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又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于蘇州古城西北,距閶門3.5公里,距今已有2500年歷史?;⑶鹬从诖呵飼r的吳王闔閭。他生前在此修城建都,死后亦葬于此處,傳說葬后3日,墓地有“白虎蹲其上”,因而得名。
虎丘在春秋時便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稱,蘇東坡曾經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⑶鸩贿^是一座海拔僅34.3米、占地約20公頃的小山,但它卻被認為有蘇州的魂。這其間的奧秘,應該就在它2500多年的歷史中吧。
虎丘的擁翠山莊,是蘇州唯一一座園內沒有水的山中園林。登上層層臺階,走過門楣上寫有“擁翠山莊”的園門,就是園林的第一層抱甕軒。抱甕軒3間朝南,是全園的主要建筑。軒后有邊門,出邊門可至“憨憨泉”?!昂┖┤睘橐豢诠啪?,為梁代高僧憨憨尊者所鑿,相傳此井泉脈恰好在海眼上,所以又叫“海涌泉”。
古井猶如一個盛水的甕,抱甕軒因此得名。軒雖得名于泉,但意卻出自于《莊子·天地》篇。
傳說孔子的學生子貢,在游楚返晉過漢陰時,見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著 去澆菜,就建議他用機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說,這樣做,為人就會有機心,“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后遂以“抱甕灌園”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樸生活,亦作“抱甕”。
擁翠山莊的興建也和“憨憨泉”有關。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春,晚清狀元洪鈞等一些文人雅士同游于此,感于泉水水質優(yōu)良,在洪鈞倡議下,募集到錢款數萬,在泉旁月駕軒故址上建擁翠山莊。
虎丘的劍池是整個景區(qū)之“畫眼”,傳說吳王闔閭和他的陪葬品深埋于此,然而直到今天,蘇州虎丘劍池下面是不是真的埋有吳王闔閭的尸骨和珍寶,仍然是個未解之謎。
池畔若刀劈劍削而成的巖壁上,鐫刻著歷代文人墨客琳瑯滿目的題詠。二仙亭旁,“虎丘劍池”紅色榜書遒勁渾圓,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每一筆畫都有2尺多長,筆力遒勁。經風霜侵蝕,“虎丘”二字段落湮沒,于是在明代萬歷年間照原樣鉤摹重刻。所以蘇州人稱為“假虎丘,真劍池”,也有人說這句話暗指闔閭墓的秘密:虎丘山是人工用土壘建堆成的,是假的;而劍池里有吳王的三千寶劍,是真的。