼兒詞匯、語句非常豐富,同時也充滿了想象力。孩子們說到了“終于如愿以償啦!”“太棒了,我的心快飛起來了!”“吻的味道真特別”。在語言表達方面,孩子們會把自己對故事的理解,講述出來,摒棄以往的死記硬背,一字不差的背故事。在每周的“好故事一起聽”活動中,孩子們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故事講的很清楚,而且很多詞語都是來自于繪本活動中教師的“引導語”和“回應”幼兒的話。《指南》在語言領域提出了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結合畫面討論故事內(nèi)容,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nèi)容的聯(lián)系。在繪本活動中我經(jīng)常引導小朋友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周圍的環(huán)境等,由此來推測這個主人公的心情、感受、想做什么事、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等等!幼兒經(jīng)過教師的引導,對畫面的描述越來越仔細,語言越來越豐富,而且還能運用到區(qū)域活動中。這段時間班級流行畫“連環(huán)畫”,無意間發(fā)現(xiàn)幼兒在畫的過程中也關注到畫中人物的表情、動作,每一幅畫的主人公表情都不同,而且還能栩栩如生地講述自己的故事。由此可見,教師的引導對豐富幼兒的詞匯、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結語
繪本教學的引入,在幼兒教育中是一個具有突破性意義的創(chuàng)新模式。繪本教學改變了原有幼兒教學中以單純的文字來提升語言能力的固有途徑,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來調動兒童參與熱情,培養(yǎng)幼兒語言學習樂趣。繪本教學的最終實施者是教師,通過教師的引導,幫助幼兒完成對繪本的理解,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的正確引導是提升幼兒語言能力關鍵性的要素。
參考文獻:
[1]鄭曉紅.以繪本為載體,促進幼兒發(fā)展的實踐研究[J].才智,2010,(31).
[2]楊文艷.幼兒園繪本教學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幾點思考.讀寫算,2012,(13).
[3]李季湄,馮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