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學是新課改積極倡導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是指在課堂上師生圍繞一個中心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探究的一種課堂教學組織方式。研究性教學相比傳統的課堂,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當前,研究性教學在實踐中的運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研究性教學的一些特點,比如開放性、主體性和實踐性等,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本文以中職語文教學為例,分析了研究性教學模式的特點,提出了研究性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研究性教學模式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應用研究性學習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社會、自然和相關專業(yè)領域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運用科學的探究方式對問題進行研究,在探究的過程獲得知識,通過自主學習探究解決問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性非常的強,非常適用于中職學校語文課程教學的改革。本文就此探討了研究性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中職語文研究性教學模式的特點
中職學校的學生起點普遍偏低,語文基礎較為薄弱,一些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排斥心理,認為學習語文并沒有多大的實用之處。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他們的知識和能力選擇能讓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想方設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研究性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讓學生主動去探索研究,針對中職語文研究型教學,應有以下特點:
1.1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研究性教學模式是讓學生通過對語文的自主探究,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找到答案,整個過程都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所以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發(fā)揮他們的主體性,讓他們在教師的引領下自主去探究知識,進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1.2重視教學的開放性
研究性教學主要是針對具體的問題來探究,所以問題的范圍較廣。在研究性教學過程中,研究方法很多,所以教師在進行研究性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課堂的開放性,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知識,在多元化的氛圍中探究,不但能掌握教材里的知識,還能走出教材,走向生活,開拓視野,獲得很多的知識。
1.3重視教學的實踐性
實踐性是研究性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對知識的實踐性要求非常高。研究性教學能夠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立的思維,不同的學生對于相同的問題有不同的認識。
2中職語文研究性教學的實施過程和方法
2.1研究性教學的教學方法
中職語文教師在研究性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內涵。所建設的教學理念必須符合語文課程的特點和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既能學習到語文知識,又能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研究性教學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教學方法,研究性教學方法的主體是學生,更注重學生在對問題的探究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還能開拓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問題的答案是由學生自己去探索得出的,所以學生必須對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一一解決。研究性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使教學氛圍變得生動活潑,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2研究性教學實施方法
2.2.1提出問題
中職語文教學的內容較多,適用研究性教學的課文很多,在選擇研究問題是要把握問題關鍵,讓學生選擇有意義的問題進行研究。中職語文教師要做好教材的研究工作,把教材內容進行細致分析,提出一個典型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分析,或是讓學生自己從課文中尋找問題,通過教師的審核后方能進行研究。
例如,在研究《麥琪的禮物》時,可以從以下問題進行研究:是誰要購買贈送禮物?會買什么樣的禮物?既然家境貧寒,為什么還要買禮物?雙方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實現給對方購買禮物的愿望的?通過問題的層層設置,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探究更加深刻的理解課文內容。
2.2.2分析問題
分析問題是研究性教學的重要部分,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體現。在研究性教學課堂中,教師要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
在分析問題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每個小組5~8個人,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研究和合作討論得出答案。學生可以在課前對問題的相關資料進行查詢,把自己所得到的答案帶到課堂當中,和組員一起討論研究,通過交流與合作,將不同的答案在進行細致的分析,從而得到更加準確的答案。教師在一旁進行適當的點撥和補充。
例如,在對《琵琶行》進行探討時,可以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的杜十娘與琵琶女進行比較,比較這兩個角色的差異,可從兩個角色的性格、命運等進行分析。學生通過分析探討得到一個綜合的結論,教師在對這個結論進行適當的補充。在最后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研究的過程寫下來,大家互相傳閱進行交流。不同的學生迸發(fā)出來的思想火花不一樣,通過研究性的教學模式,挖掘學生的研究問題的潛力。
2.3總結升華
研究性教學模式非常重視學生對問題的探究過程。所以在問題探究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的研究過程進行評價,在評價時要參考學生的研究過程,對學生探究的態(tài)度和創(chuàng)造能力進行評價和總結。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是如何進行思考總結的,對創(chuàng)新性的探究思路予以肯定,針對研究性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改正和總結,避免此類錯誤再次發(fā)生。
3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成效
研究性教學模式應用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而且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的整體質量。
雖然中職學生沒有升學壓力,但是畢業(yè)之后面臨的是就業(yè)的壓力。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教給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要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水平和整體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曉梅.中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探索[J].語文學刊,2012,(12).
[2]朱雷.研究性學習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池州學院學報,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